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陶短房
-
2 # FireBreak
所謂的八旗護甲是棉甲,防禦性很差,基本也就起個儀仗作用。清軍有名的兵種白牙噶剌之類的,穿的都是鐵甲,也就是鐵甲步兵,這是八旗兵的主力兵種。
-
3 # 柏昀溪
當時只有八旗子弟才有資格穿 而到了清後期 隨著漢人的不斷融入 外來文化的影響 漸漸的便沒有了八旗子弟象徵性的甲冑了
-
4 # 人生三大問
首先所謂的八旗甲冑脫胎於明朝的棉甲,聽名字就知道用棉花製造的工藝要求很高,有輕便穿刺防護性強的特點,另外再配上一定量的鐵片以及絲綢等物,在防護性和靈活性上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另一方面也造成成本高,製造週期長,不利於普及,僅限於滿州八旗,以及其他八旗軍中的高階將領,另外由於清後期火槍的普及,以及財政的困難,致使八旗甲冑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
5 # 木子夏錦論史
清朝初年軍官小兵也都是平時穿軍服(戎裝)、打仗穿盔甲。
到了十八世紀以後(大概是雍正、乾隆時),就淘汰了盔甲(東方和西方一樣都是在十八世紀火器發展以後淘汰盔甲)。變成軍官穿戎裝,小兵穿號服,盔甲只有在閱兵時和舉行重大活動時穿(相當於現在的禮服)。
因為火器的裝備與使用,使得古代盔甲都沒用了。前期清朝的棉甲淋上水之後,還能防禦早期的明朝火繩槍(仿製於日本鐵炮,日本又從葡萄牙人那裡學的),到了後期,抬槍出現以後,基本上也就沒什麼用了,加上裝備盔甲,又很貴,所以,乾脆不大量裝備了。
明朝武備志裡總結選擇盔甲對抗火器中提到了鐵甲對抗鐵炮(日本仿製的葡萄牙火繩槍)的情況:“鐵甲易生金肅爛,必不可用矣。倭夷土賊率用火銃神器,而甲有藤有角,皆可用。但鉛子俱能洞入,且體重難久。”西方人也一樣,他們曾經在火器時代發展完善了板甲,在文藝復興末期甚至三十年戰爭時期都有一定規模的裝備,但是很快他們就放棄給部隊裝備盔甲了,因為沒用,火槍照樣能穿透。
明朝火器發展太快鐵甲不但重還不防火器所以先被淘汰。等到十八世紀清朝中期棉甲也被淘汰,盔甲從此徹底退出歷史。明清兩朝都是棉甲,只不過細節上有點差別,大致都一樣。東西方都是在十八世紀淘汰的盔甲,不過西方火器發展快同時淘汰冷兵器,東方發展緩慢淘汰盔甲沒淘汰冷兵器,所以落後了西方。
所以,火器的日益發達使鎧甲越來越不受重視,因此清代的鎧甲在前期還用於作戰,中期以後純粹成了擺設,只有在閱兵典禮上有時還使用,作戰時只穿戎服或綿甲,根本不穿鎧甲。 清代中後期鎧甲廢棄不用後,戎服成了軍隊的唯一服飾。戎服都是滿族衣裳。
-
6 # 桃子電影院
如今在電視上經常看到的八旗甲冑,實際上是京師八旗護軍營的儀仗甲冑,是用兩層棉布加泡釘製作,使用了和八旗旗色相同的顏色和統一式樣,看上去威風整齊,但並沒有什麼實用性,因此實際上是一種“儀仗隊軍禮服”,無法有效外國熱武器,並沒有用
回覆列表
如今在電視上經常看到的八旗甲冑,實際上是京師八旗護軍營的儀仗甲冑,是用兩層棉布加泡釘製作,使用了和八旗旗色相同的顏色和統一式樣,看上去威風整齊,但並沒有什麼實用性,因此實際上是一種“儀仗隊軍禮服”,而不是“作訓服”,真正打仗時是不會穿的。
實戰中前期八旗兵將穿的盔甲有兩種,一種類似郎世寧繪畫作品中乾隆和兆惠等穿的那樣,只用面部當襯裡,主體是大片打磨過的金屬片,對箭矢和刀矛等有一定防護作用;另一種則幾乎沒有金屬,而是用多層厚棉布疊合而成,中間再填充棉絮甚至千層紙,取其輕便,據說防護早期火器的彈丸,效果甚至比鐵甲還要好一些。這些盔甲的形制和前述“儀仗甲冑”相近,也就是說,清甲的形制和明及以前的中國盔甲,是有很大不同的。
不過到了19世紀中葉,洋槍洋炮開始進入中國,其穿透力遠非傳統火器(老一代的“洋槍洋炮”)所能比擬,湘軍曾國藩初建水軍時曾經反覆試驗過多種傳說中的“避炮術”(戰船上用於防護炮火的裝甲),結果沒有一種可用於實戰,偌大的戰船如此,單兵防護的盔甲自然也不例外,因此盔甲迅速從軍隊中消亡。金田起義時清軍綠營和勇營部隊已基本不用盔甲(有趣的是對面的太平軍反倒有人用,應該是少數民族世代相傳的盔甲),但八旗兵還用(掃北軍在河北、山東對陣的僧格林沁部和勝保部都有人上陣穿盔甲),不過越來越不普遍,曾是太平軍士兵、後投奔僧格林沁的陳思伯,多年後回憶連鎮之戰時的僧格林沁“著戰袍,上馬用關刀”,即仍然使用冷兵器上陣,但盔甲已經不穿了。等到太平天國戰爭結束,清廷轉而用湘淮軍的勇營體制編練已經腐朽的八旗、綠營軍,原來的京營、駐防等旗營漸漸成為純粹福利和民事管理機構,就連“儀仗隊軍禮服”也很少有人穿了。清代最後一次大規模軍演——太湖秋操,八旗禁衛軍改編的第一鎮派隊參加,但即便閱兵時也穿的是近代軍服,而在第一鎮成立後新組建的禁衛軍,也同樣採用了近代化的軍禮服、軍便服和作訓服,再無“儀仗甲冑”的用武之地,“實戰甲冑”自然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