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奇葩歷史大觀
-
2 # 山野村夫259010210
戰爭有它們偶然性,也有自然和必然性,很難說。不過,中國有句成語叫“強弩之末",希特勒從入侵蘇聯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
3 # 榮華之武器堂
沒有嚴寒的冬天,蘇聯當然可以戰勝納粹德國,因為蘇軍的勝利並不是所謂冬將軍的幫忙。
長期以來,在西方的宣傳中,似乎蘇軍的戰鬥力就是不堪一擊,因為在他們的宣傳和德軍一些將領的描寫中似乎所有戰役德軍都是所向披靡,不斷對蘇軍部隊進行圍殲。即便一些兵力處在劣勢被蘇軍重兵圍困的地域,德軍依然透過高超的戰術,給對方以重創。而進攻一方自然是倚仗所謂人海戰術,笨拙地發動一次次平推式進攻。最後,進攻一方都是在付出幾倍甚至10幾倍的代價才奪得德軍主動放棄的城市。
事實上德國之所以發動對蘇聯的進攻,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原因。從德國進攻波蘭開始,蘇德雙方都明白彼此會最終較量,根據當時德國駐蘇聯武官的報告蘇軍完全做好戰備應該在1944-1945年,而此時德國認為自身軍工生產完全滿足需要是在1943年。但是如果等到1943年蘇軍即將完成戰備與蘇軍對抗,德軍覺得勝算並不大,不能坐等對方完成戰備,因此決定提前在1941年進攻。
另外由於蘇軍在蘇芬戰爭初期階段的表現,使得德軍對蘇軍實力和能力做出了錯誤的估計,更助長了它的野心。德國當時認為蘇聯主要工業在西部,烏拉爾地區工業才剛開始發展,俠侶很低;蘇軍人數雖然超過自己,但戰鬥經驗、戰術、戰鬥力和裝備的坦克和飛機等質量都不如自己。對於蘇軍兵力判斷認為有360個師,7300架飛機和1萬輛坦克。
顯然,德軍把對手實力估計的太弱。蘇聯工業產值在1937年已經穩居歐洲首位,新建的烏拉爾工業區工業生產能力並不亞於老工業區。至於蘇軍兵力,更是大大低估了對手。開戰時,總兵力5434729人-邊境地區268萬餘人,裝備火炮與迫擊炮110444門-邊境地區47167門,坦克和自行火炮25932輛-邊境地區5個軍區共有13981輛(新式1349輛),擁有飛機20810架(新式1693架)-邊境地區擁有7009架(新式1360架),另遠端航空兵飛機1339架、海軍航空兵飛機1445架。
在戰爭初期,德軍確實進行了不少漂亮的合圍戰役,因為蘇軍戰前對於防禦作戰並不重視,所以無論是戰術水平、部隊實力、指揮水平都不能適應要求,所以德軍一再得手。不過經過幾個月的磨練,蘇軍很快吸取教訓並逐漸積累經驗,發展和改進了與德軍作戰的方法和兵器,從而為在莫斯科城下擊敗德軍創造了條件。
至於說到嚴寒,老天爺對於雙方都是公平的。莫斯科城下突然降溫(溫度降到零下30度左右)是在11月下旬和12月初,前者德軍開始進攻,而後者已經是蘇軍開始反攻了。德軍的措手不及在於冬裝並未到位還積壓在華沙車站,德國不可能對冬天沒有概念。說到嚴寒,蘇軍也不是特別耐寒,畢竟蘇軍不少部隊來自南方和中亞地區。即便是寒地作戰有經驗的遠東部隊也1941年6月29日-12月5日也只抽調了12個步兵師、5個坦克師和1個摩托化步兵師,總兵力12.2萬餘人。不過他們並非全部派往莫斯科方向,有3個步兵師和2個坦克是在維亞濟馬戰役後調去加強莫斯科防禦。
綜上所述,沒有嚴寒的冬天,蘇軍同樣可以完勝對手!
回覆列表
如果沒有寒冷的冬天,德華人還是有機會打敗蘇聯的,因為蘇德戰爭開始的時候,德國的掌握了大量的資源,尤其是工業方面。在1943年之前德國是不缺少資源的,
在戰爭後期人員枯竭的是蘇聯人,因為蘇聯人的兵員數量素質大大的下降的,
而且後方的勞動力也是越來越少,軍事工業難以為繼,但是蘇聯人的技術兵器也越來越先進了,
他們有大量的坦克,而德華人雖然人力資源沒有枯竭,國內還有大量的男性從事生產勞動。女性有一半人口在家。但是技術兵器越來越差了。
德國坦克雖然很強大,但是製造的工藝非常的繁瑣,德華人總共也就造了1000多輛虎式坦克,這些坦克就用了大量的資源,德華人在坦克上就落後了。所以說難以取得勝利,當然德華人也並非不可能取得勝利,
如果要取得勝利至少要做到3點。
第1點要必須儘快的開發核武器,至少要趕在美華人之前開發出核武器。
第2點就是進行全面的動員。希特勒雖然希望打全面戰爭,但是沒有發動全部的德華人,這是非常愚蠢的一件事情。
希特勒的起初的運氣是相當不錯的,在法蘭西戰役中迅速的獲勝了,他的閃電戰發揮的威力,然而這樣的戰役戰術顯然不適用於蘇聯,因為蘇聯的戰略縱深實在是太廣闊了。
第3點就是要動員全國的婦女,讓他們都成為戰爭的勞動力,當然歷史沒有假設。其他的如果是按部就班沒有出奇制勝的話,那麼法蘭西戰役也有可能根本就沒有取得成功,那麼就不會有以後的二戰的各種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