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和Auto
-
2 # 少數派未響應
在這有幾個問題想問問樓上天和,身為汽車領域“專家”,帶的這波節奏真是欺負別人不懂啊。
問題 1:你說1.0T升級1.5T,那就指的是第二代EDU,但你用的結構圖明明是是第一代技術,這不是前後矛盾嗎?你真的懂原理嗎?打你自己臉麼?
問題 2:你文章說模擬10AT, 那為什麼要模擬10AT,其價值在哪兒?是燃油機變速還是電動機變速?還是兩者一起變速?你說明白了嗎?你就一棍子打死說不行?請你回答其中意義。
問題 3:第一張圖發動機和電動機是串聯的,而第二張圖發動機和電動機沒有關聯起來,又是個前後矛盾,你到底想說哪一輛車?請問你想解釋什麼呢?
↑串聯
↑並聯
問題 4:第一張第一代技術的結構圖中,ISG的功能是既作為電動機,也作為發電機;第二張圖中只有發電機,那我問你作為電動機的功能是被你自己閹了麼!還是你一知半解,踹明白裝糊塗?
2019款名爵6燃油版沒有本質變化,混動版有一定升級,這臺車無力改變緊湊級轎跑SUV的市場格局,甚至不能改變這個的低迷銷量。名爵在上汽旗下無法重現當年的輝煌,至少按照這臺車的真實水平可以做出這一的定論。
燃油版優缺點名爵6的優點不得不提的是高顏值,掀背式造型獨樹一幟很有吸引力,飽滿的C柱設計感、流暢的尾門線條過渡、修長車身加上細節的精緻點綴,這臺車從外在很難挑出問題。懸架為前麥弗遜、後多連桿式式結構獨立懸架,雖然是前置前驅但也有些不錯的操控感,這些都是優點。
發動機使用1.5T-15E4E型號的缸內直噴增壓機,幾乎完整的照搬通用別克LFV發動機的技術差有穩定的質量表現,MG6整備質量不過1300~1335KG,發動機【最大功率124kw、峰值扭矩250N·m(1700-4300轉)】,合理的動力與合理的整備質量匹配出126.6~130Hp/T的推重比。
手動版用6MT組合能夠在8秒內破百,這一成績確實相當不錯,不過入門級8萬預算可以選擇到同樣的運動型中國產轎車,指導價9.68-10.98萬的MG6·MT沒有改變什麼格局。
缺點:自動版變速箱使用乾式雙離合,對於一臺汽車而言這是致命的缺點。
自動變速箱全面型當屬AT,運動型無疑選擇溼式雙離合(DCT),之後才是其他型別;而乾式雙離合排量最低原因在於質量不穩定,因DCT兩組離合器控制兩根輸出軸實現高頻率半聯動交叉式換擋,換擋效率雖然高但是半聯動頻率同樣高,所謂半聯動只是動盤與靜盤的滑動摩擦,轉速不一致則等於打磨。
而乾式離合器沒有潤滑則會被快速磨損,磨損過程中會聚積大量的熱,溫度超過200攝氏度離合器會受到不可逆的損傷,這是乾式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無法改變的缺陷。而MG6使用的DCT可承受的最大輸出扭矩又僅有250N·m,發動機峰值扭矩也是250N·m,沒有一點餘量的匹配離合器真的可靠嗎?
所以燃油版的名爵6只有手動版比較吸引人,自動版本身就是個大大的問號,指導價10.98-14.98萬價格也不低;同樣的價格無非只能與LAFESTA、CIVIC這種問題車一較高下,僅對比效能和操控同價位秦ProDm插電混動超能版不能避而不談,因為破百能夠做到5.9秒,而且溼式雙離合還有BSG的輔助,頓挫感都會消失,MG6有什麼實力改變格局呢?
混動版優缺點外在的優點與燃油版相同不再贅述,主要優點是發動機從老款的1.0T三缸升級為1.5T四缸機,作為不夠純粹的REEV增程式混動汽車,內燃機仍需要在加速過程中輔助輸出動力,所以1.5T一定比1.0T三缸更理想。
缺點:懸架使用後扭力梁,這種明顯的降級行為是不可取的;其次混動系統仍是使用10年前的競品淘汰的綠混技術,這種高度整合的增程式變速箱並不是很理想,電動機控制一個離合器以一個齒輪比輸出動力可以接受,因電動機相比內燃機是無振動無噪音的,所以可以高轉速執行且相當於無級變速箱。
而發動機和發電機也控制一個離合器、以一個齒輪比輸出動力,這種設計很顯然是不合理的,因為內燃機依靠轉速調整輸出動力,高轉速等於大扭矩高功率輸出,想要動力NVH則無法控制。
所以EDU這臺混動變速箱即使模仿出10AT也不夠理想,增程式電動汽車應該使用獨立大功率驅動電機,增程器與驅動電機分離才能實現高效能。名爵6的混動版只是一種低製造成本的過渡機型,進步的空間還是很大的;以15.98-18.68萬的指導價而言,目前也不具備改變新能源汽車領域結構的能力。
升級變速箱、升級懸架、降低售價,三點少一點名爵6都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