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雍正王朝》中江南受災,皇子們都知道很難籌到賑災款,紛紛不願去。況且江南的官員很多都是八爺九爺的人,他是用什麼方法籌到款的?
6
回覆列表
  • 1 # 三爺觀影

    康熙四十六年,黃河發大水,江南數百萬災民流離失所,餓殍遍地,可是國庫空虛拿不出銀子來救濟災民。於是,康熙皇帝想讓自己的兒子去籌款賑災,然而這些個皇子們個個精得像猴一樣,從那些貪官富商手裡要錢就相當於虎口拔牙,所以都不願意去,只有四爺胤禛帶著十三爺主動請纓前去救災。

    四爺能籌到款主要是因為做對了兩件事。

    1.不拘一格,大膽啟用田文鏡。田文鏡是個正直勤勉的官員,但是卻被揚州知縣車銘陷害奪官,四爺知其才能,大膽地借來了車銘的頂戴花翎給田文鏡,命其主管救災事宜,這田文鏡上任後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四爺的指點下,他命令手下在富商大戶的門前懸掛“有求必應”的燈籠,然後“慫恿”災民前往這些富商大戶家搶糧,解決了一部分災民的問題。

    2.抓住機會,以反間計利用九爺。江南的貪官和富商以任伯安為首,而這任伯安卻是八爺九爺的門人。四爺和八爺九爺黨是死對頭,四爺來籌款必定困難重重。四爺動員大家捐款,如果這些官員不捐四爺可能也沒辦法,可是壞就壞在京城的九爺給任伯安來了一封信,信中命令任伯安等按兵不動,沒想到這封信被四爺的心腹愛將年羹堯截獲,四爺以此作為要挾,任伯安怕連累九爺,於是紛紛就範,“慷慨”解囊,捐出大量的賑災款。至此,江南籌款賑災圓滿完成。

  • 2 # 燦燦公子

    先深入現場調查瞭解情況

    胤禛與胤祥並沒有擺欽差大臣的排場,而是選擇微服,從有災民的小路出發,深入到現場瞭解受災的情況,以及各處賑災款的籌備情況,並發現了車銘、任伯安等一批賑災不力的官員。

    任用人才,各負其責

    能夠在乞丐當中發現李衛,利用李衛的機靈,在乞丐中有號召力的優勢,幫助製造輿論。

    文用田文鏡,田文鏡是一個敢做事,不怕得罪人的官員,雍正利用他的這一特點,賦予他權力,代表他做好賑災。

    武用年羹堯,告訴年羹堯事情辦好之後,可以把他調回京城,這正和年羹堯心意,雍正讓他做好賑災的安全保衛。

    給江南富戶敲警

    不願出錢的江南富戶門上懸掛“有求必應”的燈籠,年羹堯下令不準任何人摘下,同時讓李衛煽動災民到這些人家中蹭吃蹭喝,任伯安寫信給九阿哥彙報這裡的情況。

    調包書信,殺雞儆猴

    年羹堯截到九阿哥給任伯安的回信,偷偷把書信調包,並在書中告訴任伯安要積極配合賑災捐款。

    至此,透過雍正的運籌帷幄,人才的合理分配,精湛的演技,成功的籌到了大量賑災款,圓滿完成任務。

  • 3 # 體育21點半

    《雍正王朝》小說和電視劇,我只有三個字的評語:好!好!好!皇四子赴江南籌糧賑災的一折作為整部劇的引子,引的高!引的秒!引人入勝!細細想來,有很多啟迪之處!江南賑災一行其實是雍正組建自己工作班子的關鍵環節!老十三、鄔思道、李衛、田文鏡、年羹堯的這套文武陣容在江南一役中得到了很好的磨合和鍛鍊,成為日後雍正主政的核心班底!

    回到江南一行的賑災,我們看看有哪些關鍵點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其一、職場第一法則“誰提的問題,誰負責解決!”江南水災,皇帝震怒!其他皇子和大臣都是御前聽宣,說什麼“皇上英明神武,自有主張”的麵湯話!老四卻插手了老八管理的戶部,去把人家的家底掀了個底朝天!然後御前放炮,放大炮!說國庫空虛云云。這就弄得大家都很尷尬了....,現在問題掀出來了,你老四放的炮,還是錢糧大事,還有誰會主動去呢?

    其二、職場工作法則“不打無準備之仗!”老四敢掀底,肯定也是做足了準備的。所以人家自己就找太子,主動請纓去賑災籌款去了。去的哪兒,去的就是八爺黨的大本營揚州。各方面資訊顯示,老四去是做了充分準備的,包括:1.微服簡行,兵貴神速!帶著鐵哥們老十三就去了,先來個措手不及; 2.幹事先選人,對杭州的地方官情況篩查了一遍,找到了田文鏡這個馬前卒; 3.調動自己資源,把自己嫡系的年羹堯來負責軍馬保障; 4.初步擬定了救災預案:讓災民進城搶糧。剩下的就是現場博弈了。

    其三、職場選人用人法則“兵不在多,在精!”事實證明,老四在選用能員幹吏方面確實是有眼光的,選人用人上的準確為江南攻克任伯安一眾官員立下了頭功!田文鏡這種讓萬人嫌的官員最適合幹這種活兒了,年羹堯更是一個殺伐決斷的主兒。田文鏡確保了救災的糧食供給,年羹堯則是繳獲了老九和任伯安的書信,為逼迫官員捐款做了關鍵的一筆!此外,選中小叫花子李衛和高富也是神來之筆。

    最後,我們發現雍正後來打天下、坐天下的主要班底都是在江南賑災籌款借糧中組的班子:這告訴我們什麼呢,想要重用,認識領導很重要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閒暇時間很多,有沒有什麼好的讀書軟體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