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神秘人

    嘉慶是一個可憐,可悲,又可恨的皇帝。

    在嘉慶當皇帝的時候,剛好是乾隆做太上皇的時候。在乾隆做太上皇的四年裡,嘉慶在強勢的父親面前表現的如同一條乖狗狗,聽話無比,乾隆對這個接班人是很滿意的。當然這只是表象而已,乾隆死後,嘉慶果敢的採取行動,殺了和珅,抄了和珅的家,得到了海量的財富,同時也穩定了朝局,很有點英明之主的樣子,只是當嘉慶獨立面對著乾隆留下來的爛攤子的時候,這時候的嘉慶感到的是無比的恐懼,從而也改變了嘉慶的思想認識。

    嘉慶首先要面對的是白蓮教起義,嘉慶和白蓮教足足打了九年,在這九年中,去平叛的將領根本就不用心去打仗,他們不是為了滿清的安危才去打,而是為了嘉慶抄了和珅家而得到的相當於清朝十五年國庫收入的錢財啊!反正那些將領和白蓮教就是打打停停,一邊養寇自重,一邊不斷地向嘉慶要錢。這場戰爭打了九年,清朝勝利了,因為抄和珅家得到的錢已經花完了,白蓮教就滅了。嘉慶笑了,國庫確空了,那些將領官員真的高興,因為他們是吃的滿嘴流油,肚皮滾圓。“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嘉慶沒有吃飽,吃飽的是那些官員。

    嘉慶面對的朝廷是個腐敗不堪的朝廷,幾乎所有的官員不務正事,一心只想撈錢,撈完了老百姓就撈皇帝的私房錢,總之就是爛到根子裡了。有一次,兵部要調兵,文書要蓋章,當要蓋章的時候才發現兵部的大印竟然丟了,而且已經丟了四年,這真的讓嘉慶很無語。而想這樣的爛事一抓一大把,可想而知那些官員已經腐敗不堪到了頂點。嘉慶面對著全部官員皆貪的局面,也處理過,也殺過一批,但沒有用,該貪的還是貪,就是不幹正事,這讓嘉慶感到身心疲憊,無能為力。朝廷外面,因為這個時候的清朝人口巨增,土地兼併嚴重,社會矛盾激烈,動亂不斷在各地發生,這也讓嘉慶力不從心。

    嘉慶面對內外交困,努力過,奮鬥過,只是徒勞無功,怎麼越處理越亂。嘉慶開始心灰意冷,萬念俱灰,一個人萬念俱灰就開始求神拜佛以此來得到安慰。嘉慶求的是他的祖輩們,英明的先皇們,那一年,嘉慶去了東陵,一一祭拜了先祖們。然後向天下發了一道旨意,說的是嘉慶自己以後的施政就按照聖賢和祖輩們的規定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自己也不想變法,就按照祖宗老規矩辦事。說白了,就是嘉慶已經沒有了自己的思想靈魂,完全就是一副活死人的樣子,就像一個機器人,輸入祖宗程式,就按照程式走。這正好側面證明了嘉慶對腐敗的朝廷已經毫無辦法,他已經心灰意冷,開始逃避,開始厭世,開始破罐子破摔的態度。康熙乾隆不是英明之主嗎,我嘉慶就按照你們如何處理朝政的規章制度進行就好了,我嘉慶不想折騰,就算朝廷滅亡了,也不是我嘉慶的錯,那都是按照你們英明的祖宗法規做的事啊!

    從那以後,嘉慶的生活,處理朝政之前都要翻看祖輩們的做法,他們怎麼做,嘉慶就怎麼做。有一次,宮內著火,太監開啟宮門讓宮外的人進來幫忙滅火,滅完了火,嘉慶獎勵了那些太監,不過後來又處罰了開啟宮門的太監,因為在乾隆的時候也發生過大火,只不過乾隆是讓太監關上宮門來救火的,所以嘉慶就按照規定處罰了這些太監,可想而知,嘉慶已經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固守陳規,真是無趣無聊的很啊!

    有一次,孔氏家族的族長去北京看望嘉慶,族長看到的不是一個英明的皇帝,而是一個悲催的人。嘉慶向族長訴苦,說什麼自己很想去山東看看孔廟,但是去不了,政務讓他脫不開身。嘉慶說自己真苦啊,什麼這件事真是不得了啊,自己辦不了,什麼那件事如何麻煩讓人揪心,總之就是一個苦字,就像一個被大家欺負的小孩子。嘉慶就是這樣的無助,他已經萬念俱灰了,只好抱著這個破罐子直到他死去。

    有一次,一個人拿著刀子竟然衝到了嘉慶的轎子前,差點就殺了嘉慶,嘉慶沒有過多的追究,只是把那個人殺了而已,大家都說嘉慶仁慈,其實嘉慶的想法是自己做不了一個英明的君王,那做個爛好人也可以吧,為自己積點陰德,這是嘉慶僅有的一點心理安慰了!

    嘉慶十八年,天理教的民眾竟然闖進了紫禁城,大鬧一翻,嘉慶接到報告後大哭一場。這是什麼啊,亂民打進紫禁城這是歷史所有王朝沒有的事,竟然第一次就發生在了清朝,這是對嘉慶治國能力的否定,是無比的嘲笑,把所謂“康乾”盛世的最後的遮羞布扯下來,然後狠狠的踩下幾百腳。嘉慶絕望了,他感覺到自己是如此的無能為力,也許死了才是解脫。

    嘉慶二十五年,嘉慶死了,史書上說是被雷劈死的,我想是有道理的。老天爺對嘉慶這個沒有自己思想靈魂的活殭屍也看不下去了,好歹你做個暴君,或者變法圖強,就算變法失敗了也比什麼都不做要強,所以老天爺實在不能忍受,乾脆把嘉慶劈死得了!

    清朝的衰落是必然的,這是每個封建王朝所固有的劣根,不是某個英明的皇帝所能挽回的,再說嘉慶只是一個平庸的皇帝,身處那個時期,只能說嘉慶真是可憐,可悲,又可恨!

  • 2 # 青山1905

    謝謝邀請,清朝是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一直強調自己的康乾盛世,雖然這個盛世是清朝自己吹噓出來的。但在嘉慶皇帝在位時期,清朝確實開始迅速的衰敗,這確實一個真正的事實。很多人都知道清朝在嘉慶朝走向了衰敗,但是為什麼衰敗卻是一個謎。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正統的話題,這是由於腐敗、人口增長、白銀外流等等融合在一起的結果。

    乾隆晚年好大喜功,重用和珅,造成吏治敗壞。白蓮教起義,在嘉慶時期達到高潮。嘉慶皇帝雖然有心整治國家,接連發布整飭吏治的諭旨,但性情優柔寡斷,對弊政多是懲而不殺,戒而不絕,最後政令不出紫禁城,無力解決其皇父統治期間晚年社會的矛盾,從此清朝進入了嘉道中衰。嘉慶帝一生勤政,也雅好戲劇,洪亮吉上疏指責他“恐退朝之後,俳優近習之人,熒惑聖聽者不少”。乾隆帝即位時發誓在位不超過祖父康熙,於是他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公佈了永琰的皇太子身份。第二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帝禪位稱“太上皇”,永琰即位,改名“顒琰”,改元嘉慶。其後,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顒琰暫時居住在毓慶宮(後改名“繼德堂”)。

    嘉慶親政後,他透過誅殺和珅,緩解民怨,並把幾年來鎮壓起義不力的責任推給和珅,說他欺罔擅專,以至將領在他庇護下虛冒功績,坐糜軍餉;另一方面更易統兵大員;獎懲分明,逼將領用命;嚴密軍事部署;實行剿撫兼施的兩手政策,分化瓦解起義軍;推廣寨堡團練,堅壁清野的做法,割斷了起義軍與人民的聯絡,經過六年艱苦努力才在嘉慶十年將起義鎮壓下去,在歷時九年多的戰爭中,白蓮教起義軍佔據或攻破州縣達204個,抗擊了滿清政府從十六個省徵調來的大批軍隊,殲滅了大量清軍,擊斃副將以下將弁400餘名,提鎮等一、二品大員二十餘名,清政府耗費軍費二億兩,相當於四年的財政收入。這次起義使清王朝元氣大傷,此後清朝的統治逐漸走向衰落。

    其實不是嘉慶時期,而是乾隆朝的中後期就開始了中國古代王朝的衰落多半和土地兼併、官員腐化有關,清朝因為是異族統治,更加了一條,八旗的腐化墮落,政治上的腐敗和經濟上的衝突導致了王朝的衰落

    加上當時世界已是列強並起,經濟和資本迅速發展面貌,清朝確仍然處於閉關自守,整個官僚機構乃至整個社會在封閉自大的環境下的奢靡驕怠和貪汙腐化。朝野上下在富裕和鼎盛之後,昧於時世,看不到世界大局的變化,失去了繼續前進的方向和動力,貪圖眼前的奢侈享受,追求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的奢靡生活。貪奢淫靡和腐敗之風遍及官場內外。

  • 3 # 尋蹤歷史足跡

    關於清朝的衰落,有很多種說法,有的是說慈禧干政,有的是說嘉慶無能,有的是說乾隆鎖國等等,其實這些應該都算,畢竟一個國家的衰落,不是一兩件事就能決定的。

    乾隆在位時期,當時官員腐敗 ,貪汙成風,加上當時人口增長導致土地問題突出;後來清朝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更是導致了清朝後期的鴉片戰爭。

    其實嘉慶皇帝還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皇帝,他上任的第一件就是除掉了大貪官和珅,想想如果沒有一定的能力,要搬倒權傾朝野的和珅,可謂是非常困難,一旦處理不好,會出現大亂,可是嘉慶做好了這件事。

    在嘉慶登基的時,留給嘉慶的全是爛攤子,當時各地危機四伏,國內各種農民起義等此起彼伏,各種派兵鎮壓,官匪勾結,嚴重動搖了國本根基。雖然嘉慶皇帝採取了一系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朝政局勢的穩定,但是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清朝政局的頹勢。

    我認為嘉慶皇帝和明末的崇禎皇帝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兢兢業業的皇帝,都想帝國強大,可惜都走錯了方向,沒有找到病症的根基。

  • 4 # 太史叨叨令

    康雍乾盛世的繁華像一場大戲唱到了尾聲,好大喜功的乾隆唱罷,留給自己兒子的是一個他無法收拾的爛攤子。

    這個時候的清朝已經隱患重重,嘉慶剛接盤的第一年,就爆發了清代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川楚陝白蓮教起義。嘉慶剛把這邊的葫蘆摁住,那邊的瓢就又浮起來了,苗民起義還有蔡確在東南沿海用兵,後來還有天理教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發動,差點就危及他的生命。這些事件背後深刻的社會危機都揭示出清朝統治由盛而衰,而嘉慶正是這個轉折時期的皇帝。

    更讓嘉慶憂心忡忡的是官員的腐敗,雖然在他即位之初就幹掉了和珅,還親手處治了幾個臭名昭著的貪官,他重用清廉的官吏,每天早起晚睡,親自批閱奏章,算是一個有志而且勤政的皇帝。

    (個人認為,嘉慶的這幅書法應該比他爹強點)

    但是嘉慶有他致命的缺點,他沒有像康熙那樣小小年紀就開始經歷艱難,磨練能力,也沒有像雍正那樣在兄弟相殘的血雨腥風中快速成長。他從小所要做的就是品行端方,恭謹勤奮,老實聽話就可以了。所以,他比起先輩來,手軟、缺乏決斷、遇事往往不能貫徹始終。

    嘉慶倡導的節儉,在那些腦滿腸肥的官員們眼裡就是一場作秀,而嘉慶在對待貪腐的問題上一直猶豫,不敢也不願和既得利益集團正面交鋒,這在無形中使貪汙之風愈演愈烈,大大超過了乾隆的時代。

    (嘉慶瓷器,也難掩頹廢之勢。)

    嘉慶行事刻板,一切遵從祖宗的成法。用的人又大多是乾隆時的老臣,老成有餘,銳氣全無,這樣導致朝廷上下一片暮氣沉沉。嘉慶明知道政令不暢,運轉失靈,但他依然因循守舊,不能振作加以興革。而在此時,西方列強已經虎視眈眈,步步進逼,東西沿海的衝突也到了一觸即發的程度。

    此時的大清朝就像一輛豪華大車就因為這樣各種羈絆的越跑越慢,沿著夕陽西下的路線無可奈何的走下去。盛極而衰本是歷史規律,在清朝這樣的轉折過程中,如果有一位行事果敢的像雍正那樣的鐵腕人物,也許清朝的衰亡還會延緩一些,但偏偏接到這一棒的是一個因循守舊的嘉慶。他苦苦撐到了61歲,留給他的兒子道光一個更爛的攤子,帶著無限惆悵或者還有些許解脫,在避暑山莊撒手歸西。

  • 5 # 珍傲雪

    嘉慶帝懲辦大貪官和珅、但根本沒有剷除腐敗、傳說中的宰相劉羅鍋也是來路短去路長、當時鴉片開始大量流入中國毒害廣大人民,白蓮教揭竿而起席捲陝、豫、楚、川,最終女英雄王聰兒戰敗跳下懸崖,清王朝也從此滑向衰弱的深淵。當時歐洲掀起資本主義工業革命,軍事工業向現代化發展,而腐朽的清閉關鎖國,封建落後、還在用大刀長矛、早年的“紅衣大炮”都生鏽了、火力全無?嘉慶死後、從此開始了喪權辱國一幕幕國土淪喪民族噩夢的百年國恥。

  • 6 # 歷史紅顏說

    清朝作為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遵循了大多數帝國的發展規律,興起--盛世--衰敗,康熙雍正勵精圖治,乾隆做皇帝時,國力強盛,然而乾隆後期,問題初現端倪,在嘉慶時期就已經開始衰敗。

    表現在嘉慶在位期間,貪汙腐敗成風,各地都爆發了起義,比如白蓮教起義,鴉片開始流入中國。

    但嘉慶帝比較冤枉的是,他繼位以來,勵精圖治,兢兢業業,但是很可惜,並沒有挽回頹勢。因為一國之興衰,早已成型,即便他再努力,也無濟於事,很多事已成定局,這可能就是形勢比人強吧。

    1.埋下隱患

    康熙時期,西方國家迅速崛起,資本主義發展如火如荼,俄國彼得大帝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科技發達,文化進步。

    此時,康熙領導下的“康乾盛世”卻將古老的封建社會的繁榮推向高潮,然而,繁花似錦的太平盛世表面,卻是暗流洶湧。

    康熙是最早與西方科技接觸的帝王,他本人也對西方新鮮的玩物很感興趣,但是也僅僅限於做為玩具而已。

    其實在明朝我們就已經出現了厲害的火槍火藥,科技發達,並不亞於西方國家。

    但是康熙只把這些東西看作“奇淫意巧”,不上大雅之堂。固步自封,以天朝自居,對冷兵器過於相信,文化實行“文字獄”,並實行海禁,禁止與外貿易,互通有無。

    白白失去了與西方列強平起平坐的機會。

    雖然此時,國力強盛,但是方向錯了,再美好的局面不過是迴光返照。

    2.腐敗奢侈

    康熙平定四海,雍正治國勤勉,年紀輕輕累死在工作崗位上,給乾隆留下了一個清明盛世,乾隆前期,也算比較清明,然而,乾隆後期,六下江南,用度奢華,貪汙腐敗嚴重,像和珅之類的貪官比比皆是,白銀外流,人口增長比例過高,社會危機相當嚴重。

    而乾隆退位,嘉慶接過的是巨大的個爛攤子,雖然他一上臺,就弄死了一批貪官汙吏,整治貪腐,鎮壓各地農民起義,但是天理教,白蓮教,各地起義不斷,西方殖民主義開始滲透。

    只有從制度上的改變才能挽救中國,但是嘉慶皇帝做不到,他遵循閉關鎖國的祖訓,西方國家憑藉“工業革命”的改革已經把大清帝國遠遠地甩到身後,最高統治者還意識不到大清帝國已經不是天朝上國了。

    直到西方列強用鴉片敲開中國大門,有很多人仍然不知道歐洲的哪裡。

    英明偉大一世,到頭一場空,但是站在他的角度,他什麼都做了,還要他怎麼樣?他根本沒法突破自身的侷限性。

  • 7 # zlljsf37

    康乾盛世是清朝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高峰,從這以後就開始走下坡路。而乾隆時期,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將雍正皇帝新政後積累的財富揮之一空,官員腐敗比康熙末年更加嚴重,完全沒有雍正皇帝治理官員腐敗的雷霆手段,最後留給嘉慶的是一堆爛攤子。除了抄沒和珅家的財產,充實了國庫,但此時的清朝已經出現危機。乾隆晚年,白蓮教起義,紅花會組織鬧事,各地方荒災等等,禍不單行,嘉慶已經沒有迴天之術,就像明末崇禎皇帝一樣。

  • 8 # 雨後青山秀

    嘉慶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五位皇帝,姓名愛新覺羅·永琰,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個兒子,在位二十五年。嘉慶前面承啟著康乾雍盛世,後面接連著道光年間的鴉片戰爭和中國近代史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可以說嘉慶王朝是清朝走向衰落的開始,他被歷史賦予了悲劇的命運,扮演了一位大清由盛轉衰的尷尬角色。

    嘉慶帝墨守成規,始終標榜法祖,“以皇考之心為心,本皇考之治為治”為自己的執政理念,只要是先皇說過的和做過的,一律照搬。沒有政治創新的勇氣與氣魄,不敢承擔任何風險。秉承閉關鎖國的傳統觀念,對西方的文化和先進技術外都採取盲目排斥態度。

    嘉慶年間,乾隆末期遺留下來的腐敗風氣已相當嚴重,嘉慶雖然誅殺了大貪官和珅,不遺餘力的懲治腐敗,但貪官汙吏盤根錯節,錯綜複雜,他已無力扭轉局面,貪腐的社會風氣反而變得更加嚴重。加之社會動盪不安,許多省份都有民間宗教活動,教徒大多都是農民,白蓮教等農民起義以及造反運動頻發,吸食鴉片也已經成了社會問題,甚至皇室之中,也有很多人吸食。

    嘉慶二十五年,他突然駕崩於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寢宮。導致他猝死的最大原因就是長期的勞累、壓抑、苦悶和煩躁。嘉慶在位的二十餘年,為治理這個國家可以說付出了全部心血。他曾經有扭轉清王朝衰敗的雄心壯志,但他卻沒有帶領大清國走向中興的才能,他根本無力駕馭這個動盪不安的國家。可以說,嘉慶雖然勵精圖治,但只能說他是一位平庸的皇帝。

  • 9 # 吳鳳傑3

    縱觀歷史上各個王朝的衰落,往往從王朝中期便出現端倪。衰落總是先以腐敗開始的,而嘉慶正是處於這樣的時代。也許你會說腐敗和衰落有何關係,衰落就是社會發展停止不前,階級矛盾突出,人民生活困苦。如果統治階級處理不好,社會必然出現動亂。而官員一但貪汙腐敗,那他改革創新的動力必然不足,他不能把自己也搭進去。而嘉慶皇帝皇位得來的過於順利,他沒有經歷過血雨腥風,沒有經歷磨練。所以說對於乾隆給他留下的爛灘子沒有能力徹底解決,只能表面上處理,無法從根本上扭轉清朝的衰落。

  • 10 # 朕就是這樣的漢子

    王朝的更迭從來都不是因為出現一個明君或者因為出現一個昏君而改變,這是歷史的規律。也是封建社會制度自身的缺陷引發的,不會以個人意志改變。

    公元1799年,八十九歲高齡的乾隆皇帝在睡夢中告別了被他統治又糟踐六十四年的大清王朝。乾隆是非常幸運的,他的一生都是在大清朝最輝煌的時期。直到死,滿眼還都是歌舞昇平,欣欣向榮的景象。

    可是,咱們的主人公嘉慶,就非常悲催了,做了四年的傀儡皇帝,每天不論陰雨,早晚請安不敢中斷。每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每天在皇阿瑪面前,連放個屁都得控制音量。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終於有一天,壓在頭上的大山沒了。嘉慶皇帝壓抑了幾十年的力量爆發了,乾隆剛死第十五天就殺了老頭子寵愛一輩子的大臣和珅。這孩子真孝順,怕老頭子在下面孤單,讓他寵信的大臣下去陪他。

    出了口惡氣的嘉慶皇帝,一覺醒來發現昨天那個萬國來朝,氣象萬千的天朝盛世沒了。突然之間內亂四起,災禍連綿了。突然之間連以前唯唯諾諾的洋毛鬼子們,都目露兇光了。突然之間滿朝文武八旗貴簣連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了。

    嘉慶懵了,怎麼一夜之間什麼都沒了。他開始沒日沒夜的工作,整頓吏治,懲處貪腐,疏通河道,平定叛亂,賑濟災民,黜奢崇儉,每天忙的焦頭爛額。他就納悶了,為什麼我一登基,什麼都變了呢??難道是上天懲罰他嗎?可我真是兢兢業業,恪守祖訓,一點都不敢懈怠啊!!

    嘉慶不知道,這不怪他,甚至也不怪他那個敗家的老子。大清朝到這個時候,與其它任何封建王朝一樣,盛極而衰了,這是歷史的車輪,不是他一個人能阻擋的。就像天上的太陽,過了中午,就要走下坡路了。

    嘉慶高高站在宮殿臺階上,身後一摞摞的奏摺,望著巍峨城樓上的紅磚綠瓦反射著黃昏的Sunny。

    “大清真的日落西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墓麗影如何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