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藝術夢
-
2 # 優父母家庭教育
剛入學的孩子其實沒有成績概念,孩子的成績概念是在家長不斷的提醒和要求下逐漸形成的。
對於剛入學的孩子,如何幫助孩子快速適應學校生活很重要,孩子只有適應了學校環境,才能和同學打成一片,才能感覺到安全感,才能安心的學習。
培訓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這時家長的重中之重,好的習慣能讓孩子產生自助學習的動力,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主動學習,作業按時完成,不拖拉,合理分配各科的時間等。
成績和素質是不矛盾的,只要家長用心陪伴,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愛好體育運動,在德智體美勞一起發展,家長想要的應該都不是問題。
-
3 # 順著長江歸大海
孩子剛入學,可塑性很強,學習的知識還比較簡單,家長不必太看重成績,可多注意以下幾方面:
1.學會時間管理,培養自控能力。每天學習、看電視、遊戲等時間嚴格控制,該學習時學習,該玩耍時玩耍。
2.端正學習態度,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要求上課認真,遵守課堂紀律,認真完成作業 。
3.書寫規範,最好練習一下書法,這在以後的考試中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4.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學會從書籍中尋找答案,逐步培養自學能力。
5.透過旅遊、戶外活動、書籍等開闊眼見。視野決定高度,高度又會拓寬視野。
6.鼓勵孩子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不人云亦云,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不會有突破性的發現。
優秀的孩子,家長從不擔心學習成績。
-
4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成績和素質哪個重要,最能看出家長的“三觀”。
“三觀”說來高大上,貌似抽象、難懂,其實,滲透於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為“三觀”的不同,決定了你看問題、做事情的不同,當然也包括,對於剛入學的孩子的要求不同,決定了成績重要,還是素質教育重要。
對於剛入學的孩子,持有不同“三觀”的家長,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家長認為,成績非常重要。這樣的家長認為,小學學習不好,初中、高中學習好就很難,就考不上好的大學,沒有理想的工作,就不會有幸福成功的人生。
因此,格外重視孩子的成績,考100,就皆大歡喜,考99,就大發雷霆。
對孩子非打即罵,這樣的家長唯分數論,並不注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這樣的孩子,將來一直保持成績好的機率並不大。
有的家長認為,素質教育很重要。這樣的家人認為,一個人要想飛得高,飛得遠,就要有過硬的綜合素質,成績好是一方面,做人是最關鍵的。
所以,孩子一入學,就注重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雖然這樣可能佔用孩子的學習時間,但家長認為,從長遠來看,這樣對孩子更有利。
這樣的孩子常常厚積薄發,小學成績一般,但初、高中會越來越好。
至於你說的,有些小孩子開始稱兄道弟,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是類似江湖上的那種哥們義氣還是小孩子的小調皮?
如果是後者當然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更談不上和素質教育相關。
-
5 # lulu會有貓的
成績和素質教育,不要割裂對立地去看待兩者。他們是可以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成績好的孩子,說明他上課注意力集中,學習習慣可能也比較好等等。這些都是會影響素其他方面的,比如專注能力,處事的條理性等等。
而另一方面,素質教育有效果了,也會促進成績的提升。成績提升是需要合適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知識的吸收不是依靠簡單的灌輸就可以的。
最後還是要看孩子的具體情況的,畢竟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獨一無二的,在具體實施時可以有所側重。
(碼字不易,給個贊吧)
-
6 # 晉級裝飾王首富
剛剛入學的孩子,哪裡談得上成績。成績重要無非是家長和學校附加給孩子的。
在我認為素質教育將會成為孩子剛剛入學最為重要的一環,而不是成績。
成績只能說明你學的好,也不僅限於目前學的好。
但是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不一定是學的好才能長的好。
素質教育是基礎,這個基礎決定人的一生。
為什麼我們很小就教會孩子《三字經》、《道德經》《老子》這些文字可能他很小的時候不理解,但是這個是根深蒂固的記憶,越長大越會明白裡面的道理。
這有孩子的內心是好的,人心本善,才能夠不做出格的事情。
道理不明白,只注重成績,只能是一個過於單一的考核。
成績好,不應該在這個年紀,一個在他該學習知識有用的那一天。
但是素質就要從出生到死亡。
回覆列表
作為家長應該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成才先成人,做事先做人。素質教育很重要,還有你現在說孩子稱兄道弟我認為家長需要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並加以引導,還是要讓孩子去交朋友的。個人想法經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