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唐中央政府在“安史之亂”後是怎樣的的存在?
2
回覆列表
  • 1 # 天有道人無道932

    安史之亂後,唐朝只是在形式上取得了統一,中央喪失了對部分地方的實際統治權,而地方藩鎮又擁兵自重,中央政府在安史之亂後將一部分軍權交由宦官掌握,宦官專政正式登臺亮相,皇帝淪為傀儡。

    經濟上

    肅宗時期,劉彤提出“政府壟斷鹽鐵木等山澤之利”,增加政府稅收,緩和財政。

    劉晏提出,一方面精簡鹽政機構官員,一方面政府統購食鹽後,穩定鹽價。

    楊炎提出兩稅法,以期減少貧富差距,實際增加農民收入

    軍事方面:

    藩鎮坐大

    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唐代宗急於求成,並沒有消滅藩鎮勢力,安史叛亂者搖身一變成為節度使,而且勢力龐大,造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故,中央政府雖然平定了叛亂,卻削弱了中央集權。

    宦官掌握中央禁軍軍權

    宦官參政,日漸頻繁,而且宦官備受信任,權勢日盛,直接參與朝政,而且把握軍權。

  • 2 # 御煜彧

    唐朝是中國古代史上一個繁盛時期,其中央政府的執行形式主要是承襲隋朝。

    在政治上:地方主要是道、州、縣、府,中央管制主要就是我們都比較熟悉的三省六部制,這裡我重點說明一下三省六部制,三省即: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這三省各司其職,互相監督,實質上就是皇帝將丞相的權利一分為三,透過分散官員的權利,來加強中央集權,六部即:吏部、禮部、兵部、戶部、刑部、工部,這六部是直接受任於皇帝,其中值得說明一下的是禮部,科舉是歸禮部管的,六部分工明確,所以使得工作效率比較高。在唐初三省長官當然是宰相,臺議軍國大事於政事堂,玄宗時改中書門下,唐中葉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玄宗後,中書舍人起草詔敕之勸又被翰林學士分割,尚書省各部司的職權在“安史之亂”後被瓜分,三省六部制遭到重創。唐朝是中國的一個大一統時期,自然對少數名族地區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針對東北地區,8世紀前期設黑水都督府,玄宗時授大祚榮為忽汗州都督,針對西北地區,太宗在西突厥地區設安西都護府,武則天設水庭都護,分治天山南北,針對西南地區,玄宗封皮邏閣為“雲南王”,透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使得中央集權得到保證,國家各機制穩步執行。

    在經濟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依舊是主導,對市的管理有所放鬆,土地上主要就是均田制,均田制是李唐王朝在貴族官僚和平民百姓之間做的利益權衡,雖然最後走向了崩潰,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確實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文化上:科舉得到進一步發展,武則天時期實行的武舉制度,是中央政府選舉人才具有開拓性的表現,同時,儒家思想占主導地位的同時也使得儒釋道得到了融合,相互影響與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千萬現金增值到一個億現金需要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