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崑崙
-
2 # 孟珍
謝謝邀請。唐朝以後的正史可信度降低,也只是某些人的猜測。其實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隨著人們智商情商的逐步提高。那些朝庭正史,越來人為的痕跡越嚴重。越來距離事實越遠。有些人把唐朝做為節點,只是因為唐朝李世民的皇位有名不正言不順之嫌。或許他有影響史官編修正史的可能。其實隨著人類智商的提高,象古人一樣的正心正意食古不化的史官越來越少了。趨炎附勢之人越來越多,編史官同樣是在皇帝手下做官,哪個不要命的肯去醜化皇帝?哪個不是把皇家對付得好好的?哪個皇家能不讓自己的親信去主持這項至關重要的工作?所以歷來有成者王侯敗者賊一說。歷史上歷來的宮庭鬥爭都是最慘酷的,都是無所不用其極的。真正的東西史官又能知道多少?而且很多時候,史官所知都不一定是真的,許多都是別人舔油加醋加工過的東西。如果再加上史官本人的主觀意識的偏差,所謂的正史,其間的水分還是蠻大的。其實今人用史,都是揀有利於自己的部分來用的,不合自己意願的東西不是被擱置,就是被篡改,沒有誰會拿對自己不利的東西來用的。多少人研究歷史,同樣是有目的的,是為了用才去研究的。所以,任何歷史都是可以加上研究者本人的意識的。當然可信度是大打折扣的。
-
3 # 辰州觀海
【1】
有這樣一種說法:在唐朝之前,中國歷史的可信度是很高的,而唐朝唐太宗是透過篡位手法上臺,因此唐太宗為了隱瞞自己不光彩的行為,開始篡改了歷史,而唐太宗的這個行為,也被後世帝王因襲,故此,唐代以後的歷史不可信。
對於這個說法,我是不以為然的。
因為,歷史學和歷史故事,是不一樣的。
【2】
其實我一直感覺,歷史學者和警察是有類似工作的——警察辦案,需要抽絲剝繭找證據,最終,這些證據由法院進行裁決是否該判決當事人有罪。
所以說,從歷史學角度來說,史書是否可靠,對推理是有影響,但不會影響到結論。
因此說,即便史書造假,也只不過會讓後世流傳許多不好的故事,但是,不會影響學術界的判斷。
【3】
此外,即便是唐朝之前,也有不少訛傳的歷史。
比如說,著名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以及西周的滅亡,千百年來,一直是認為烽火戲諸侯是存在的,西周的滅亡也是因為周幽王失去諸侯信任,最終滅亡的。
但這個說法,其實這幾年也因為新的史料出現、被發現,而受到質疑。
所以說,說唐朝以後歷史不可信,是不對的。
更何況,即便是篡改,無非是細節上的篡改,而歷史的大事件,是改不了的。
就像不論曹操是好是壞,最起碼,曹魏的真的取代了東漢。
回覆列表
王立群教授講過“小人物怕法律,大人物怕歷史”。李世民雖造就大唐盛世,但他得位畢竟不正,靠殺兄弟逼父親而登上大位,甚是心虛。繼位之後,打破皇帝不看史官書寫歷史內容的慣例,並在授意下,篡改真實歷史,矮化其父唐高祖,刻意美化自己。正是因為唐太宗開了這個頭,以後皇帝都可以看當朝史書內容,造成後來正史可信度都含了太多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