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雲天堂主

    一看硬度,寶石硬度至少在十以上。二看透明度,好的寶石透明度越好。三看顏色,真正的寶石,顏色單一純真。四看體量。寶石體量一般很小。真正的寶石,體量越大越值錢。

  • 2 # 如鑫天先閣

    寶石鑑定幾個要術非常重要:一密度比重,二生長紋,天然寶石生長紋是直線紋。三折光率,是否有二色光。四硬度,摩氏硬度是多少?達到九級硬度為剛玉(包括紅剛玉、藍剛玉)。十級為金剛石,金剛石的顏色,純淨度決定它的級別,同樣級別顆粒大小決定它的價值,當然加工的質量也是重要因素!…就介紹這些共藏家參考。

  • 3 # 錢明臻369

    當鑑別者手中拿到一塊未知珠寶時,只要細心按以下鑑定步驟去觀察,就可得出結論,下面是四種最常用的珠寶玉石的鑑定方法以供參考:

    1、看色澤:為了把鑑定者心目中可能懷疑的礦物名單逐步縮小,按透明度把它們分為透明度把它們分為透明的和不透明的兩大類;按顏色又分為無色、紅---粉紅色、藍----紫色、綠色、黃色、褐---橙色等幾大色別。鑑定都可根據未知礦或成品的透明度和色別,對照去查相應的鑑定表。例如,有兩種明暗不同的綠色條帶的不透明珠寶,幾乎可以肯定是孔雀石、染色瑪瑙、染色條紋大理石、綠纖礦、玻璃或塑膠這幾種之一。因此,對鑑定者來說,未知珠寶的透明度和顏色是有特殊重要意義的。應當注意,在作肉眼觀察時放大鏡和聚光筆形電筒是不可少的。 當轉動寶石時用肉眼便能看出多色性的原石有鋰輝石、紅柱石、電氣石、鋯石、紅寶石、藍寶石、變石。再罕見的寶石中則包括柱晶石、堇青石、黝簾石、綠簾石。

    2、看折光率:這是觀測的第二步,其目的是在估計被測珠寶的折光率範圍後,使可懷疑的礦物數再縮小。鑑定者可以從光澤大致估計出這個礦物的折光率範圍,光澤強折光率也就越高。具有金剛光澤的珠寶,其折光率超過折光儀刻度尺的最高範圍(1.80);而具玻璃光澤者,其折光率在1.8---1.5之間。和已知折光率的珠寶比較,光澤的相同性可以很快幫助鑑定者把未知珠寶按折光率或光澤歸類。具有蠟狀、油脂光澤的珠寶,其拋光面一般較差,絲絹光澤說明或許有很多的真狀包體。 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鏡能見到寶石對應刻面相鄰接處(稜)有雙影(稜),具強雙影性質的有:榍石、鋯石、橄欖石、電氣石、合成金紅石。 這一觀察步驟的目的是把一些用肉眼觀察到色散強(耀眼、閃光)的珠寶及代用品,如鑽石、鋯石、榍石、翠榴石、金紅石、合成金紅石、鈦腮礦(鈦酸腮)及某種玻璃等從其他珠寶區別出來。

    3、掂重量:初學者要經常練習手掂比重,方法是將已知比重的礦物用手掂對比未知珠寶和礦物,得出一個比重估計範圍的依據。必要時再放入恰當的比重液中實測。 黃金的密度是19.32克/立方厘米,比同體積的銀、鉛、錫重一倍左右。可用公式:一定黃金首飾的質量(克)比上一定黃金首飾的體積(立方厘米)等於密度。求出所測黃金首飾的密度,密度為19.32克/立方厘米左右則為純金或較純金,否則即為非純金或成色差的黃金(此法對首飾無任何破壞性)。

    4、折硬度: 若寶石成品具渾圓面稜和拋光差別則表明其硬度較低。然而合成剛玉和一些別的廉價材料,若拋光速度太快,可造成次等級的拋光質量,而且再拋光過程中產生“熱”也是其特徵。黃金具有延展性和硬度小的特點,能壓成厚度12.7微米的薄片。成色高時,用大頭針或指甲刻劃均可留下痕跡。97%以上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兩三次後,彎折處出現皺紋,也叫魚鱗紋;95%左右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時感覺硬,魚鱗紋不明顯;90%左右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時很硬,沒有魚鱗紋;含雜質較多的黃金首飾,彎折兩三次即斷;如為生金製作,彎即斷,斷面有明顯的砂粒狀。用此法時應考慮到首飾的寬窄與薄厚,厚的、寬的就硬些,薄的、窄的就軟些。

  • 4 # 福建曾能量b

    1、總體觀察,又稱肉眼鑑定或經驗鑑別。

    總體觀察是縮小樣品品種,選擇進一步測試方法的基礎,也是確定品質、加工質量的檢驗方法和重點觀測部位的必經過程。

    包括:顏色、色散、光澤、琢型、透明度、掂重、特殊光學效應、拼合石等

    2、放大檢查(從10×放大開始)

    (1)尋找包裹體,鑑別天然與合成;

    (2)查詢最佳化、處理的跡象。

    3、折射率及雙折射率的測定

    據折射率及雙摺率鑑別寶石,有效而準確。

    4、多色性

    無多色性:均質體或非均質體光軸方向。

    有多色性:二色性為一軸晶寶石。

    三色性為二軸晶寶石。

    5、補充測試

    (1)分光鏡測試

    (2)紫外熒光測試

    (3)密度

    (4)其他:偏光性、濾色鏡、熱導性等

    (5)需三項或三項以上有效證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血病人因經濟問題看不起病會發起捐款,為什麼醫院的費用卻不肯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