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孤竹國人1
-
2 # 飛揚心理王老師
但是遺憾的是個人在這樣的問題面前,往往受到了自我知識,經驗和視角的影響而走不出來。
所以我們從事專業心理工作的心理老師一般建議當你遇到了焦慮,無法緩解的時候,說明自我遇到了阻礙,積極的接受專業心理老師的分析和指導是最好的,那你如果願意自我認知調整的話,就按我上面說的這個方法去試一試。
-
3 # 心理諮詢師凡凡
我們華人有一個很奇特的觀點,就是任何時候都只想著自救。
焦慮要自救,意義要自救,生活陷入困境,要自己有,什麼時候都得靠自己。
如果專業的是給專業的人做,那麼這個世界不是就簡單多了,自己的生活有簡單多了,而且不用花那麼多的時間去摸索這條路有多麼的難走。
其實有的人會認為在焦慮的這條路上自己能走出來也是一筆很大很豐盛的智慧吧,但是和別人一起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走出來,依然是一筆很大的財富,但這時候你會把很多的精力花在探索世界,做更多有趣的事情,上活更好的人生上,而不是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自己並不擅長的事情上。
如果教育者你非要自救的話,那就多讀一點書吧,就是情緒類的什麼情緒管控的,什麼認知調整的,嗯,可能讀到哪一本,也許突然間就有一點感悟,突然發現自己的人生指令碼可能就覺得有一點突破和改變吧。
遇上問題就想著自救,這個本身就是容易引發焦慮的一種認知。
-
4 # 張鐵軍158
第一,要明確“情緒”是本性,不能用好與壞來分。
情緒由自主神經掌控,而不能被主觀意志所控制。“焦慮”以及“焦慮症”所有附帶的症狀都是人的本性,不能消除。煩惱的人,並非他的煩惱與常人不同,而是,由於機遇性的因素使其關注煩惱,越關注越煩惱,如此,注意與感覺互動作用,再加上極力擺脫,而使其被負強化並進入惡性迴圈。
喜怒哀樂憂思悲恐驚都是正常人必然的情緒反應,“遇喜而憂”輕者是心理障礙,重者叫“情感倒錯”,這是精神病症狀。
同樣,環境變化從不帶來心境波瀾的“情感淡漠”,則是精神分裂症單純型的典型特徵。
第二,“焦慮”的本質是人類進化中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智慧沉澱於基因之中。它即是煩惱,又是激發潛能的催化劑。“極力擺脫焦慮”才是“焦慮症”的肇因,而非“焦慮”本身。
本性不可以消除,借用任何手段來消除“焦慮”的努力都是南轅北轍!
第三,“焦慮症”是“焦慮性神經症”的簡稱,而“神經症”的診斷條件是“無精神病症狀,無器質性病理基礎”,即它既不是精神病,也不是軀體疾病,也不是精神病和軀體疾病的繼發症狀。
“焦慮症”是當事人對正常人都有的“焦慮感”的極力擺脫而導致的惡性迴圈。
第四,惟有接納本性,任由“焦慮”存在而不管,帶著煩惱照常接待往來,如能堅持一如既往,就會適應,就可以成為正常人。這一過程是艱難的,但堅持就是勝利,而且是唯一的捷徑。
第五,療愈的目標,不是“不難受了”,而是在“難受這也要堅持行動”的過程中“照常接待往來”!
回覆列表
焦慮者是抑鬱症患者的一種,這種病屬精神科疾病,發病原因很多,也很難治癒。我就是中度抑症者患者,病齡已超十年,住精神病院兩次也沒治好,後來透過民間的精神病專家給我治好了,但一直得吃他藥,吃任何藥對我都無效。老大夫都八十多了,我很耽心他老去,我怎麼辦。自救是根本行不通的,我走過無數彎路,這是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