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家有小臘八

    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將對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修養產生深刻的影響。營造一種良好家庭情感心理氛圍能帶給孩子:

    第一,和睦家庭能給以孩子安全感,孩子置身其中感到愉快;

    第二,是滿足了孩子的歸屬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愛和被尊鶯,也學習到怎樣愛他人並尊重他人,使孩子能感覺到“這是我的家”,從而增強自尊和自信;

    第三,溫馨的家庭能使孩子獲得支援感,當孩子猶豫、彷徨,或遇到困難、挫折、灰心氣餒時,可以從家庭的關懷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

    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1.首先父母雙方要相敬相愛。

    夫妻之間長期的不和諧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隱性的,有些父母卻往往忽視了這點。當夫妻之間產生家庭暴力時,雖然沒有直接作用於孩子肉體上,但卻間接的給其傳達了錯誤的婚姻價值觀,使其產生精神上的傷害。就如丈夫經常用家庭暴力對待妻子,孩子在一旁哭泣不停,這時的孩子內心是高度緊張和恐懼的,長此以往在心理就形成對婚姻充斥著暴力的陰影,如果是女孩長大後很有可能討厭接觸男性,或對婚姻產生厭惡感。

    2.信任的語氣

      孩子特別希望得到成人特別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學打羽毛球,你用信賴的語氣說:“星星,只要努力學,認真學,一定能學會打球的。”這無形中就給了孩子一份自信,並讓他明白,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語氣:“就你這樣三分鐘熱情還想打球啊?”就會給孩子的自尊心帶來傷害,令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不自信。

    3.尊重的語氣

      從兩三歲起,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自我意識會愈發強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見,說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當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不要認為是他不聽你的話,跟你對著幹,而粗暴地反對他。如你要求孩子學英語,可他還想再跟小夥伴們玩一下,你不能發脾氣:“越大越不聽話了,不好好學習,看你長大了能幹什麼。”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應該用尊重的語氣:“那你再玩一會兒,不過,玩完了,可一定要學英語。”孩子就樂於接受了。

    4.商量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語氣,讓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亂丟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這麼說:“星星,玩具亂丟,多不好的習慣啊,你跟媽媽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嗎?”千萬不要用命令的語氣:“你怎麼搞的,玩具亂丟,快點去收拾好!”否則,孩子聽你責備,心裡就會產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開心的。

    5、家庭應有民主氛圍

  • 2 # 風雨考研路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路上的指路燈,父母的言行舉止會最大程度影響孩子以後的性格和品德,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最根本、最直接、最深遠的。可如何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呢?

    一、父母要做好表率,互敬互愛。

    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都看在眼裡,都會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影響,會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孩子性格,父母互敬互愛,能讓孩子感受到他們彼此之間的愛,能夠感到和諧溫馨的氛圍,對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父母關係,能讓孩子的內心充滿Sunny,充滿愛,充滿積極健康向上的心態。

    二、父母要勤勞節儉。

    父母要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和優良的傳統美德,這樣在孩子看來,個人的事情就要個人來完成,從小培養孩子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的思想,自覺抵制不勞而獲的錯誤觀念,勤儉節約讓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對他以後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也至關重要。

    三、父母要多關心孩子,多和孩子聊天。

    孩子在培養性格品德初期,會存在很多疑惑,父母要多觀察,多和孩子聊天,解答他們的疑惑,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要讓孩子心情愉悅的樂於和父母聊天,不要給孩子一種父母是高高在上的那種距離疏遠感。

    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互敬互愛的夫妻關係,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父母一定要認真對待。

  • 3 # 做最真的自我

    夫妻和睦。夫妻的言語行為孩子都看在眼裡,為避免孩子效仿和受到影響請儘量保持家庭和睦。

    不要溺愛孩子。很多案例已經證明,嬌慣孩子會帶來惡劣影響,比如孩子自制力差,行動力差,學習能力低下,將來走入社會也會有負面影響。儘量給孩子一個嚴格的環境,當然也要把握度量。

    正確引導。當孩子犯了錯誤,不要輕易打罵,曉之以理為先,當孩子做對了事情要懂得鼓勵,這樣孩子就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漢末崩裂到三國鼎立,軍閥統治是如何演變到士族政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