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498298293216
-
2 # 何以笙丶丶
19.5~23.5% 正常氧氣濃度
15~19% 工作能力降低、感到費力
12~14% 呼吸急促、脈搏加快,協調能力和感知判斷力降低
10~12% 呼吸減弱,嘴唇青紫
8~10% 神志不清、昏厥、面色土灰、噁心和嘔吐
6~8% 在其中,大於等於8分鐘,100%死亡;6分鐘。50%可能死亡;4~5分鐘,可能恢復
4~6% 40秒後昏迷、抽搐、呼吸停止,死亡
氧氣濃度與體型大小的關係…我目前只知道氧濃度會對陸生節肢動物的體型造成影響。我們脊椎動物的呼吸方式可以說是進化的很完美了,空氣經過肺再經過血液迴圈輸送到全身,由於特殊的呼吸方式,氧氣濃度對哺乳動物的體型影響不大,對我們影響更大的是心肺功能與血紅細胞的運輸氧氣的能力。至於為什麼會對節肢動物產生影響呢?陸生節肢動物的呼吸方式很原始,它們的身體里布滿了氣管,由腹部的氣孔輸入氧氣,直接由氣管輸送到全身,簡單點講就是…它們渾身都是肺,但卻沒有心臟和血液迴圈,氧氣的濃度會直接影響它們的呼吸效率。 這種呼吸方式也直接限制了陸生節肢動物的體型,尤其是昆蟲。昆蟲體型越大,他們就需要越粗的氣管來將氧氣輸送到全身,而氣管太多太粗就會佔用其他器官和肌肉的位置。氣管太少的話氧氣又會輸送不到位,所以就它們就隨著氧氣濃度的減少被限制在這個體型了。 蜘蛛的書肺也是同樣的原理,氧氣的濃度會直接限制它們的呼吸效率,呼吸效率則影響體型。至於植物的話我不太懂,看看有沒有大佬來解釋了…還有題主的果蠅設想,早就有人用蟑螂做過實驗了,確實會變大,而且是第一代就明顯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