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3
回覆列表
  • 1 # 山澗一清泉

    一、原文解釋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解釋:持,握的意思。盈,滿的意思。揣,有量東西的意思也有錘擊的意思。銳,有露光芒的意思也有鋒利的意思。所以這句話可解釋為:我們擁有某種東西如果太多就會溢位來,也就是水滿則溢的意思,如果這樣的話我們還不如不要那麼多東西,而讓他自然的去他該去的地方。我們擁有的東西如果不斷的磨礪他讓他過於鋒利,那容易折斷是無法長保的。

    2.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解釋:我們擁有的財富如果太多連家都堆不下,那是守不住的。為什麼呢?就像你的肚子,不管你多麼想吃,可肚子終究只能裝有限的食品,太多的也不是你的,因為你只能容下這麼多,守不住。如果你因擁有過多財富名利而驕傲自滿,那麼等裝不下的時候財富名利必然倒塌,你自己也必然也會陷入災禍之中。

    3.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解釋:一個人功業成就了,也名滿天下了,怎麼做才符合天道呢?那就是身退!水滿則溢、物極必反,你的功業、身望已經達到頂點,已經到了事物轉化的臨界點,如果還死守功名利祿不放,那必然功名利祿皆會失去,反過來身退的話,功名利祿皆存,要知進退。古時有范蠡、張良、曾國藩都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他們皆懂得這是天道。

    二、這一章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上一章老子告訴我們應該向水學習,如果那樣則治身、治家、治國都會做的很好。這一章前兩句重在講如果我們違背天道“盈、銳、滿、驕”,那最後自己所想要的東西一定會失去。從而再次總結:要我們功成名遂然後身退,這是天道。另外這一章在如何看待物質財富、名利上也給出了觀點:並不是主張清貧、無名,視錢財、名利如糞土;而是告訴我們對待名利不要過度,那樣你裝不下,承受不起,反遺其咎。總結說就是:德要配位,必有災殃!

    星星之火⭐必將燎原!

  • 2 # 泰和道安

    本章講盛滿則溢,引出聖人功遂身退之德。

    這句話是以物極必反,盛滿則溢位,引出聖人執持謙退,功遂身退之德。聖人成就功業,卻不居功,而是保持謙退,方才合乎天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是說手拿容器,倒水太滿,還不如適可而止,否則必然溢位;“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是說把刀劍錘擊得過於鋒利,必然薄脆而易折損;“金玉滿堂,莫之能守”,是說財富,家裡堆滿黃金美玉,必然引來盜賊,招致禍患,不可能世世代代守而不失;“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是說地位,身處富貴之人,如果行事驕縱,必然禍及自身。“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是說功業成就,卻斂藏鋒芒,保持謙退,才是合乎天道的。否則,必然引發怨恨和猜忌,招致災禍。這裡的“退”,是指謙退,而不是退位或避世隱居。

    老子先是舉了四個例子,來說明過於盛滿的危害。容器倒得太過盈滿,液體容易溢位,端持起來就很困難;工具修得太過鋒利,便會又薄又脆,使用起來容易折損。家中財寶多而外露,便會招致盜賊,難以做到守而不失;身處富貴言行驕縱,便會招致怨憎,很快就會禍及自身。

    最後,老子指出,功業成就了,不可居功自傲,不可言行驕縱,而應執持謙退,規避怨咎,這樣才能夠得以長久保全。因為成功之人,處於風口浪尖,“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必然招致猜忌和怨憎,這時更應該低下頭來,謙恭有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否則便是授人以柄,禍及自身。這裡的“退”,並非指“退位”或“避位”,更不是“避世歸隱”,而是保持謙退,以規避怨咎,更好地保全自己。秋天的稻穗,都是彎著腰的,不然就會折斷。學會笑著彎腰,才是真正成熟的開始。

    讀史可以明智。在歷史上,能知進退是成功者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基本素質,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士子百姓,禍福常在一念之間,一語之間。堯舜時期,堯帝沒有將地位傳給長子丹朱,而是禪讓給舜帝,原因就是“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囂訟”,“傲”就是“富貴而驕”,“囂訟”就是“多言”,這邊是“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和“多言速窮,不如守中”的最好例子。楚漢之爭,楚霸王項羽恃勇而驕,既捨不得城池寶貨和爵位名號,也聽不進亞父范增的規勸,最終敗給了漢王劉邦。漢楚三傑,韓信恃功而驕,不得善終,而蕭何不惜自汙,得以保全。做到極致的,大概是唐朝郭子儀,他兼具“忠、信、勇、嚴、度”,深察人情世故,出將入相三十餘年,受到四朝皇帝的尊崇,享年八十五歲病逝,追贈太師,諡號“忠武”,“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世而上不疑,侈窮人慾而議者不貶”,可謂世之高人,令人歎為觀止。另外一個,便是五代時期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契丹的馮道,號稱“長樂老”,多次為相,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不倒翁”,他寫過一本書,叫做《仕經》,也就是為官的學問。

    所以說,老子從自然之中的水滿則溢、兵利則折、財多招致、驕橫惹禍這四個例子,悟出做人應該含藏內斂,柔以濟剛,才能得以長久保全。簡而言之,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講的,“謙受益,滿招損”吧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把握體育教學語言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