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林農

    小米的股票本來就是用來自購的。所謂的投資者,都是一些玩數字遊戲的人,一個億和一百億對他們來講都沒有區別。可憐的是那些想賺點油鹽錢的散戶。

  • 2 # 東風高揚

    如果小米投資者,遭受“竹籃打水一場空”後,雷軍會如何打“翻身仗”?小米投資者竹籃打水一場空,雷軍怎麼打都有可能吸引不了投資者的關注。至少到目前小米的狀況已經是其歷來最佳狀態了,都還不能讓投資者關注抄高小米的股價,反而在劃破發行價的路上越陷越深。

    2018年小米的營收已經創記錄的拉高到了1750億人民幣,淨利潤也已經達到了86億元,衝進世界500強的時間可以超級之短,只用了短短的8年時間。這已經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了,有多少的所謂大企業掙扎了幾十年,營收上百億元都很困難,更別說上千億。就以小米雷軍的打賭物件格力來說,經過了30多年的發展,但2019年被小米超過可能不是懸念了。

    但為何小米就這麼不受資本市場或投資者的待見呢?資本是嗜血的,看來小米身上很難吸到血。在投資者眼中,小米始終還是一個硬體公司,要想與網際網路公司相比那樣未來前景光明、非常有“錢”途,估計還不搭邊兒。這從其盈利只有5%左右即可看出,雖然在很多行業5%的淨利潤已經算是很高的了,但用在小米身上顯然並不合適。

    而且未來小米的策略還會受到大量競爭對手的無情擠壓,未來小米是否還有強勁的衝擊力,在投資者眼中估計也會存疑。小米的模式很容易被模仿,比如手機營銷模式,友商們已經大量模仿衝擊小米的模式,成功的有榮耀。現在OPPO、VIVO也已經開始效仿,在保住線下渠道的同時,衝擊線上,比如IQOO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即使如小米的智慧家居模式,同樣也會面臨比如華為、傳統家電行業的模仿和競爭,並且難度並不會太大。所以小米也在摸索甚至建立未來競爭的主策略,走AIot的路線和服務。比如早已經有的收費服務模式,還有拆分松果進入半導體領域的AI、Iot晶片的研發,為未來的AIoT提供彈藥。不過是否能夠有成效,市場競爭大不大,還得要些時間驗證。

    小米要想贏得投資的心,還任重道遠。不過太過於在意投資者,也許又會限制了自己的手腳,雷軍也要放棄“買小米股票讓投資者翻倍”的禁錮,一心走入技術及難以被模仿超越的模式,也許自然就成功“翻身”了。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方高揚】。

  • 3 # 追科技的風箏

    小米是中國產手機聚焦點。在今年一季度,小米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6%,國內出貨量下滑3%。華為遭遇技術禁令,中國產手機的晶片和作業系統進口依賴,被業內廣泛擔憂。華為、小米、OPPO、vivo,只有小米是上市公司,市場對中國產手機的擔憂全部聚焦於小米公司這家上市公司。小米自身定位是聚焦點。業內對小米是硬體公司還是網際網路公司一直存在爭議,不清楚按什麼標準估值。雖然智慧手機收入佔比逐年下降,但依然可以認定小米業績依賴於智慧手機(硬體),智慧手機收入佔比一直在60%以上。雷軍承諾,小米硬體綜合淨利潤率不超過5%,投資者對小米硬體如此低的利潤存在質疑。小米的模式很難有對標公司,分析師找不到參考的價值標準,往往會低估小米。雷軍談不上打翻身仗。實際上雷軍一直在沿著自己的商業模式邁進,就是透過硬體(手機和IoT裝置)吸引流量,以網際網路服務帶來利潤。去年小米智慧手機增速32%,遠遠好於市場下滑趨勢,MIUI月活躍使用者從2015年1億人增長至2018年2.4億人,每年約增長30%, 第一季度小米IoT平臺連線裝置數超過1.71億臺,同比增長70%。所以現在主要問題在於市場估值,現在糾結的問題是不能非黑即白地認為小米是硬體或者網際網路公司,評價指標和模型更不能純硬體化。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 4 # 建林459

    這說明市場上的主力並不看好小米的生存方式,或者說小米的這種以來料加工的方式,做為一個科技實業沒有自己的技術創新能力,在別人的作業系統下改造一下。當另一個相同的手機生產商華為在別人的技術禁令下無法發展時,只能用自己的創新改變時。對於小米這種企業就有一個擔憂,如果是小米遇到這樣情況會不會是下一個中興時,股票市場就給了一個正面的回答。當然小米也是有一定的反應比如建立自已的網際網路生態系統,但過大過遠的生態系統會不會影響科技進步和產品的定位。生態系統會不會被別人超越,這些對於小米都是問題。這是小米集團的周線圖,枳看見從上市後就一路的下行,連一個向樣的反彈都沒有,價格已經是跌破到上市時的一半以上。還沒有出現反彈,均線都是向下的。這種情況和小米的業績有太多的不同,這說明市場對於小米的估值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樣好。

    以上內容僅供閱讀娛樂,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燒烤為什麼會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