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生殖醫學楊帆醫生

    分離焦慮是嬰幼兒因為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的情緒反應,這種情況沒有藥物能夠治療,只能夠在生活中多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要讓孩子知道分離後的環境對他來說是安全的,最好給寶寶一點適應的時間,建議父母先陪伴寶寶,直到他比較放鬆後再離開。

  • 2 # 東凰

    變成“粘人精”是孩子新一階段成長的開始。

    這種現象叫做“分離焦慮”,通常在7~24個月左右,另外在跟媽媽剛開始長時間分離的時候(比如剛入園時)比較嚴重。

    在這個階段,媽媽就是孩子的全部支柱,而且孩子沒有時間概念,所以,媽媽離開孩子哭是正常現象,並非都是安全感不足。

    安全感不足的孩子:當媽媽離開之後回來時,會表現的比較冷漠;在對待其他人的時候,尤其是鄙人比較熱情時,會不自然,有些侷促。

    如果孩子是安全感不足,那麼首先家長就要多陪孩子,加強陪伴質量(多互動,撫觸,講故事等),建立更穩定的依戀關係。

    在平時,媽媽可以多跟孩子玩捉迷藏或者尋寶的遊戲,或者跟爸爸單獨玩一會,讓孩子逐漸明白看不見不代表消失,離開了還會回來。

    要注意建立分離和見面的儀式感,走的時候要跟孩子正式的說再見,擁抱等;回到家後也要儘快告訴孩子“媽媽回來啦”。

    年齡再大一些的孩子(甚至成年人也有),同樣可以用加強陪伴以及分離和見面的儀式感等方式進行脫敏治療。

    推薦本書:《媽媽的心靈課》和《你的N歲孩子》系列

  • 3 # 自性小資

    分離焦慮這個詞,每個媽媽都不陌生。放完產假剛上班,第一次請新保姆來家裡,孩子第一天去上幼兒園等等,這些情況下分離焦慮是母子之間一定要闖過的一關。

    有些孩子的分離焦慮非常嚴重,弄的媽媽身心俱疲,絲毫不能開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現在很多媽媽非常重視分離焦慮這個問題,甚至辭職在家陪伴孩子成長,卻發現即便是這樣,孩子的分離焦慮還是非常嚴重。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你從一開始就給孩子創造的是一個,讓他習慣於其他人的環境。比如,你們生活在一個大家庭,孩子或許根本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如果你一直是自己孩子世界的中心,他與其他人接觸非常少,他就不會願意離開你身邊。而有一些媽媽,即便是陪伴在孩子身邊,也總是在忙碌自己的事情,不是打電話就是忙工作,僅僅是身體上與孩子在一起而已,並不能與孩子投入的遊戲,孩子就會感覺到被忽視,因而對自己與外界交往的能力不自信,也會出現分離焦慮的情況。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你要多帶孩子去公共場合接觸其他的同齡人,可以多帶他們下樓玩兒,或者去遊樂場,讓他們自由的與其他孩子游戲,而你也自由的與其他家長交流。這也是一種示範,讓孩子看到你是怎麼跟別人交往的,他會從中學習到交往的技能。當你要離開孩子的時候,要明確的跟孩子告別,千萬不要趁孩子不備突然離開,要告訴他們你會出去多久,什麼時候回來,你出去的時候誰來替你照顧他,讓他做好心理準備。那種突然離開的方式啊,只會讓孩子的分離焦慮更加嚴重。同時也要告訴他,你明白,你離開他,他會有些害怕,但這不要緊,這是正常的感受,每個人在剛離開媽媽的時候,都有這種感受。如果孩子上了幼兒園,你在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後,要和孩子明確的道別,然後快速的離開,由幼兒園的老師,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活動上。其實在你離開之後,孩子很快就會停止哭泣,因此媽媽並不必因為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的大哭而焦慮。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可以有步驟的實施離開計劃,比如每天出門一趟,告訴孩子你多久會回來。並且在計劃的時間一定要回來,逐步拉長時間和增加次數,讓孩子能夠輕鬆對待。而對於全職媽媽也千萬不要一個人單獨的照顧孩子,可以時不時的把孩子託付給可靠的人,並確保他們和孩子一直呆在一起。比如說孩子的姥姥、姥爺、爺爺奶奶,並且爸爸也一定要參與到照顧孩子的工作中來,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總而言之,讓孩子多多接觸這個世界,讓他學到這是一個很大的世界,充滿了能夠豐富我們生活的人和地方還有活動,沒有必要一直粘著媽媽。

    其實作為媽媽,除了孩子,我們也應該有自己豐富的世界,只有你成為更好的,自己孩子才會勇敢的去尋找屬於他自己的天空。

  • 4 # 雅恩兒童學說話

    每到開學季,都會有孩子在幼兒園哭得撕心裂肺,家長們則是一步三回頭,看著爆哭的娃,狠心離去……

    孩子哭,家長也很心疼,那麼該如何有效處理親子分離焦慮呢?

    什麼是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孩子和自己熟悉的主要撫養人、環境分離而產生的焦慮、不安,等不愉快的情緒。

    分離焦慮嚴重的孩子甚至還會發燒、感冒,半夜做噩夢驚喜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的銀行有時只開一個視窗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