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2358qwer

    乳釘紋方鼎,商代前期,鄭州出土

    眾所周知,相比於純銅,青銅的硬度非常高(青銅是銅和錫或鉛或砷等元素的合金),古人在製作一些小而薄的青銅器時,可以採用錘揲、鏨刻的方法來成型並增加紋飾,但是如果想要製作出器型大、器壁厚的銅器,就無法錘揲成型,也無法直接在器身上直接雕刻花紋了,必須透過鑄造的方法來同時完成成型裝飾。那麼,古人的鑄造方法有哪些呢?根據文獻記載以及考古研究,我們將其歸納為以下兩大類:

    一.模範法

    簡而言之,模範法就是先用陶泥做出“”(想要鑄造的青銅器的樣子,也就是青銅器的草稿),“”(將泥土敷在模上,脫出用來形成鑄件外輪廓的組成部分)和“”(體積與容器內腔相當的範)。而後將範和芯組合起來,範、芯之間的空腔就形成了所要鑄造器物的形體,再將熔化的青銅液澆注進空腔裡,經過冷卻侯,分離陶範,修整等步驟,呈現出的就是最後的青銅器了。如果需要在器物上製作出紋飾,那麼還是需要首先在模上就做出紋飾來,這樣才能讓範上出現映象式的紋飾,有時候若紋飾要求非常精細,還需要直接在範上進行精加工。由於鑄好銅器後陶範就被打碎拆除,所以陶範大多是一次性的。

    圓鼎範示意圖

    山西侯馬出土晉國陶範殘塊

    在模範法中,因為器型簡單可以一次性澆注整體成型的為渾鑄法,比如一些簡單的劍、戈、矛等武器,因為造型複雜需要製作多組範分別鑄造後再連線成型(用拼鑄法或焊接法)的為分鑄法

    二.失蠟法

    失蠟法的原理也非常簡單,採用易融化且便於塑形的材質,如蜂蠟,動物油脂(牛油、羊油等)或松香等製成欲鑄器物的蠟模,隨後在蠟模表面用細泥漿多次澆淋形成泥殼,再塗上耐火材料。加熱烘烤,熔點低的蠟模融化流出,形成空腔。往腔內澆注青銅液,凝固後打碎外範即可得到光潔細密而又精巧的鑄件。這種方法在現代金屬成形工藝中仍被廣泛應用,稱為熔模精密鑄造(Investment Casting)。

    失蠟法原理

    失蠟法的歷史悠久,公元前3000年的西亞就已有了失蠟法鑄造的樂器裝飾物(烏爾王陵七絃琴之獸首),公元前2000年至1780年的埃及也有失蠟法鑄造的人像(《古代世界史前時代銅與青銅冶金術的筆記》H.H.Goghlai),但在中國關於失蠟工藝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宋趙希鵠的《洞天清祿集》,隨後是明代的《開工天物》。一些早期的青銅器,紋飾非常繁複,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可能使用了失蠟法,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所以,失蠟法在中國究竟何時起源,還有待將來更多的考古材料來解決。

    河南淅川出土雲紋銅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呂后的歷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