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A,工作成就 B,學生成才 C,身體健康 D,自我價值的實現 你們覺得呢?
10
回覆列表
  • 1 # 大洋網

    因人而異的,或許下面這個故事可以讓你很好地體會到當老師的責任與感動。

    [第31期]

    母親節

    Meeting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的建設者;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諄諄誘導;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是廣州城市變遷的見證者。位於越秀區應元路的廣州市第二中學曾是清代嶺南著名書院學海堂、菊坡精舍、應元書院所在地,1930年至今,培養學子無數。

    今天,我們要講一個關於母親的故事。她是一名老師,對學生像母親般用心;她是一名媽媽,捨不得女兒長大;她還是一個女兒,心裡無比感激媽媽對她的理解。三種身份讓她對“母親”兩字有著更深的理解。

    2004年,二中高中化學科來了一位新老師,江婷。學生們喜歡親切地稱呼她為“婷姐”。那時候,二中高中部還在應元路校區,這裡的一切都讓婷姐甚是喜歡。精緻的校園,依著越秀山而建,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老城區有老城區獨特的味道,婷姐每天從小石街走到應元路上班,那裡沒有很多高樓大廈,卻有傳統的騎樓街、林林總總的商鋪、各有特色的美食。有空的時候,不太愛逛街的婷姐會到中山紀念堂散散步,爬爬越秀山,日子過得充實又開心。

    2005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一年,二中高中部在科學城蘇元山落成並使用,當年高一新生開始入讀科學城校區,二中高中部成了一所寄宿制學校。而婷姐成了一位準媽媽。

    2006年產假結束後,婷姐就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科學城校區的教學工作。對於新校區的第一印象,婷姐毫不誇張地說:“與老校區反差非常強烈!校園很大、很美,校外很荒涼。”那時候,校園裡新種的樹還是小小的,部分建築還沒有完全裝修好,校外只有一路行經的公交車,方園幾公里內,二中的身影顯得有些孤單。婷姐記得,當年如果老師們要外出聚餐,她就會開車來回地接送其他老師到目的地。

    和一般的校園生活不同,二中的老師們和同學們一樣,都是住在學校的宿舍裡。同學們每天的第一課是晨跑。作為級長的婷姐每天早上6點半前就要到達集合地點,一天的工作從這時就開始了。同學們晚上9點半晚自修下課,10點半關燈睡覺,這時婷姐才有安靜的時間繼續她的備課工作。

    在寄宿學校裡,老師們除了教學,有時候還擔當起了父母的角色。在歷屆的學生中,有一位男生讓婷姐印象深刻。“那是一個高一的男同學,第一次離開家在學校獨立生活,有點不適應。有一天晚上他就來找我傾訴,說他想家了,說著說著還哭了。我就跟他分享了我第一次離開家的心情啊,說了不少自己的糗事……”婷姐笑嘻嘻地回憶著,這個男生畢業後也經常回校探望婷姐,每次見面他們都會談起這個話題。

    其實,母親這個角色讓婷姐對工作多了一份感悟。學生不僅僅是學生,也是她的孩子。“當了母親之後,我最大的轉變是學會了等待。我會容許他們犯錯,給機會他們自己去糾正錯誤,等待他們成長,陪伴他們成長。”老師像母親一樣包容,以至於同學們送給她的教師節祝福,都稱呼她為“江姐姐”“婷姐”“女神”……有的同學畢業後還會寄回來旅遊明信片,這些東西,一直都放在婷姐的辦公桌上。

    同樣在辦公桌上的,還有婷姐女兒的照片和手工作品。比起投入工作和陪伴學生的時間,婷姐陪伴女兒的時間,實在太少。她很慶幸自己有個超人般的媽媽,為了支援她的工作,一手承擔起照顧外孫女的重擔。“到目前為止,我女兒最愛的人應該是她外婆吧。”婷姐笑道,卻隱隱透出一絲無奈

    說到女兒的手工作品,婷姐洋溢位母親的自豪感,那是女兒送給她的母親節禮物。“這個手工作品是三個卡通人物坐在一條船上,我覺得很厲害了,她那時候才上幼兒園就做得有模有樣了。”“她還送過我一朵紙做的紅花,也是母親節禮物,都褪色了我還一直放在車上。”“後來她上小學了,那年母親節她第一次給我寫信……”想起女兒的信,原本爽朗的婷姐突然紅了眼眶,哽咽道:“突然間覺得女兒長大了,成長太快了,有時候我會希望時間再慢點、成長再慢點。”這或許也是很多在職場打拼的媽媽對子女的遺憾吧。

    一晃眼,12年過去了。原本三面環山的校園,已被住宅小區“包圍”,小樹苗已茁壯成長,學校設施越來越好,科學城的發展已日趨成熟。隨著地鐵6號線蘇元站的開通,二中的學生校車也已成為了歷史。這些年婷姐最感激媽媽無條件的支援,現在她希望媽媽能更多地享受自己的生活。藉著母親節這個機會,婷姐和同學說出了我們所有人的心聲:媽媽,我愛你!母親節快樂!

    文:吳雪瑩

    圖:楊康毅、廣州市第二中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成年子女可以繼承父母留下的車牌嗎?應該如何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