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孕育專家於萍
-
2 # 蘭州天倫凌芳院長
xx女士於7年前開始備孕,多次嘗試自然受孕未成功,求助於輔助生殖技術,經歷三次人工受精、一次試管嬰兒後也相繼無果。去年,我院醫生為xx女士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檢查,結果發現她患有結締組織病,血沉高且風溼因子高等免疫異常。由此,醫生說胡女士屬於免疫性不孕,併為她安排了免疫調節治療,半年後xx女士自然受孕,現在已經生下了一個健康寶寶。
不孕不育讓很多育齡女性深感煩惱,如長期備孕仍然懷不上、生殖助孕反覆失敗,好不容易懷上了卻發生胎停、流產、死胎等不良妊娠等,在“造人”歷程中嚐遍了苦頭。對此,專家提醒,女性身體的“免疫異常”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免疫細胞攻擊胚胎影響受孕
臨床上,像胡女士這樣不明原因反覆受孕失敗的育齡女性其實不在少數。但是,在不孕的諸多原因中,“免疫異常”這一因素卻往往容易被忽視。引起免疫異常的因素有多種,比如紅斑狼瘡、未分化結締組織病、抗磷脂綜合徵、乾燥綜合徵等。
懷孕前,有潛在免疫異常的女性可能並沒有任何身體不適,當她們受孕時,作為外來物的“精子”刺激身體免疫系統,引起“過激”反應,出現免疫系統“攻擊”胚胎的情況。
免疫系統可抵禦各種細菌病毒和外來病原體入侵人體,對健康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免疫系統也有“認錯人,辦錯事”的時候,比如器官移植後,免疫系統並不顧及我們的良好願望,而是將新的器官當作“入侵者”而想把它“幹掉”。免疫細胞攻擊胚胎也是同樣的道理。這種攻擊可能發生在胚胎進入子宮之時或剛剛著床階段,也可能發生在胎盤發育階段,從而出現著床失敗、受孕難,或者即便懷上了,也易在孕前3個月發生胎停、死胎或者流產等不良妊娠。
莫名不孕或反覆流產要排查
女性如發現自己不孕,排查沒發現有結構性原因(如輸卵管因素)、染色體原因、內分泌異常等,就應考慮增加“免疫異常”這一檢查專案。對已發生2次及以上不良妊娠結果(如孕早期胎停、死胎、流產等),或是實施2次及以上輔助生殖術(人工受精、試管嬰兒)不成功者,也應排查免疫因素。
已診斷為免疫因素引起的不孕女性,應先進行免疫治療,在孕前及孕期都要有產科醫生及免疫專科醫生聯合嚴密監測。一般情況下,免疫治療會從備孕期一直持續到孕14周。有些患者懷孕後對服藥較排斥,擔心藥物對胎兒有害,對此其實不必太擔心,因為醫生會根據孕婦個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合理調節用藥,以確保母嬰安全。
回覆列表
免疫凝血會導致流產,胚胎前期和胚胎期流產多為遺傳因素等所致,自身免疫及血栓性疾病所致流產更常見於孕20周及以後,發生正常形態胎兒不明原因死亡。妊娠中晚期流產與血栓傾向疾病明顯相關。
免疫病常伴有高水平TNF:而TNF可啟用凝血系統,引起血栓,破壞子宮內膜和腺體,導致出血和血腫,引起胎盤剝離,胎兒死亡。流產發生率最高的免疫病—抗磷脂綜合徵是免疫異常和血栓的共同體。
血凝狀態的檢測:血凝四項、D-二聚體(<0.2)、血小板聚集試驗(孕前<70% 孕後<50%)、血小板。其他:蛋白C、蛋白S、Ⅻ因子、抗凝血酶Ⅲ(AT-Ⅲ)等血栓前狀態標誌物的檢測。
抗磷脂綜合徵是一種非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體內產生大量的抗磷脂抗體(APL),包括ACA、LA 及抗β2GP1抗體為主要特徵,臨床表現包括動靜脈血栓形成、病理妊娠、血小板計數減少等,是RSA最為重要且可以治療的病因之一 。抗磷脂綜合徵可表現多種多樣死胎 早產 嚴重子癇 先兆子癇 胎盤功能不全 複發性流產還有長期不孕、羊水減少、試管嬰兒反覆著床失敗、宮外孕等表現。
如果已經確診有免疫凝血方面問題,首先要明確是哪一種病,再進行針對的抗凝治療。對於有複發性流產病史的患者及有1次或1次以上妊娠10周後流產者,在確診妊娠後可給予肝素抗凝治療。對於有血栓病史的複發性流產患者,應在妊娠前就開始抗凝治療。由於孕婦產後3個月內發生血栓的風險較高,因此,抗凝治療應持續至產後6至12周,既往有血栓者產後可改用華法林。
治療過程中如監測胎兒發育良好,血栓前狀態相關的異常指標恢復正常即可停藥,停藥後定期複查血栓前狀態的相關指標,同時監測胎兒生長髮育情況,如有異常需考慮重新開始用藥,必要時治療可持續至整個孕期,在終止妊娠前24 h停止使用。妊娠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對母胎均有較高的安全性,但有時也可引起孕婦的不良反應,例如過敏反應、出血、血小板計數減少及發生骨質疏鬆等。
建議小劑量阿司匹林於孕前開始使用,推薦劑量為50-75 mg/d,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監測血小板計數、凝血功能及纖溶指標。
除以上抗凝治療之外,對於獲得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者,透過補充葉酸、維生素B12可取得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