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靈臺主人
-
2 # 留仙閣主
金庸為什麼沒有安排韋小寶找到那一批關外寶藏呢?
韋小寶這麼貪財,金山銀山堆在他面前他都不會嫌多。而且他還有雙兒,曾柔,蘇荃,阿珂,建寧公主,沐劍屏,以及方怡七個老婆要撫養。再加上他嗜賭如命,每日的花銷如流水。按照他的秉性,鐵定不會放過這一批財寶才是。
那時的韋小寶已經是清撫遠大將軍,位居高官,乃皇上身邊第一大紅人。此時的他,豐衣足食,穿金戴銀。一個哈欠,便會有滿朝文武來為他鋪上雍容華貴的臥榻。自然不需要去花費人力物力挖掘寶藏。
後來韋小寶帶著七個老婆和皇上不辭而別,隱居大理,也仍舊沒有去挖掘那一批寶藏。
這是為何,原因在原文中已有敘述:
此龍脈寶藏事關大清的運數。一旦被破,大清便頃刻間覆滅。
此事雖然玄殊,屬怪力亂神,不足為信。但韋小寶別的不在行,義氣是一等一的。要他為了一批寶藏,而去毀了小玄子的江山,他是無論如何不肯幹的。
他離去之時,身上已有數百萬兩銀子。無論如何,這一輩子是花不完了的。何況他還要開他孃的幾家麗春院,麗秋院,賺它個盆滿缽滿。何必徒增煩惱,去挖掘什麼龍脈寶藏呢?
-
3 # 江湖夜雨
金庸先生的《鹿鼎記》中,分別藏在原來八旗旗主的八部四十二章經中的關外藏寶圖,是書中的一個重要線索,很多勢力包括洪教主等,都是夢寐以求。而韋小寶憑藉自己的聰明和機靈,得到全部的地圖殘片,由雙兒花費功夫拼湊完整後,卻沒有去發掘這座神秘的大寶藏,不免讓有些讀者覺得遺憾,為什麼金庸先生並不寫這樣“精彩”的一段呢?
我想,主要原因有這樣兩點:
一、金庸先生已經在早期的作品,如《雪山飛狐》中寫過有關於塞外的藏寶圖的故事,雖然那個寶藏與《鹿鼎記》中這個關外藏寶有所不同,是李自成留下的軍刀和藏寶的故事,但是寶藏的故事大同小異,無非是密洞,雪山,眾多人來搶奪財寶之類。這一類的搶寶故事,在《連城訣》中也已經寫過,再寫的話,未免雷同。如果寫韋小寶發現寶藏,大撈特撈,未必平白無味,如果想增加驚險情節,再來強敵襲擾,搶奪財寶,難免和上述作品的情節相似,翻不出新意來。
二、文學作品中,要有一些情節留白的,什麼事情也都寫清寫盡了,其實是不好的,事事要有一個餘不盡的意思,這些才是最佳的藝術效果。就像中國畫的留白一樣,那空白處並不是多餘的,反而增加了更多的藝術色彩。《鹿鼎記》中沒有寫這一段故事,於是給大家留下了很多的遐想,到底寶藏是什麼樣的情景,到底藏了多少的金銀財寶,最終這個寶藏怎麼樣了?有沒有被髮掘,都是餘味。相比之下,《雪山飛狐》中胡苗對戰中比武,那一刀劈是不劈這樣的留白,顯得就不如《鹿鼎記》中高明瞭。
當然,依韋小寶的性格,他不尋關外寶藏也是有充分理由的,首先,他家財萬貫,富得幾輩子也花不完現有的錢,尋求關外寶藏的錢,動力不足,衝韋小寶只揀便宜不冒風險的性格,未必有這樣的渴望。其次,寶藏是滿清龍脈,韋小寶覺得康熙對他有情有義,也不忍撅了他的龍脈,給小玄子造成傷害,因此,這一情節也是具有合理性的。
回覆列表
因為挖掘寶藏是一個不小的工程,需要極大的人力物力來完成,再加上“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即便挖掘成功,其後的運輸、藏匿、防範盜賊等都是極大的問題。
首先,他絕對不大可能率領手下親兵大張旗鼓的去挖掘,這對皇帝而言是絕對不能容許的,更兼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見了寶藏不起貪心真正靠得住的又有幾人。而他自己的武功智謀都不足以統帥駕馭眾人,若不是受到小皇帝的寵幸,與師父陳近南這棵大樹遮擋,無論朝廷還是天地會,是沒有人會真正敬服他的,都當他只是一個小流氓而已!
其次,他本已將寶藏圖交給了師父陳近南,而陳近南也答允率領天地會去開採。但事與願違,自那次柳州分別之後,諸事紛雜,等到再次師徒相逢,天地會也幾乎遭受滅頂之災,後來陳近南也被鄭二公子殘害,從此他困守孤島,只有七位夫人相隨,再無號召群雄之力,自是無力去挖取寶藏。
再次,他本有數百萬兩的身家,稱得上是富可敵國,有幾輩子花不完的家產,完全沒有必要去冒險取寶。其實大寶藏,單單對於個人來說本沒有太大意義,因為一個人所能花費的畢竟有限,反而容易招惹禍端。除非是統帥一方的豪傑,手底下人多勢眾,有了寶藏更可以招兵買馬,縱橫席捲天下。
因而若是藏寶圖落在陳近南、洪教主、吳三桂等的手裡便大不同了,必定挖掘出來招兵買馬,爭逐天下成就霸業。而韋小寶雖然聰明,但也其實與我們普通人差不多,武藝智謀始終有限,膽量魄力明顯不屬大英雄、大豪傑甚至亂世梟雄之流。此所謂有賊心,沒賊膽,而寶藏同時也象徵著天下,誰有了寶藏便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本,而到了書末寶藏還好端端的在滿清手中,也從某種意義上隱含了天地會、神龍教、吳三桂等,爭到最後畢竟還是小皇帝康熙笑到了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