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鄉紅樓

    能夠提出這樣一個打主流紅學臉的問題,起碼說明了兩點:

    第一,題主敢於質疑挑戰,勇於追求真知真象;

    第二,題主對《紅樓夢》的認知與發現,不但將成百上千的主流紅學專家遠遠拋在了身後,就是紅學泰斗胡適、周汝昌等“大師”也難望題主項背。

    對於這個問題,應該把創作背景與文字內容結合起來進行探討。

    那麼是什麼樣的創作背景呢?有人認為《紅樓夢》寫於康熙時期,有人認為成書於乾隆時期。無論是哪一時期,都不可避免地深深地打著“文字獄”這樣一個時代的烙印。

    清廷佔領中原之後,為了加強鞏固自己的權力和統治地位,自順治至乾隆將近一百五十年的時間內,大約製造了180多次文字獄,遭凌遲、杖斃、絞死、戮屍,入獄、流放、為奴者難以計數。其中順康時期約三十次,雍乾時期約一百五十餘次。

    然而,只要我們仔細分析辨別一下,就會發現,順康時期和雍乾時期的文字獄在形式性質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如順治、康熙時期發生的關於《變記》案、《明史輯略》案、《南山集》案、《甲申大難錄》案等,主要與修撰明朝歷史,記載南明事蹟有牽連;雍正、乾隆時期發生的呂留良案、維民所止案、清風不識字、一把心腸論濁清、“南鬥送我南,北斗送我北”、“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等等,多數是在咬文嚼字中捕風捉影,雖有個別為思念故明之作,更多的是因為宮廷權力鬥爭製造出來的。

    總之,無論是順康時期,還是雍乾時期的文字獄幾乎都浸透著殘酷血腥的政治鬥爭。《紅樓夢》就在這種文字獄登峰造極的環境中寫出來的,為了不使文字獄給自己和家族帶來滅頂之災,只有採用“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的筆法來寫這部“白骨如山忘姓氏”的小說。而書中的“地域邦國無考”,“曾歷過一番夢幻”,“悼紅軒”,“昨夜朱樓夢”,“末世”,“騷韃子”,“野驢雄奴(匈奴)”等等許許多多的語句,或暗或隱地表現出這是一部“排滿悼明”的著作。試問,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哪個作者會在書中寫下自己的真名,故意給自己家族親友招災惹禍呢?

    如果象主流紅學的專家們認為的那樣,《紅樓夢》是滿清包衣奴才曹寅孫子“曹雪芹”所寫的“自敘傳”及“曹寅家事”,有什麼可寫呢?寫他們怎麼做奴才?寫他們怎麼奢華無度造成巨大虧空?寫他們為了轉移髒物大鬧驛站?寫曹家被抄後北京還有十七間半房子?寫曹家被抄未死一人那矯情地自稱為“末世”?用包衣家這些黑歷史爛髒事,去摻合與他們毫不相干、慘絕人寰的文字獄和政治鬥爭,意義何在?目的何在?

    作者的“字字讀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生生地被曹學專家給糟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是否值得閱讀《北風愛情》這本網路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