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畜牧界的一股清流

     今年1月中旬,石斑魚價好的破歷史紀錄。最近有報道稱,珍珠龍膽出塘價達到了50元/斤的天價。可十多天時間的持續低溫,海南石斑魚養殖戶,完全忽視氣候環境的變化對池塘環境以及石斑魚生理環境的影響,本應採取減料或控料,以防壞水、壞底、壞環境。由於受高魚價誘惑,養殖戶不僅不減控投餵量,反而還加大投料量,“拔魚助長”。結果出現了大量的“白便”,有氣無力脹肚的病魚和死亡的魚同時浮漂於水面的“慘景”。情況近似“魚瘟”降臨。養殖戶因此損失慘重!

      1、案例症狀描述

      瓊海李老闆有兩口石斑魚塘,面積分別為4畝和5畝,養了近7個月,規格300——500克/尾,當時魚出現厭食、漲肚、拉白便等重症和大量死魚的嚴重問題。

      魚發病的過程中,水呈醬油色,水面上漂浮“白便”和有粘性的大泡沫,水體中懸浮顆粒多,色如“死水”;底質發臭,亞硝酸鹽超標。針對這些問題,李老闆採取瞭解毒、底質改良和換水等方法,因一直低溫陰天,肥水培藻不見效果。並且水色轉為暗紅的危險水色,抽水樣經鏡檢,水體中所含的稀少藻類多是有害藻,透明度40——50公分,增氧機打出來的水有明顯的腥臭味。解剖發病的石斑魚,魚膘肥厚,但肝臟為壞死的土黃色,肝膽腫大,空胃,腸道細,易斷,有白色分泌物,肛門處有白色糞便。

      2、案例分析

      持續低溫,魚活力差,體能代謝減弱,消化力降低,飼料營養消化出現障礙。受此影響,排洩物中大量沒消化的飼料營養在塘底腐爛耗氧,在底質厭氧腐敗的過程中衍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於是底變成了“毒底”,毒害再向水體擴散,水也變成了“毒水”。

      塘底大量的殘餌和糞便產生大量的腐生營養,造成水底環境惡化的同時引發大量的害蟲滋生。水溫低,水底環境惡化,導致魚活力差,抵抗力弱,病蟲極易侵入魚體寄生,引起寄生蟲病暴發。為了保魚,養殖戶開始了不顧一切後果的“殺蟲救魚”的保衛戰。在這場保衛戰中,大劑量,甚至超大劑量使用殺蟲藥物,其結果是,蟲的耐藥性越來越強,水體中殘毒的汙染越來越嚴重。

      綜上所述,因養殖過程疏於應有的防控管理,加上病急亂投醫,亂用藥,亂投料,導致綜合養殖環境嚴重惡化,臭底,臭水等現象十分普遍,如:倒藻水,醬油水,黑臭水,底黑、底臭、底酸等。

      當池塘環境開始頻繁亮起“黃燈”時,還沒能引起養殖戶們的警覺,他們依然一如繼往的“拔魚助長”,按照自己的主觀願望繼續著他們的“胡作非為”一一盲目投餵!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個時候,投進去的幹飼料,沉到池底,很快就被“底毒”和“水毒”浸染,將飼料變成了“毒藥”。

      因此,我們說,是養殖戶自已不尊重規律的“胡作非為”,自造了環境的惡化,導致魚中毒後肝臟等器官受損,代謝紊亂,活力和抵抗力每況愈下,從而引起蟲,菌,毒等綜合“併發症”的暴發!

      其中慘痛的教訓值得廣大養殖戶深刻反思。

      3、案例的處理措施

      針對上述案例,我們進行系統的分析後,給出了以下處理方案:

      在處理惡化的池塘環境時我們建議:傍晚用三必康(中成藥)+白便消(中成藥)+綠康露(活性劑)(按2+2+1用3畝,用水浸泡30分鐘左右)攪拌均勻後全池潑灑,晚上10時左右,全池潑灑降解靈+奈米氧(3+1用3畝)拌勻後全池潑灑,通透水體補充水體溶氧,可酌情3天用2次。

      在同步處理魚體內臟腸胃病變時,我們建議減料5——7成後用三必康、白便消、綠康露按每公斤料各新增10——15克拌料投餵,每2天投餵1次,6天喂3次,然後再用保肝促長靈、金多維、清源按每公斤料各新增15克拌料投餵,進行抗菌消炎,排解肝膽毒素,促進酶代謝,修復肝腸胃黏膜。

      池塘水質環境處理:按以上方法處理魚病後的第三天先從隔壁塘抽取含有益藻類的水5公分左右,然後用解毒超爽+特力鈣+六抗培藻膏(按1+1+1用3——5畝)進行養水培藻。

      4、處理效果

      處理5天后,李老闆打撈兩條原來的病魚,用針管刺石斑魚的肛門,並擠壓魚腹,沒有白便排出,魚開始上料,並且白便症狀和死魚現象也得到很好地控制。由原來死亡上百條減少到十幾條。為了鞏固效果,經過一段時間按3成控量投餵,同時將酵素動力與飼料按1:4加適量水,拌勻陰涼1小時後投餵。之後水質恢復正常,水色由原來的暗紅色轉為黃綠色水,透明度40公分左右。死魚基本上得到控制。

      經過一番調養治療,魚的活力明顯增強,攝食逐漸恢復正常,按7成量投餵,每餐可攝食160斤料。實踐證明三必康與綠康露、白便消配合使用對石斑魚“併發症”有很好的療效!

      有鑑於此,我們真誠的希望廣大養殖戶能從本案例中吸取經驗教訓,主動做好養殖過程中養護預防管理,防患於未然!切忌臨時抱佛腳,病急亂投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行政文員崗在面試中如何發揮出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