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羊駝說自媒體
-
2 # 不藥的花花世界
章邯,秦朝末年有名的大將,略遜於名將白起。那時秦二世胡亥統治時期,二世殘暴不仁,又有宦官趙高奸臣當道,搞得秦國上下民不聊生,各地紛紛起兵造反。
後來秦末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陳勝吳廣起義,章邯臨危受命挺身而出。他徵招那時修建阿房宮的刑徒,組建一支刑徒軍去打仗。不久他便率軍擊敗陳勝的起義大軍,並大破齊楚聯軍,在定陶一戰斬殺了項梁。
項羽大戰章邯、王離,也就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鉅鹿之戰。項羽大戰章邯,也引出了有名的成語“破釜沉舟”。項羽率軍渡河後,鑿破了鍋沉了船,只帶了幾天的口糧,不勝不歸,以必死的決心和士氣擊退了章邯。
章邯失敗的真正原因,在於他沒有遇到一位好君主。他被項羽擊退後,秦二世便派人到軍中責問,於是他便派司馬欣回朝覆命。怎料到宦官趙高進讒言給二世,二世拒絕見司馬欣。章邯知道這種情況後心裡拔涼拔涼的,心裡清楚無論他打勝或是打敗都不會有啥好結果。於是他投降了項羽,被封為三秦之一的雍王。
-
3 # 每日一圖心語
1.對面是項羽,一個真正的勇士不要命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章邯是一個將帥之才,但他才能不及項羽。
2.他的兵多是臨時組建,沒有接受真正的正規訓練。而且多是死囚犯,容易臨陣逃脫,不可能真正為章邯所用。而項羽的江東子弟都是真正計程車兵。
3.當時天下打亂,群雄逐鹿,天下反秦者多不勝數。
-
4 # 南方鵬
章邯是秦國少府,少府在漢朝是九卿之一,受丞相管轄,在秦時職權大致一樣,是皇家用品採購收集的官員,負責管理皇傢俬財,陳勝命周文率部攻打關中時,朝廷震動,秦二世氣急敗壞,命章邯率驪山刑徒及家奴等組成軍隊迎擊周文部,章邯利用地勢調動軍隊殺敵信心,打得周文一路敗退,窮追不捨,在澠池殺死周文。
章邯心動,嘗試和義軍簽下和約以便迴旋。談不攏,項羽再次出兵,在漳水紆水等地再大敗秦軍,章邯不得已投降,被封雍王。章邯在君主昏庸權奸用事時,仍能帶領囚徒軍隊連敗義軍,隱然有平復天下之勢,但遇在後方制肘嚴重,面對善於以強打強的項羽,頓時失去優勢,加上天下民眾苦於秦法,大亂已形成,迴天無力,失敗是自然之理。
回覆列表
章邯,字少榮,秦末著名將領,上將軍。秦始皇時期為王翦的一員將領,秦二世時任少府,是秦國的支柱,也是秦王朝最後一員大將。章邯出身貴族,自幼學習兵法,早年跟隨王翦參加過滅六國之戰,正是這些大大小小的征戰,為章邯積累了不少作戰經驗。
章邯之秦二世元年,率驪山刑徒及奴產子迎擊陳勝起義軍的一支隊伍,周文部,屢戰屢勝,周文被逼得走投無路之後,自刎而死。選擇了刑徒來做充兵,是章邯的一個極其聰明的決定,囚徒按軍功行賞,大大振奮了士卒計程車氣。隨後又率領軍隊,攻破齊楚軍隊,攻打齊楚的時候,章邯屢戰屢勝,軍隊計程車氣比較高,劉邦、項羽不與之戰,繞過進攻定陶。其後,章邯攻楚與項梁交戰,章邯假裝五戰五敗五退,使項梁掉以輕心,一直到大軍進到定陶,沒反應過來的想項梁遺憾又屈辱地自殺了。章邯大破楚軍於定陶,項梁戰死。 這一戰讓項羽也嚇得帶兵逃回楚國舊地。
奇怪的是章邯最後還是投降項羽了。 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章邯本身進退兩難,章邯是李斯提拔的,而李斯與趙高的權力之爭中李斯落敗了,以趙高的心性手握兵權的章邯必須除掉,章邯無論勝敗其實對於他自己而言都是不歸路。
第二,章邯的二十萬軍隊大多是刑徒,或許刑徒的氣力、意志要強於常人,但是打仗靠的是軍紀,無條件服從指揮,章邯雖是名將,但也不可能讓這二十萬的刑徒變成一支精銳之師吧。
第三,王離對章邯未必服氣,王離是名將王翦的孫子,手握十萬駐守長城的精銳士兵,但是他是輔助章邯打北地的,王離未必服章邯,將帥不和是兵家大忌。
第四,項羽沒有退路,反秦大業沒有退路,雖然各路諸侯起兵反秦,但還未成燎原之勢,一旦鉅鹿戰敗,楚軍兵潰,各大諸侯必將人人自危,秦勢力也會開始清剿各大勢力。
第五,應該說項羽是個勇字派的將領,把勇字發揮的淋漓盡致,很多人都說項羽優柔寡斷,我認為這個評價不公允,應該說是政治上的優柔寡斷,但是軍事上卻是果敢非凡,面對強敵,不畏敵、不畏戰,這份魄力與果敢古今少有。
其實,章邯是不得不投降,章邯鉅鹿失敗的因素很大的一個因素之一就是,秦二世死於趙高之手,皇帝都死了,沒人給他提供糧草,這樣一樣士兵計程車氣就很低落,而對手項羽呢?日夜加緊訓練,又有充足的糧草,還有一個智多星范增為其出謀劃策,章邯是打不過的。就算是調來王賁兒子王離所帶的九原邊軍,還是會因為王離的本身實力和軍隊的糧草問題而被打敗。所以,章邯的失敗不是個人的原因,而是朝廷的失敗。 他同樣也達不到一個如白起,王翦般的高度,
因為他沒有那種魄力和遠見,只能疲於應付各地的散兵流寇,這也就決定了他只能算是帶兵有方卻稱不上一代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