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請叫我姆明小精靈
-
2 # 兒童性教育講師
孩子初三了,這個年齡剛好是青春期時期,青春期時期的孩子內分泌旺盛,各種激素也是倍增,生理第二特徵已經很明顯,對異性也非常好奇和感興趣,這種生理和心理都是很正常的。
作為父母的我們,儘量不去幹預孩子這些,不去主動看孩子的日記什麼的,如果孩子和你說起這事,你可以和他心平氣和談談這事。互相一下我們初中時期也有這種青澀的回憶的,只是現在的孩子都比較大膽,發育也早很多。有的就說交了男女朋友了,並且一起玩的很好。
我們父母要和他溝通的是:
1.主動的講一些青春期身體變化的知識,讓孩子接納自己的身體變化,接受這一切變化是正常的。
2.對異性好感也是正常的,每個人都喜歡美好的事物,每天把自己整理的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每個人都會喜歡的。
3.最重要的就是責任,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負責,對別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目前自己的重要任務是學習,學習之餘如果有精力可以談戀愛,談戀愛要對對方負責,如果雙方都可以負責的支援談談,但是是否會發生關係,需要想好。不能隨便發生關係。
4.如果雙方覺得都可以為自己為對方負責,關係可以發生,但是要注意學會保護自己,要去了解艾滋病,做好避孕措施。不要等到發生了問題後再補救就不好了。
估計家長和孩子講到第四條的時候,就算孩子有想法,也不會輕易的去發生關係了,他懂得了發生關係的後果。
家長絕對不能強硬的去管孩子,去抑制孩子的思想和行為。
祝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愉快,不發生矛盾和衝突。陪孩子輕鬆度過青春期。
-
3 # 駿駿教育
現在很多專家都提倡說不要過多的干預早戀,但是說實話早戀帶來的任何危害都不如孩子嚐了禁果帶來的危害大。我個人覺得這才是最大的危害。
不要奢望孩子可以控制住自己,這種事情要是控制不住咋辦,別說孩子連大人都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慾望吧。
不要覺得我說的很壞,那麼請看下面我自己親身的案例吧:案例一:小招是一個高中生,她來找我的時候,她說跟男朋友分手了。男朋友比她大五歲,他男朋友今年已經22歲了,她和男朋友之間已經五年了。推算也就是說13歲的時候就在一起了。感情很好。
我問:“那為什麼分手?”
她說:“他家人逼我們結婚。他家人要我儘快生孩子,他家只有他一個兒子,姐姐結婚很多年都生不出孩子。父母很著急,他也害怕自己生不出孩子。但是我才17歲,我不想這麼早結婚。”
我問:“你們做了不改做的事情了?”
她說:“是的,但是我還是覺得太小了。最後他家人說要麼結婚要麼讓他另外找。”
下面的事情就不往下說了因為於此文無關,但是你想想這麼早就把不該做的事情都做了,然後被分手了,誰最吃虧?
案例二:小婷是高一的學生,她找到我的時候是因為她受不了身邊的同學對她的議論。高一上學期的時候,她喜歡上了一個男生,最後也做了那些不改做的事情。但是奇葩的是他們做這些事情是在週六而且將女生帶去了男生的宿舍。導致所有的男生都知道這個事情。以致於被傳開,可惜的是後來男生還是將女生甩了,而身邊的同學都在議論她,她終於受不了了。
案例三:這次是一個老師找到我,她是班主任。當她找我時候是流淚滿面的。她說他壓力好大,她不想再當班主任,可是學校還是繼續讓她當。
我問她:“怎麼回事?為什麼不想做班主任?”
她說:“班裡有個住宿的女生,經常晚上的時候偷跑出去,每次都是擔驚受怕,晚上經常要出去找人,最後知道是偷偷出去會男友。跟家長反應多次依舊沒什麼效果。可是最後還是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孩子懷孕了,家長到學校鬧,整天沒辦法工作。”
最後,這個老師壓力太大辭職了。
這些案例都是我經歷的真實的案例,還有很多這樣的案例,當然家長看到這裡也不必談早臉色變。畢竟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對異性的喜歡是人之常情,關鍵是如何預防,如果真的出現早戀要注意如何去引導。
最近許多孩子都早戀了,連自己的兒子也早戀。不過他上初三了,你們說初三早戀有沒有危害,這件事父母該不該管,還是就由孩子做主?畢竟這件事有關於他的未來。
回覆列表
戀愛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要把握度。早戀這個詞只存在中國。16歲早戀 18歲也是早戀 20也是早戀 大學畢業前也是早戀,究其根本已經扭曲了本來的最單純的一種情感。
我個人建議可以跟兒子攤牌,可以談戀愛但有度,適當進行性教育,防止犯錯。千萬不要苛責或者阻止。孩子這個年齡本就是叛逆期,如果一味阻攔,只會越來越糟糕,還可能造成不良後果。一段好的戀情會使人快速成長。所以不要過於大驚小怪,學習固然重要。讓孩子認清本職的同時,溫和教育孩子會事半功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