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突然宣佈辭職決定,給日本政壇帶來巨大沖擊同時,也留下種種疑竇。
為什麼辭職?為什麼選擇這個時機辭職?他的辭職會給政壇帶來什麼影響?
原因一:反恐法案延長無望
從安倍12日發表的講話看,他把辭職原因主要歸之於一點,即由於在野黨反對,《反恐特別措施法》延長無望,從而將損害日本在反恐戰爭中的“國際責任”。他稱,自己辭職能讓執政黨重新擁有“活力”,推動國會透過相關法案,繼續履行“國際承諾”。
原因二:參議院選舉遭慘敗
儘管安倍反覆強調辭職的最大原因是日本需要繼續支援“國際社會的反恐戰爭”,但日本媒體認為,自7月末國會參議院選舉失利以來,安倍一直面臨巨大壓力,尤其是選後新組建的內閣頻曝醜聞後,安倍的執政壓力、執政信心和身心狀態已到臨界點。
原因三:內閣頻頻曝出醜聞
參議院選後,安倍政權支援率降到三成以下。但在大幅改組內閣和自民黨人事方面,安倍所獲支援率開始反彈,一度回到40%以上。但從前農林水產大臣遠藤武彥開始,新內閣成員的金錢醜聞再次集中爆發,安倍的支援率又跌回與參議院選舉前後相仿的低點。
民意壓力之下,安倍不得不大幅調整施政重點。安倍10日在國會發表施政演說,日本共同社認為,安倍演說表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低姿態”,甚至讓人產生“已喪失自信”之感。
安倍12日承認,在得不到國民信任的情況下,難以推動政策實施。
原因四:健康狀況出現問題
重壓之下,安倍的身心狀況似乎也出現問題。共同社說,從澳洲城市悉尼回來後,安倍吃不下飯,只能喝粥,睡眠也出現問題。內閣官房長官與謝野馨12日暗示,健康狀況是安倍作出辭職決定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所謂“因反對黨黨首拒絕對話而辭職”只是表面原因。深層原因是,屢遭重創後,安倍對重新贏得民眾支援喪失信心。用他自己的話說,繼續幹下去“沒有意義”。
安倍突然宣佈辭職決定,給日本政壇帶來巨大沖擊同時,也留下種種疑竇。
為什麼辭職?為什麼選擇這個時機辭職?他的辭職會給政壇帶來什麼影響?
原因一:反恐法案延長無望
從安倍12日發表的講話看,他把辭職原因主要歸之於一點,即由於在野黨反對,《反恐特別措施法》延長無望,從而將損害日本在反恐戰爭中的“國際責任”。他稱,自己辭職能讓執政黨重新擁有“活力”,推動國會透過相關法案,繼續履行“國際承諾”。
原因二:參議院選舉遭慘敗
儘管安倍反覆強調辭職的最大原因是日本需要繼續支援“國際社會的反恐戰爭”,但日本媒體認為,自7月末國會參議院選舉失利以來,安倍一直面臨巨大壓力,尤其是選後新組建的內閣頻曝醜聞後,安倍的執政壓力、執政信心和身心狀態已到臨界點。
原因三:內閣頻頻曝出醜聞
參議院選後,安倍政權支援率降到三成以下。但在大幅改組內閣和自民黨人事方面,安倍所獲支援率開始反彈,一度回到40%以上。但從前農林水產大臣遠藤武彥開始,新內閣成員的金錢醜聞再次集中爆發,安倍的支援率又跌回與參議院選舉前後相仿的低點。
民意壓力之下,安倍不得不大幅調整施政重點。安倍10日在國會發表施政演說,日本共同社認為,安倍演說表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低姿態”,甚至讓人產生“已喪失自信”之感。
安倍12日承認,在得不到國民信任的情況下,難以推動政策實施。
原因四:健康狀況出現問題
重壓之下,安倍的身心狀況似乎也出現問題。共同社說,從澳洲城市悉尼回來後,安倍吃不下飯,只能喝粥,睡眠也出現問題。內閣官房長官與謝野馨12日暗示,健康狀況是安倍作出辭職決定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所謂“因反對黨黨首拒絕對話而辭職”只是表面原因。深層原因是,屢遭重創後,安倍對重新贏得民眾支援喪失信心。用他自己的話說,繼續幹下去“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