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週歲以內的嬰幼兒輔食應保持食物原味,不需要額外新增鹽、糖及各種調味品。這時候家長們就會問了,輔食不加調味品,沒什麼味道,寶寶會愛吃嗎?
4
回覆列表
  • 1 # 馬冠生馬上營養

    週歲以內的嬰幼兒輔食應保持食物原味,不需要額外新增鹽、糖及各種調味品。這時候家長們就會問了,輔食不加調味品,沒什麼味道,寶寶會愛吃嗎?

    家長們不應該以自己的口味來評判輔食的味道。嬰幼兒的味覺、嗅覺還在形成過程中,保持淡口味有利於提高寶寶對不同天然食物的接受度,享受食物本來的味道。

    在製作輔食時可以新增一些天然的“調味品”,比如自制的番茄醬、蝦皮粉、魚鬆、肉鬆等。小一點的寶寶可以用自制的番茄醬來蒸肉末、肝泥,或者用寶寶喜歡的母乳、奶粉來製作南瓜母乳泥、土豆母乳泥;大一點的寶寶可以用自制的番茄醬、蝦皮粉、魚鬆、肉鬆新增到爛面或者粥裡吃。儘量不要選擇市售的番茄醬、肉鬆等加工肉製品,裡面大多會額外加入鹽和白砂糖等,如果要購買這類食品,家長們要仔細閱讀食物標籤,選擇那些無新增的食品。

    馬博士健康團張曼博士生

  • 2 # 懸壺小兒科

    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7-24 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指出:嬰兒輔食應保持原味,不加鹽、糖以及刺激性調味品,保持淡口味。

    淡口味食物有利於提高嬰幼兒對其他不用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減少偏食和挑食的風險。淡口味食物可減少嬰幼兒鹽和糖的攝入量,降低兒童期和成年期高血壓、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現在很多寶爸寶媽都知道一歲以內寶寶輔食不用新增鹽,這比有些老人家認為“不吃鹽沒力氣”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問題又來了,沒有加鹽的輔食寡淡無味,寶寶會喜歡吃嗎?

    這樣的憂慮其實有些以成人之心度“小人”之腹,成年人的口味和剛接觸輔食的嬰兒相比,差之何止毫釐!對於之前只能吃奶的寶Bora說,米糊、菜泥、肉泥這些人生第一口美食,即便不新增任何調味品,已經具備足夠的魅力。好比一個成年人吃了幾個月的泡麵後,能嚼著白飯青菜猶如吃上海參鮑魚。

    最重要的一點是,寶寶的人生第一口輔食,決定著孩子以後一輩子的飲食品味,開始的輔食如果是淡口味,將來長大後也是喜歡清淡飲食的人,這對健康大有好處;開始的輔食如果加鹽加糖,將來長大後大機率是個重口味的人,高鹽高脂高糖飲食,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就很容易找上門。

    每個人的人生初體驗,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以後一生的審美和品味。每個人心目中最喜歡的一道菜,就是自己的家鄉菜,因為從小就吃。舉個例子,很多人都說張藝謀後面選的女主角都和鞏俐有點像。鞏俐是第一任謀女郎,還曾經和張藝謀熱戀過,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鞏俐就是張藝謀審美道路的第一口“輔食”。

    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給寶寶淡口味的第一口輔食很重要!

  • 3 # 陪娃日誌

    首先,大人覺得寶寶吃不加調味品的食物沒味道,是從大人的角度出發的。

    因為大人習慣了各種調味品,但是小寶寶以前沒接觸過調味品,所以,他們的感覺和大人其實是不一樣的。

    其次,低鹽低糖飲食有利於寶寶健康。

    可以降低寶寶腎臟負擔,養成清淡的飲食習慣。對於將來預防高血壓也有很好的幫助。

    最後,許多食物是天然的調味劑,媽媽們要善於搭配。

    比如西紅柿酸酸的、海產品鮮鮮的、水果甜甜的等。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我冷,有一種沒味道叫媽媽覺得我沒味道。所以,不要站在大人的角度看問題。長遠來看對孩子好的才是真的好。

  • 4 # 寶寶烘焙

    寶寶沒吃過加鹽的食物,一直吃沒加鹽的都可以,食物本身是有味道的,只要不給寶寶吃有味道的食物,一旦吃過以後會一直要吃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牛呼吸快而短促,鼻流粘稠液,是什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