首頁>Club>
越來越覺得生活很迷茫
2
回覆列表
  • 1 # 罇撙蕞躦纘攥

    <div><div><p>說來也夠諷刺的,當年被稱為垮掉的一代,人還沒到30歲就有了初老症狀。也難怪聯合國定義15-24歲為青年,即便是放在國內,網上也是熱炒92年以前所生被定義為中年人。最讓我不堪的是,金正男事件中,出現了一個“28歲中年婦女”的詞彙格外刺耳。</p><p>這些也都不重要,只是初老現象的確在90後中蔓延開來。年紀輕輕的面龐,匹配了不屬於這個年齡的焦慮。詩吶?遠方吶?好像太遠,太模糊!</p><p>有人說,畢業之後,就彷彿進入了中年,我不完全認同,卻也拿不出什麼充足的證據去反駁。我能說服我自己相信一切美好的事物,相信都會變好的,相信努力的重要性。可我說服不了其它任何人。</p><p></p></div><br /><br />作者:清醒的cc<br />連結:https://www.jianshu.com/p/be1632e2456e<br />來源:簡書<br />簡書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並註明出處。</div>

  • 2 # 心理諮詢師王明燦

    90後感到焦慮的原因是現在看不到希望。

    現在的社會對於年輕人來說是很痛苦的,房價很高,好多人年輕的時候想買套房子是買不起的,目前大城市平均房價萬元以上,二三線城市也開始上漲居高不下,沒有房子就會導致情感及其不穩定。

    許多人想過的是普通的日子,工作、結婚、生小孩、養老,過的都是這種生活。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結婚是越來越難,單身的人開始增多,好多男生都不找女友了,而女生也在為自己的獨立做出奮鬥。

    對於男生來說,他們的痛苦在於年輕的時候沒有任何成就,於是會抓緊時間拼命奮鬥,等到三十四歲,事業穩定以後才會考慮感情的事。女生的話則希望自己儘快遇到好的男人,想要快點脫單,找一個不錯的男人照顧自己,過的舒適一些。

    但是這些想法在年輕的時候是很難實現的,貧富差距太大,這是一個及其無奈卻又痛苦的現實。

    因此好多人都很焦慮,即使表面不說,很多想法都壓藏在心裡面,他們會覺得這個社會對自己不公平,為什麼好多人擁有資源就能夠獲得財富,自己拼了命地去努力都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長時間過後就會心態失衡,出現焦慮的心態也就不難理解了。

  • 3 # 心理學充電時間

    焦慮是個體產生的一種情緒,是對於未來的一種擔憂,當個體預知到未來的危險或者將承受一定的痛苦體驗就會產生焦慮,這是個體本身產生的一種防禦現象。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格分為自我、本我和超我,本我是以快樂為原則,而超我是以道德為原則,所以自我要不斷的適應外界的環境,處理好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就會產生焦慮的情緒。適度的焦慮可以激發個體產生行為的動力,但是過度的或者不符合情景的焦慮,可能就是病理性的。

    心理過渡時期

    90後正是承上啟下的一代,之所以會產生越來越多的焦慮,是因為大多數90後都是獨生子女,從小都是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缺乏面對問題的勇氣。並且心理上還認為自己是個孩子,但是實際年齡已經不小了,處在一種心理過渡的時期,突然會對未來產生擔憂,一種無目標的狀態,很容易產生焦慮情緒。

    多方面承受壓力

    這是一個該學會承擔責任的年齡了,不在是一個小孩子了,在父母的年齡逐漸加大的時候,自己需要承擔的也就會更多。面對生活不能再過多的依靠父母,面對工作想要去成功,卻還是碌碌無為,頓時會感覺到前方的迷茫,因此會在多方面承受壓力,造成產生消極情緒。

    社會角色轉換

    90後現在的年齡,多數已經結婚生子,需要扮演著妻子丈夫或者是父親母親的角色,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在個體角色轉換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適應,很容易造成角色不清的情況,使得對於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不清楚,承受著一定的心理壓力,容易誘發焦慮。

  • 4 # 夜仙王KING

    黑山解析@

    本質原因是:客觀(物質層面)決定主觀(感知層面),反之,主觀影響客觀。

    1.社會經濟週期影響,房價、消費與個體收入的平衡度。

    2.社會政治方向影響,國際化、全球化的多遠合作,人力資源已經打破區域限制。

    3.情感問題時效影響,快速、迅猛的人際關係互動,分分合合節奏加快。

    4.職業生涯轉換影響,今天工作明天創業,職業生涯規劃缺乏長期性。

    其他因素就不一一列舉了,90後的問題,其他各個年齡段都會遇上。只是當下的世界資訊互動太便捷、太迅猛,大家的目光又容易聚焦在青年人身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有哪些天賦異稟,但換隊後狀態下滑嚴重的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