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李161966995
-
2 # 行xin屍
這應該教育部來回答吧,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什麼時候進課本都不為過,只追求別人的東西而放棄自己的東西,得不償失。英語進課堂多久了,畢業後用到過幾回?OK,BYEBYE,YES,NO這幾個用得著,我女兒沒上學呢就知道
這應該教育部來回答吧,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什麼時候進課本都不為過,只追求別人的東西而放棄自己的東西,得不償失。英語進課堂多久了,畢業後用到過幾回?OK,BYEBYE,YES,NO這幾個用得著,我女兒沒上學呢就知道
《漏夜敬錄<增廣賢文>》
"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這是《增廣賢文》中集錄的句子。《增廣賢文》集老祖宗的各種格言、警句和諺語,從明代萬曆年間,一直流傳至今,我第一次看到是1988年。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我在電容器廠保衛科工作,當時和動力裝置科的工程師周明興比較合的來,相互之間有共同語言,雖然他長我十七八歲,但並沒有所謂的代溝。他和我們科長顧正立關係不錯,中午食堂打好飯,下十幾級樓梯,就拐到我們保衛科,他在我們科裡吃飯、聊天。他很儒雅,說話不緊不慢,既有書生氣又不失豪邁,他會武術,練氣功,和我們交談的話題,多為養生健體、為人處事之道。我很敬重他,遇見他,都會尊敬地叫聲周師傅,他也經常在我們科長面前誇我,說小李待人熱情,知書達禮,說我大智若愚,沒有嬌嬌二氣,總之,被他誇的很受用。
有一天,他拿了一本油印的小冊子,和我們科長聊的正歡,都是些"近水識魚性,近山知鳥音。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等諸如此類的句子,話題非常入耳。我對那本小冊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走近他跟前,說周師傅你拿的什麼書,和我們科長聊的這麼起勁,他立馬興致更高,說小李你感興趣最好,我可以借給你看看,不過只能借你一天,明天就得還我。我接過手一看,小冊子封面上"增廣賢文"四個字映入眼簾,我就說,好啊,你們聊,我先看看。
開啟第一頁,文章一開頭就把我吸引住了,"昔時賢文,誨汝淳淳,集韻增廣,多見多聞,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全是我們平常講話交談中所說的老話,句句經典,句句有意思,"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來如春風,去似微塵。"多麼好的言詞啊,我再也不顧他們的談話,獨自沉浸在讀書的喜悅之中。
下班回到家後,迫不及待地告訴妻,我讀到一本好書,雖然小冊子很薄,油印的,也淡不上裝禎,但我仍然稱之為書,因為其中的內容實在是太吸引人了。妻接過一看,隨口讀了一句,"流水下灘非有意,白雲出岫本無心。"說,喲,全是老話啊!我說是的,是老周借給我的,我從來沒見過把那麼多精彩的句子集中在一本書裡的,雖然當時正在參加自學考試,《詩經》、《論語》、唐詩宋詞、諸子百家讀了不少,四大名著也讀過幾篇,可是這本兒童啟蒙讀物《增廣賢文》卻從未讀過,可見我讀書之少,讀書之不用功。
做晚飯時,吃晚飯時,我手不離冊,"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到吃完晚飯,我已經全部讀完,感覺太好太美了。晚飯後,妻子邊看電視,邊逗兒子玩,我跟她說,我想把它抄下來,妻點點頭說好啊。她也是個文學愛好者,我們倆經常寫些東西,發表在廠刊《同步報》上,並以此為榮,引以為傲,我的文章還多次出現在《無錫日報》上。
夜深人靜,妻和兒子已經入睡,"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我一字不拉地抄錄,像蜜蜂般拼命地吸吮花間的蜜,絲毫沒有睡意。到了子夜,我怕燈光擾了母子的睡眠,關了燈,準備到廚房去寫,不料反而吵醒了妻,妻說早點睡吧,明天再抄,我說明天就要還給老周,今夜得抄完。
那時住房不寬裕,我們一家三口住在母親單位分配的79改良式單間裡,進門右手也是廚房加吃飯間,左手邊是廁所,往裡是房間,再往前就是一個院子,家裡什麼地方都小,唯獨就是院子大,我在院子裡的二摟陽臺下搭了一間,把進門的廚房和吃飯間移到此處,不僅比原先大,還透亮。
時值深秋,午夜過後,寒氣陣陣襲來,真的覺得有些冷,我被"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深深地著迷,根本顧不上加衣,手有些僵硬,就倒杯熱水暖暖,腳麻就站起活動活動筋骨,繼續抄,直到鄰家的大公雞報曉,我方抄畢。我起身到院子裡,東方露出一絲魚肚白,我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仍被"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黑髮不知勤學早,轉眼便是白頭翁"所感染,為"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而感動,為"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而感慨。
一本好書,愛不釋手,好書一冊,終身受益,《增廣賢文》就是一本好書,它像一面鏡子,時刻照著我的為人做事和言談舉止,它又像一條鞭子,時常鞭策我"得寵思辱,居安思危",使我牢記"好學者則庶民之子為公卿,不好學者則公卿之子為庶民。"
《增廣賢文》陪伴我幾十年,如今家裡有好幾個版本,我不時會拿出來翻翻看看,每次讀都有新的體會,如果你有興趣,我可借你一讀。"奉勸君子,各宜守己,只此呈示,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