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魏洪君健康科普
-
2 # 拾荒堂主
有啥可處理的,在那個軍閥割據時代,勝者王侯敗者賊,是賊自己溜了藏了就行了,沒人管。再說張勳準備復辟前,曾先後三次召開徐州會議,邀請各路督軍與會,並支援他起兵復辟。但各督軍均未前往,只是派人參加。有些人在會上表示了對張勳支援,如張作霖的奉系、倪嗣沖的皖系等,唯段祺瑞既不派人出席,也不表態。為此張勳在天津親自登門拜訪段,老段含含糊糊,張勳竟認為老段支援他,很是得意,吃了顆定心丸,堅定了復辟決心。誰知他剛復辟,段即從天津馬廠炮臺帶兵進京討逆。僅十天就將張勳打垮,成為“再造共和”的英雄。復辟平定後,溥儀繼續當遜帝,享受清室優待條例待遇;張勳則先跑到荷蘭大使館避難,後溜回天津當寓公,與被他趕下臺的黎元洪成了鄰居。各方諸侯則怕因曾在徐州會議上表態之事敗露,則紛紛要求寬大張勳,此事不了了之。此事件中得分最高的是段祺瑞,其次是馮國璋由副總統扶正,變為大總統,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爭權奪勢。
-
3 # 四夕0320
1917年7月1日張勳擁清廢帝溥儀重登皇位,宣告清朝復辟,恢復一切清制,張自封為議政大臣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史稱張勳復辟,又稱丁已復辟。張勳的倒行逆施立即遭到舉國一致的反對,各地口誅筆伐痛斥張勳叛國罪行。段祺瑞見覆闢已犯眾怒,黎元洪也被趕下臺,立即組織討逆軍進攻北京。7月12日張勳兵敗逃入荷蘭使館,清帝再次宣佈退位,張勳復辟醜劇僅存在十二天就宣告失敗。
溥儀雖然沒再做成全國的“大清皇帝”,但是,依然可以關起門來,繼續在紫禁城裡作他的“小皇帝”。
-
4 # 歷史的歲月如歌
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於是組成討逆軍討伐,‘辮子兵’戰敗,張勳逃入東交民巷荷蘭使館。溥儀再次宣告退位,復辟僅12天破產。
-
5 # 不沉的經遠
張勳復辟失敗以後,段祺瑞並未對溥儀做出任何處置,而張勳雖然一度遭到通緝,但是不到一年就被特赦,甚至一度打算讓他擔任長江巡閱使兼安徽督軍一職,最後因為包括張勳自己在內很多人反對而不了了之。
對溥儀不做處理,是因為北洋軍閥大部分原來都做過清朝官員,有九日情分,加上溥儀退位以後也純粹是個擺設,大家都想息事寧人。唯一希望處罰溥儀,建議將他趕出紫禁城的,是討逆軍之一的馮玉祥。馮玉祥參加過反清的灤州起義,對於清廷沒什麼好感,有此想法不奇怪,不過此時他不過是個旅長,人微言輕,段祺瑞沒有采納他的意見。
而張勳的原因就比較複雜了。張勳搞復辟,很大程度上不過是段祺瑞為了反對黎元洪而故意挑唆的。
當時很多人都回憶過在督軍會議上,張勳就提出過要倒黎元洪就要復辟清朝,包括段祺瑞代表徐樹錚在內的很多人同意或者默許了這個方案。而在張勳推翻黎元洪覆闢以後,段祺瑞才出面反對復辟,實現他再造共和的偉業。
所以張勳不過是被利用的棋子而已,段祺瑞的主要目的已經達到,自然也無意趕盡殺絕。而且張勳和北洋很多大員有舊,和張作霖更是兒女親家,自然也沒人願意出來做壞人,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
6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誠邀,如題。軍隊的將領可以決定軍隊的走向,比如跟著滿清的軍隊走向了歷史的謝幕處,而跟著孫中山的革命軍最後贏得了全國的勝利,這個與馬克思主義並無衝突。所以張勳復辟失敗過後,其麾下的定武軍自然也沒什麼好果子吃。
此定武軍非彼定武軍
中國近代史中曾經兩次出現定武軍的名詞,一次是在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派胡燏棻到天津馬廠編練新軍,後移小站,共編十個營4700餘人,並聘請德國教官,名為定武軍,後來袁世凱來到了天津,這支部隊擴充到了7000餘人,成為了袁世凱發家的資本。
張勳的定武軍是後來自立的。
清朝滅亡,民國建立,1914年袁世凱曾任命張勳為定武上將軍,張勳以此為名,改所統武衛前軍為定武軍,因張勳忠於清廷,其所率部隊均不剪辮子,所以又稱為辮子軍。1917年,張勳趁民國政府內亂,偷偷的將十個營,近3萬人運送到北京,以武力幫助溥儀復辟。
張勳的做法,無疑是逆歷史潮流而動
清朝滅亡後,勢力遠大於張勳的張作霖都知道帝制不可挽救,不敢出兵幫助溥儀,張勳的努力註定只是徒勞。不久之後,段祺瑞在馬廠誓師,打出“槍殺張勳,趕走定武軍”的口號,張勳的辮子軍不敵,在張勳逃亡外國使館後基本上全軍覆沒。
回覆列表
張勳其實就是一個思想觀念比較頑固的軍閥。在民國初年,軍閥之間的爭鬥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則,即戰勝者一般不會傷害失敗者的性命,甚至對敵方將領及其家人保護和優待。這種做法既達到了搶地盤,搶軍隊的目的,有給自己留了後路。
在那個特殊的時代,清朝剛剛滅亡,張勳的復辟其實還是有大量的支持者的,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康有為。
儘管被段祺瑞所擊敗,逃入荷蘭公使館避難,最終病死於天津。
至於溥儀,宣佈退位後就一如既往回天津當寓公了,死狗沒人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