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倆寶Mom

    你好!

    所有的品格教育都在日常生活裡。不需要說教。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天生就是模仿家。父母是什麼樣的,孩子就是怎麼樣的?所以教育必須是從父母做起。有時候父母認為的小事。但對孩子來說,所有的小事對他來說都是大事。父母在小事上有正確的觀念,不誤導孩子,就幫助孩子成就了“大事”,孩子也會以做大事的氣質回報父母,就比如感恩和尊重別人。

  • 2 # 米樂媽媽趣陪伴

    現在很多父母都比較關心孩子的成績,卻忘記了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人品,比如懂得感恩和尊重別人。

    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也會享受給予和接受的幸福滋養,一個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往往也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有些父母會以為,孩子有著自己的成長階段,不能著急,只要過段時間該會的總歸能學會。

    但是這只是對於身體成長髮育規律,比如經常聽到的“一聽二看三抬頭、四撐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立”等。如果一個孩子一歲了還不會說話,等一等可能一歲半就會說話了。

    對於孩子品德素質的培養,卻沒有發展規律可言,孩子也不可能過段時間就一定學會。比如一個孩子平時特別自私,父母如果想著長大了就好了,而沒有及時教育,那麼很可能就事與願違了。

    就像問題中的懂得感恩和尊重別人,需要父母對孩子進行適當教育。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如何教育才能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懂得感恩和尊重別人呢?

    首先,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正向的影響。

    教育,並不等於說教,而應該是潛移默化的正向影響。

    很多父母總是對孩子各種要求,但是卻忘記了停下來審視自己有沒有做到。就算自己做到了,也要清楚大人與孩子認知上的巨大差異,儘量不要用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我家小米樂,目前將近21個月,模仿能力特別強。有時我在讀書,她都會抓住其中的一些關鍵詞進行復述。所以,在家說話我們特別注意用語和方式。

    這就給家長另外一個啟示,也就是你要注意你的言行,因為孩子最開始的第一任老師就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語言認知等各方面都有著直接的影響。

    所以,當我們期待孩子做什麼時,自己首先也要做到。

    現在很多職場爸媽,平時忙於工作。家中老人幫忙照看孩子,這時父母對老人的態度也特別重要。如果一個媽媽平時對孩子奶奶態度不好,就算你再要求孩子懂得感恩和尊重別人,效果估計也不會好。

    所以,父母平時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特別是文明用語。將感恩和尊重別人做到實處,這樣才能給孩子樹立一個正向的榜樣。

    其次,用強化理論加強孩子感恩和尊重別人的好行為。

    根據百度百科介紹,強化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的。

    斯金納認為人的行為之所以會發生變化,其實是由於強化作用的結果。

    強化的具體方式有四種:

    ①正強化。也就是獎勵那些符合組織目標或預期的行為,從而使這種行為進一步加強和重複出現。

    ②懲罰。也就是那些不符合組織目標或預期的行為,從而約束這些行為少發生或不再發生。

    ④忽視。主要是對已經出現的不好行為進行冷處理,無為而治。 運用強化理論,也可以很好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尊重別人。

    當孩子出現感恩和尊重別人的好行為時,作為父母我們要及時獎勵,將這種好的行為不斷強化。當孩子出現不懂得感恩和不尊重別人的行為是要及時制止,有必要可以適當懲罰。

    但是當小米樂出現不好行為也要及時制止並說明具體原因。比如有一次小米樂在公園看到別的小朋友打人,覺得好玩。有一次用小手打外婆時,我就立馬制止並告知小米樂“不許打人”,小米樂一看我嚴肅的表情,就知道這種行為是不被允許的。所以,小米樂基本上沒再打過人了。

    最後,可以利用合適的繪本故事書進行角色扮演,將教育融入遊戲。

    作為大人,我們都知道,沒有人是喜歡被說教和灌輸大道理的。對於孩子,更是如此。

    人只有自己遇到某個問題時,才知道知識的重要性。而遇到某個問題,一個途徑是真的遇到了,另一個方式就是角色扮演。

    透過挑選合適的繪本故事書,我們可以培養寶寶的好習慣。每個孩子都是愛玩遊戲的,遊戲是孩子的工作,而且不會厭煩。基於故事情節,我們可以和寶寶一起進行角色扮演,這樣寶寶也會更加願意透過遊戲接受新的知識。

    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記住,不要大談道理,而是要放下身段,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比如遊戲等來將所要教育的內容融入其中。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培養出懂得感恩和尊重別人的好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小米投資者,遭受“竹籃打水一場空”後,雷軍會如何打“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