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掙扎影視Oo

    俗話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種劇講的就是一種情懷,希望引起大家的感同身受,可能影片過於真實,導致很多彈幕都在罵父母、罵孩子,說孩子不聽話耍脾氣家長不負責任什麼的,其實轉念一想,父母有父母的難處,孩子也將一點點變成一個大人,這是一個必然結果,一點都不可悲,如果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像前半集裡那樣自私不懂事,那才叫可悲!

    人之初性本惡,人必須學會成長,即使中國式教育有些偏激,可是這個劇裡,女主的爸爸和爺爺奶奶已經對女主非常好了,說什麼重男輕女我覺得太狹隘了。

  • 2 # 布丁紀

    《狗十三》是曹保平第一部用別人劇本拍攝的影片,這個劇是當年“北電”本科畢業生焦華靜的畢業答辯劇本,帶有一定的自傳性質(片中的“家”就是焦華靜小時候的家)。

    這是一部成長題材的影片,講狗和十三歲女孩李玩的故事。片中以李玩與狗的關係為線索,串聯起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從不要狗、慢慢接受狗、失去狗、尋找狗、被迫認下另一隻相似的狗、慢慢接受、再次失去、再次尋找、第二隻狗死去、到街頭與第一隻狗遇見放棄相認。整個過程十分清楚且充滿張力,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李玩一步步進入成人世界。

    曹保平個人很注重電影的敘事性,從鏡頭排程、構圖、到音樂鋪排、剪輯都極為講究。

    片中每個鏡頭如何拍都經過了導演的深思熟慮。故事開始時,在李玩與爺爺奶奶一起吃飯的場景中,導演選了短焦以拉遠李玩與爺爺奶奶之間的距離,暗示了親情的疏離;在狗走丟後,有一場李玩找狗的戲,導演使用了晃動的鏡頭畫面並將時間拉得很長,長到觀影者聽到李玩聲嘶力竭的“汪汪”聲已經近乎麻木,而這正是導演埋下的一個伏筆,此刻不論是李玩還是觀眾的心理狀態都已經被推倒極致了;隨之而來的“家暴戲”中,導演選擇將場景拉近,使鏡頭是作為敘事參與者存在,而非簡單的記錄者,觀眾的情緒隨著父親激烈的行為瞬間被引爆。而另一方面,李玩歇斯底里地奔跑與喊叫並非完全是因為狗丟了,更多的是對壓抑的家庭成長環境的發洩:

    “我不是非得要一隻狗”。

    插圖:蝙蝠的視角暗示了李玩的心理,處在青春期的她同樣的慌亂無助,處處碰壁。有網友說:青春就像闖進了教室的蝙蝠,緊張慌亂找不到出路。

    除了鏡頭的排程,構圖與配樂上,導演也頗具匠心。影片中多次出現這樣的場景:李玩在窗臺邊,窗臺邊有很多鐵柵欄,而鏡頭是從外面拍的。整個構圖很像一個籠子,將李玩困在裡面,極具象徵意味:暗示了李玩在家庭及社會規則的束縛下對自由的渴望。另外,曹保平請了著名的音樂人白水為電影配樂,樂器上選擇了笛子和大提琴等,緩慢低沉的音樂奠定了整個片子陰鬱的基調。剪輯方面也是相當的良心,在吃狗肉的戲中,選擇了在很前面的地方鋪音樂,背景音在李玩吃狗肉的時候整體呈上升的趨勢,音樂連帶鏡頭畫面的力量將感情向上推,瞬間擊中觀眾的淚點。

    當然,曹保平並不滿足於單純的敘事,同樣有著超乎敘事之外的野心,企圖透過敘事帶出社會文化現象,由現實表象的呈現深入到文化肌理的反思。

    如片中以“酒箱裝小狗”,看似日常,卻隱喻著“酒肉(桌)文化”。李玩所經歷的並非只有一次“家暴”,在她的整個成長過程中,暴力從未停止。“家暴”背後體現了傳統文化的東西,即父權社會下的三綱五常“我打你,是因為我愛你”,此時的暴力還只停留在家庭中。當李玩隨父親開始進入社會參加應酬時,父親為了討好領導可以讓未成年的女兒一而再的當眾喝酒,暴力再一次出現,此時父親是作為旁觀者與推波助瀾者,施暴者則是冰冷無情的社會。

    再比如,李玩在夜晚一直聽到的鳥叫聲,她一直篤定是樓上人家養了一隻鳥,最後偶然發現,發出聲響的是一個患有精神病的油膩大叔。有時候,我們決定真實的東西,未必是真的,有些事情就是說不清的。無疑爺爺是寵愛李玩的,但是當李玩撼動了他“一家之主”(宗族之主)尊嚴的時候,他選擇了無視李玩父親對李玩的打罵,直至最後他也沒有向李玩說一句:“對不起,我把狗弄丟了”。

    片子的糾結與可貴之處就在於它將生活的複雜性完全呈現出來:好與壞本就雜糅在一起,而當這些再與親情相聯絡時,作為子女的我們無處可逃。不像《Sunny燦爛的日子》那麼浪漫,也沒有《小時代》、《致青春》的瑪麗蘇情節,這部片子就是我們的狗13青春:“我這是為你好,等你長大就明白了”。

    當然,片子也是殘忍的,很多人以為當李玩吃下狗肉的時候便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禮,而我卻以為,當李玩在街上認出丟失的狗卻平靜地離開時,她才真正變成了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被她拋在身後的不只是那隻陪伴她度過孤獨夜晚的“愛因斯坦”,還有她的青春。

    當你再能失去的都失去了,你也就差不多長大了。

    如果你看不懂《狗十三》,那你是幸運的。(反正另一個你在平行時空過得也不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推薦幾部好看的黑幫電影(香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