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君暢生活
-
2 # 寶貝兒9999
謝邀!我是這麼看的,他們覺得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不用刻意關心,血緣關係嘛!孩子大了,有些事情不用說出來他就會懂,加上他們朝九晚五的工作,本身就很累了,忙了一天所以不願多說話,但是我個人覺得對待自己的孩子應該上心,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對事物的看法,沒事的時候多和孩子溝通談心交流彼此的看法,增進彼此的感情這樣有利於孩子身心的發展。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的威力也不可小覷,對吧?
-
3 # 浮生若夢132433816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人世間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從我們呱呱落地開始,他們就將所有的愛全部傾注到我們身上,即使我們長大離開他們,他們也會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自己的兒女,直到他們離開這個世界。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一種本能,他們將所有的心血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無求回報,只希望孩子過得好就是他們最大的安慰。
然而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家庭的影響也不一樣,有的人成長帶著甜,有的人成長帶著苦,有的人成長甚至帶著痛。
帶著甜的人自不必說,他們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溫馨而甜蜜,甚至長大之後每每回憶起童年時光都會留下太多太多美好的回憶。
而缺愛的情況有三種,一種是貧困,一種是冷漠,一種是嚴苛。第一種是父母遠離子女造成,第二種是爸媽永遠在吃瓜,第三種則恰恰相反,是一心要子女成材的虎媽虎爸。
帶著苦成長的孩子多半是那些處於社會最底層,生活貧困的家庭。他們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可他們又實在沒有辦法,只能將孩子留在家裡,外出打工。這樣的留守兒童自小由於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關愛和溝通,長大後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帶著苦成長的孩子還存在於那些溫情缺失,父母冷漠的家庭。這種家庭的父母,情商和智商都很低,換句話說就是沒教養、沒層次的人。這樣的家庭,暴力、衝突、謾罵、出軌等層出不窮。我們這裡就有一個生活在這種家庭的女孩,母親出軌,父親再婚,她成了一個累贅。雙方對她不管不問,任其自生自滅。這種缺愛的孩子,只要別人給她一點點關愛,她就會如飢似渴地撲上去。她十四歲輟學打工,十五歲遇到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原本只是對方眼中的一段露水情緣,卻被她緊緊當作救命稻草抓在手裡不放。天天活在自己的意淫世界裡,死纏爛打,直到發瘋。
帶著痛成長的孩子多半處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庭。這樣的父母信奉叢林法則,他們內心的生存邏輯只有一個:生而為人,必須優秀。他們也都有這樣的認知: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從小被棍棒打大的,經歷過層層挫折的孩子才能更優秀,更堅強獨立。總有人說,英雄多磨難,文章憎命達,有時越是命運多舛的人,越能成就大事,於是多受打擊和內心堅強畫上等號。然而,你看到的,是一個人的成功,看不到的是一個人午夜夢迴時哭泣的淚水。這樣的堅強,通通是假象。
狼性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的確堅強理性,他們可以堅強到遇到任何問題都不求助別人,永遠習慣自己站起來。他們可以理性到殘酷,殘酷地對待人和事。然而他們不是真的堅強和理性,他們是被迫地堅強和理性。
回覆列表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肉,正所謂“血濃於水”,我想沒有哪個父母內心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只是可能每個人表達出來的方式不一樣。
現在,很多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更早地學會獨立,都早早地把他們送去寄宿。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去決定一些事情,也讓自己的生活學會自理。在別人看來,這些父母就是貪圖自己的自由,對孩子不管不顧,就是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其實,他們也只是有自己的考慮而已,希望孩子能更早地學會獨立。
現在很普遍的現象是,很多父母都過份地溺愛自己的孩子,什麼都給孩子最好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什麼都幫孩子準備好,他們只需要顧好學習就好。導致自己的孩子長大後什麼都不會,甚至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這是心疼自己孩子的表現麼?這確實是心疼自己孩子的表現,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害了自己的孩子。
我一直比較贊同美華人培育孩子的方式,就是讓他們從小明白,想要得到回報,就必須自己付出勞動。這種教育方式是值得推崇,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但很多中國父母卻無法理解,他們認為這是某種程度上的虐待自己的孩子。怎麼能讓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做這做那。但其實,這些孩子卻很小就能學會獨立,學會自主思考問題。
所以,哪有不心疼自己孩子的父母,這種所謂的不心疼,只是出於不同的初衷,他們希望用這種“不心疼”的表現形式,去讓自己的孩子更快地學會獨立,更好地成長起來。
但是,父母一定要切記,千萬不要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表現出錢能解決一切。如果你是因為需要去工作,去賺錢而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千萬不要告訴他,是因為要賺錢,要給他更好的生活而沒有辦法陪伴他成長。你要知道,在孩子的心裡,他還無法理解錢的重要性,他只知道他更加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而你以賺錢的理由告訴他,他只會認為在父母眼裡,錢比自己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