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碗一鈴鐺
-
2 # 90尋水的魚
這部電影《悲傷逆流成河》在教育上也是說是很有意義,整個電影都是在講述這個校園生活的時間,讓大家也是很關心青少年在學校的時候自己所遭遇的困難和心理上的問題,也是在告誡家長要多關心一下孩子,在現在的這個社會,教育更多的應該是放在孩子的道德和心理教育上的問題。不要說只把自己的眼光放在成績上面,孩子的思想才是教育最重要的。

在這部電影裡面,易遙可以說是一個比較悲情的任務,自己在學校是受到欺負,在家裡面也是得不到媽媽的關心,在自己的心理上遭受著很大的痛苦,但是也沒有人能夠去說,直到最後顧森西走進她生活的時候,自己在生活上才有了希望,身邊也有了一個聽自己說話的人,顧森西教她的反抗,讓她也是有了信心,覺得自己不再是孤單。

易遙所有的一切剛好和齊銘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齊銘在學習成績上很好,還是班長,自己的家庭也是很和睦,在老師的眼裡是好學生,在爸爸媽媽眼裡是好孩子,在自己的鄰居眼裡自己也是一個比較懂事的孩子,在他的身上就有著一切優秀孩子的所有特徵。但是為什麼和齊銘兩個人的差別就是這麼大呢?
一方面來說是因為家庭環境的原因,而另一方面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這部電影也是很多次的把這兩個母親來進行對比,齊銘的母親比較的和藹,而易遙卻是很刻薄,自己每天也是隻顧忙自己的事情,對孩子的事情是完全的不關心。這兩位母親所表達的對母親的愛是不相同,但也正是因為易遙的媽媽在對孩子的關心上是有點少,關心的不夠多,才讓易遙在心理上是有了很大的障礙。
自己也是一種都處在很壓抑的狀態中,自己找不到東西和人去傾訴,來說自己的壓力,最後自己的性格也是變得很冷漠。但是齊銘的家庭卻不同了,是所有人眼中比較懂事的好孩子,這也是跟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就跟他對易遙所說的一句話:“燕子再渴,也不會去喝地下的髒水,體面的人就算了斷了手腳也不會去討飯。”這句話也是完全說明了做人的一個底線和尊嚴。
要是說一個人失去了這些東西,那將會是變成一個很沒有選擇的一個人,也是很容易去迷失自己,可以說這一句臺詞說出了很多做人的一個道理,很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還有一個角色唐小米也可說她也是很可憐,自己是一名轉校生,也是自己因為遭遇校園的暴力才是說去轉學,但是易遙卻是看見了她被人欺負的畫面,在她的心裡也是非常的怨恨,要去報復,也是造成了顧森湘的死。
在唐小米的心裡也是自己是一個受害者,應該說是能夠感受到被人欺負的那種痛苦,但是怎麼就是沒有去同情易遙的遭遇,自己還去傷害,這人格完全就是有問題。在唐小米的心裡也是很脆弱,沒有那麼的強大,自己也是一直生活在陰影裡面,自己只想著去隱藏自己,讓外人覺得自己是很強大,自己選擇去欺負別人,就是想證明自己是很不好惹的,這種性格長時間也是造成了自己的自私,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是很容易去走不正。
是一個可憐的人,但是會去把自己的可憐加在別人的身上,這就是她做人的一個可恨之處了,最後自己也是得到了應有的一個懲罰。其實這部電影是很有意義的,對於說一個孩子家庭的教育還是很重要,在校園生活裡面很多的事情打敗我們的也不是自己的軟弱,也不說別人的囂張,而是在自己心理上的一個想法,也就是在電影結束的時候,易遙說每一個人都是害死自己的一個幫兇。
回覆列表
第一次接觸《悲傷逆流成河》,是學生時期看郭敬明的小說。如今已記不大清具體內容了,但唯一有印象的是這本小說看的挺壓抑。
最近一次接觸就是影版的《悲傷逆流成河》。今天也想分享下,看完影版之後的想法。
很多人都說看完影版《悲傷逆流成河》,感受到的更多是校園欺凌暴力帶來的危害。的確,易瑤最後的自殺行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校園欺凌暴力促使的。但個人感覺更大原因是顧森湘之死沒有人願意相信她,就連之前最支援他的顧森西,還有他最看重的朋友齊銘都不相信她。她被眾人誤會、指責、欺凌,最後變成了一場悲劇。
易瑤的家庭成長環境讓她自卑,使她都看不起自己,從而只會默默承受他人對她的欺凌。假設我們生活在這種環境裡,未必會比她更堅強,更能熬。直到顧森西的出現,她開始學會反擊了,讓曾經一度欺負她的人震驚了,並有所收斂。可見,有時候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是多麼正確的心理暗示。
看完這部影片,很多人感觸就是要杜絕校園霸凌。不欺負他人,也不被他人欺負。我想,我們更要從自身出發,人不要有從眾心理,不論是對人或對事。當你不確定這個人是否真如他人所說,這件事是否如眼睛所見,那就別輕易下定論。不要因為所有的別人都在針對一個別人,你就加入這些所有的別人。總有一天,當你成為了這一個別人,體會到那種感覺,你會後悔莫及。
希望有一天,不再有人因校園欺凌受傷。希望每個你,不要因為從眾心理,做出後悔一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