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木春秋
-
2 # 亦文亦物
古建知識小科普:宋式建築中的“六椽栿”
六椽栿,宋式建築的大木作說法,意思指的是承載六架椽的梁栿,屬古建築中殿堂或大型廳堂建築的樑架構件,同樣的樑架在清式建築中稱“七架樑”。我在上一講中提過:四椽栿等於五架樑,六椽栿就等於七架樑。
簡單說:宋式的樑架叫法比清式少一個數,朝代不同,數樑架的方法不一樣。
在宋代,數樑架用的是椽子的數量,而到了清朝,則用的是數檁條的法子。
北宋《營造法式》載“六椽栿,梁頭與四至八鋪作斗拱結合時,用材廣為四等材,長度按照步架來算”,做法上也不同,又分為月梁造和直梁造兩種。
月梁造,就是梁頭兩端彎曲的做法,在山西很少見,極個別的唐代、遼代建築上有這個特色;而直梁造就普遍的多,宋早期古建多為如此。
在結構上,也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直接覆蓋整個建築,連線前簷柱和後簷柱,另一種則是僅一端搭在內柱上,剩下的部分由乳栿或剳牽連線,例項很多。
幾椽栿是宋代說法,栿就是梁,六椽栿就是說這條栿上面託了六架椽子,(宋代將檁條稱為槫)。所以六椽袱就是指託著六架椽子的梁了。一般用幾椽袱來詳細指出建築的進深。
比如此圖中,四椽袱上託舉著五根檁子,也就是四架椽,所以為四椽袱。而清代有一種類似椽袱的說法叫幾架梁,也就是說這根樑上託著幾根檁子,如此上圖便是五架樑。
(圖為芮城五仁王廟)
不知您的疑問可否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