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黎說歷史
-
2 # 歷史有約故事會
476年之後的羅馬帝國西部
在廢黜奧古斯都路斯之後,奧多阿克決定不再擁立皇帝。東部的歷史學家馬爾庫斯(Malchus)較為詳細地記載了奧古斯都路斯退位時羅馬元老院以他的名義出使東部朝廷的情況:“羅慕路斯要求元老院派遣使節向芝諾(Zeno)皇帝提議說帝國不再需要分治了,一個共同擁戴的皇帝對兩邊來說就已經足夠了。此外元老院還說,他們已經選擇了奧多阿克這位有軍事和政治經驗的人來處理他們這邊的事務,芝諾皇帝可以給他權貴的地位,將義大利的統治託付給他。”⑩這一記載表明,在當時西部的羅馬人看來,廢黜奧古斯都路斯的事件只是羅馬帝國西部的又一次政變,並未產生特別重大的影響,而東部的皇帝芝諾也沒有放棄對西部的干涉。馬爾庫斯還寫道:“對那些來自元老院的使節,皇帝給予以下的答覆:(皇帝說)他們已經從東部接受了兩個皇帝,一個已經被他們趕走了,而另一個即安特米烏斯則被他們殺死了,現在他們要知道應該怎麼做。由於他們的皇帝(指奈波斯)仍然活著,他們應該不懷二心地將他迎接回來。”(11)顯然,按照馬爾庫斯的記述,芝諾皇帝仍然認為被俄瑞斯特斯趕走的奈波斯是西部合法的皇帝,而且他在答覆中並沒有提及裡奇默爾、俄瑞斯特斯這些西部的軍事領袖在政治衝突中的作用,而是將元老院視作之前幾次政變的主要當事人。從馬爾庫斯的記載來看,476年的奧古斯都路斯退位的事件更像是一場羅馬帝國內部的政治糾紛,而非羅馬帝國的滅亡。
從理論上來說,羅馬帝國並不一定需要東、西部分治。4世紀以來,羅馬帝國既有過君士坦丁大帝、尤利安皇帝這樣單獨統治整個羅馬帝國的統治者,也往往由兩位或兩位以上的皇帝同時統治。(12)在狄奧多西皇帝去世前,他的兩個兒子阿卡狄烏斯(Arcadius)和霍諾里烏斯(Honorius)就已經獲得了奧古斯都的頭銜,在理論上他們和他們的父親一樣是共治整個羅馬帝國的皇帝。此後,這兩位皇帝在東、西部的分治是狄奧多西家族為了維持統治的穩定而做出的安排,羅馬帝國始終是一個統一的整體。(13)因此,前往東部的元老院使節在奧古斯都路斯退位後提議讓芝諾皇帝獨自統治羅馬帝國,這並不違反羅馬的政治傳統,芝諾皇帝的單獨統治也不會對羅馬帝國西部的政治局勢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不過,要深入瞭解當時的人們對476年事件的看法,就不能僅僅依靠馬爾庫斯的記載。羅馬帝國西部和東部的人們所處的環境不同,西部政權和東部皇帝的政治立場也並不相同。因此,我們結合當時的各種史料,分別從西部和東部這兩個不同的視角來分析476年之後的羅馬人對476年這一事件的看法。
-
3 # 蛋說汪胖子
提到西羅馬帝國,有幾點小知識不得不先提一下。
首先是西羅馬帝國的國名。其實西羅馬帝國的國名依然是羅馬帝國,只是為區別定都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而被後世冠以西羅馬的稱謂。
其次是西羅馬帝國與東羅馬帝國的關係。很多不熟悉歷史的網友往往以為東、西羅馬帝國是如中國歷史上東魏西魏一般的敵對政權。其實完全不是!而且東、西羅馬帝國的誕生在我們華人看來簡直會覺得不可思議!公元284年,由於羅馬帝國內亂不斷,外敵入侵,而且軍人專橫,新任皇帝戴克裡先上任後,自知一人無力對付內困外交的局面,於是想了一個高招:把羅馬帝國西半部(即義大利、西班牙、高盧、不列顛、中歐、北非)交由其好友馬克西米安管治,自己則管治羅馬帝國東半部(即巴爾幹半島、東南歐、小亞細亞、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埃及)。兩人同時還給自己分別設立了副皇帝的職位,就此把國家變成了四人合治的局面,史稱四帝共治制。就此,西羅馬帝國誕生了。
以上就是西羅馬帝國最基礎的兩個小知識。
但不幸的是,西羅馬帝國自誕生起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蠻族入侵從未停止。到了公元410年,西哥特人在領袖阿拉里克率領下,進入義大利,圍攻羅馬象徵羅馬城,隨後在城內奴隸的配合下開啟城門,大掠三日而去,西羅馬帝國從此一蹶不振!
又過了幾十年,到了公元476年,羅馬僱傭兵領袖、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在控制義大利全境後,終於上演了一出僱傭兵傳奇的戲碼,廢黜了西羅馬末代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事實上結束了羅馬帝國對義大利的統治。
又過了一千多年,英國曆史學者愛德華·吉本在寫作《羅馬帝國哀亡史》時,便將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定於公元476年9月4日西羅馬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奧多亞克威迫退位之時。而由於羅馬帝國在歐洲歷史上中的巨大影響力,所以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一般也被劃分為古代歐洲的終結,並作為歐洲中世紀的開始。
回覆列表
滅亡了。含義就是歐洲再也沒能統一起來;人們對皇帝的忠誠轉化為對教皇和上帝的服從;歐洲從奴隸制社會邁入封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