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衝浪小王子
-
2 # 健身教練大鵬
空腹運動對身體有不了估計的損害,但是也不能飽著肚子做運動!
1早上空腹運動會造成貧血
2空腹會餓肚子,身體能量不夠消耗,容易造成血糖低,頭暈!
3空腹運動會造成肌肉損耗,掉肌肉,這樣更不利於減肥,肌肉有利於提高基礎代謝從而達到消耗更多的熱量!
-
3 # 茄子營養師
其實並不是完全不能空腹運動,這種說法主要針對的是清晨空腹晨練以及特殊人群來講,因為人體在空腹時(空腹指至少6小時未進食)血糖處於較低狀態,這時運動對於糖尿病、代謝調節較差的老年人來說容易誘發低血糖,從而發生危險。而且在人體沒有足夠葡萄糖供應的時候,會開始大量動員脂肪,使得血液中脂肪含量升高,對於正常人這是沒有影響的,甚至可以幫助我們燃燒脂肪,但像心血管疾病患者,似乎會對心肌產生影響(的確發現有部分人空腹運動時發生心率失常)。
而不推薦晨練(也可以歸為一種特殊的空腹運動)原因有三個,一個是過早晨練會讓機體從最平穩的低代謝狀態突然轉變為高代謝狀態(植物神經、血壓、心臟收縮等),對心血管系統負荷較大,容易誘發心血管突發事件。第二點是清晨的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含氧量也低(因為夜間植物也在做呼吸運動,而不做光合作用)。第三點就是我們剛才說到的低血糖問題。當然不是說不可以早晨運動,即使正常人想早晨空腹運動也應該保證起床後至少活動半小時以上,同時充足飲水以稀釋血液,在做好準備活動後,可以循序漸進的運動(如果早起後有明顯疲憊狀態則不適合鍛鍊)
而空腹運動在某些時候反而是有利的,一方面它更有利於動員脂肪,一方面對於體內代謝也有積極地作用。下來我們可以看一個研究。
在這個研究中我們發現如果在餐前一小時運動,運動半小時後再進餐,無論是減肥的效果還是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改善效果都明顯優於餐後1小時運動的人。所以對於條件允許的人群減肥,選擇餐前空腹運動我想是更合適的選擇,不過當出現大量出汗、心慌等低血糖症狀時要及時補糖,同時調整運動方式和運動量。
-
4 # 隨性的薇薇
很多專家是支援空腹運動,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你的脂肪燃燒潛能,尤其早晨空腹運動,對脂肪燃燒有益。因為晚上睡覺把糖原儲備耗盡,巳經空腹,早上空腹運動被迫燃燒身體脂肪作為能量。
當完成晨練後,可以吃富含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來補充燃料。
對一個任何完全健康的成年人來說,空腹健身對身體沒有什麼影響,但一定要補充水分,脫水是危險的。
但是如果你不再是僅僅空腹了,你的身體已經進λ飢餓狀態了,你的健身的任何益處全要大打折扣了,你不會被燃燒脂肪了,會被流失肌肉,消耗蛋白質了,所以此時再運動身體就會受傷害,此時去吃些好的營養餐,有燃燒的能量再來健身吧。
-
5 # 餘冠鋒Gordon
權威證據表明:
沒有說一定不能空腹有氧,只不過——既然空腹有氧並不能在減脂上帶來更好的效果,那你為啥要捱餓去運動呢?
經過一晚的血糖消耗,對於不習慣空腹運動的人來說,空腹運動有一定的危險因素,如果你在馬路上跑步,突然低血糖了怎麼辦?
一種沒有任何更多額外好處的運動方案,為啥值得冒險?
早在1999年,Bill Phillps 釋出的書籍,指出空腹有氧會使脂肪流失達到最大化。文中認為:長期在血糖水平以及糖原水平下降的情況下運動,會使你的身體只能使用脂肪而不是葡萄糖,禁食導致的胰島素水平低也會促使脂肪氧化。
這個文獻是空腹有氧的由來,但後來推翻了這種假設。該理論只建立在運動當時的供能狀態而忽略了,運動之後,進食之後的能量代謝方式。
1999年的實驗是在極低的強度下進行的(快走),那麼在中高強度下(跑步或者其他運動),機體對於脂肪的利用率就不高了。而且,當時還沒有深入研究EPOC。
在糖原低下的情況下(包括了空腹有氧或者長時間有氧運動)所消耗多一點點的脂肪比例,在EPOC的作用變得微不足道,進餐後運動可以進一步促使EPOC的提升,而EPOC的主要功能基本來自於脂肪。
在運動中關注脂肪的功能是片面的,更何況脂肪在高強度運動下只是比例低,而實際的脂肪功能絕對值比低強度運動高。
減脂的關鍵還是在保證高強度下的運動,而不是餓著肚子進行所謂的“運動中消耗更多脂肪”的運動,空腹既不能保證更有效果更不能保證運動強度,如果你喜歡餓肚子去跑步——那麼,你喜歡就好。
參考文獻:The Myth of Cardio Before Breakfast Debnked!
特別鳴謝:夏良田老師、FitnessViews文獻提供。
回覆列表
如果運動量不大,我覺得空腹運動也沒什麼危害。有利方面,空腹更有利於減肥。不利方面呢麼,空腹運動久了,容易血糖跟不上,出現頭暈乏力的情況。建議還是在運動前稍微喝點水,吃一點點東西,如半根香蕉或者半片全麥麵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