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貝殼兒

    1869年,甘地出生在印度。19歲到英國留學,潛心研究《聖經》。將基督教與印度教中的一些教義融合到一起,總結出了"非暴力"結論。甘地認為,暴力對待暴力的人,只會讓對方越來越憤怒和殘忍。

    大學畢業之後,甘地到南非做法律顧問,在這裡度過了20年。在這裡,除了白人之外的人種都是奴役與壓迫的物件,甘地親眼目睹了印度人遭遇的種種歧視。每一次的感觸都很深,令他有了一種想為印度爭取獨立的願望。後來,甘地回到印度,將自己積累的經驗開始運用到實踐中。開始四處演講,將自己的主張宣傳出去,努力爭取印度自治。

    這是第一次為印度人民請命的領袖,是真正的"聖雄"。在一戰期間,甘地也想效忠英國,以此來換取印度的自治。可是戰後英國卻食言而肥,並對甘地的行為進行批判。面對這樣的境遇,甘地組織了全國性的"非暴力不合作",呼籲民眾透過各種非暴力行為去抵抗英國的不合理法案。

    正是在長期的鬥爭中,甘地擁有了自己的理論。他覺得"非暴力"就是人的天性,暴力是動物的天性。面對戰爭,甘地認為,國土與財產被拿走沒有關係,心與靈魂是自己的就好,這是任何人都拿不走的。這樣的思想太理想化,讓大家覺得這是痴人說夢。

    可以說,甘地每一次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最終都以暴力結束。甘地希望透過一次次的運動,能夠開啟印度人民的善性,讓殖民者有朝一日可以良心發現。可是甘地付出了這麼做,甚至以生命為代價,卻沒有為印度獲得自由,為什麼?因為甘地組織的運動,只給殖民者找了麻煩,卻沒有什麼危機感。

    直到1946年孟買水兵以及軍艦紛紛起義,20萬工人罷工支援。儘管起義被鎮壓,但是卻令英國當局有了危機感,最後不得不趕快想辦法解決當下的危機,不然未來的形勢更加緊迫。有人提出多種解決辦法,可是甘地不支援印度四分五裂。他認為,一旦印度分裂,就違背了"非暴力"的教義。

    甘地的做法與思想有偏激之處,也有進步之處。至於怎麼看待,需要大家一分為二的分析,不要那麼片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兒跟媽媽關係好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