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_小顏
-
2 # 豌豆媽媽營養素
因為我是靠北方的,從小到大喝的豆腐腦都是隻加白糖,畢業到蘇州工作後,第一次喝到鹹的豆腐腦,完全不能接受,完全是雷區,但在這邊待了幾年後,慢慢接受了些當地的文化,再試著去接受這個鹹豆腐腦,突然覺得很鮮,就像吃一道菜,嫩豆腐做的菜,所以習慣成自然,但換個角度去看,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3 # 秦味兒
豆腐腦分為鹹豆花,和甜豆花,一般北方人喜歡吃鹹的,南方人喜歡甜豆花。作為一個北方人,剛來上海看到這裡的鹹豆花,有點想哭,為什麼裡面還放了榨菜,真的是鹹豆花。陝西那邊的豆花,數正宗的是乾縣豆腐腦,味道一流,再配上鍋盔,那簡直美極了。
-
4 # 雲香臭豆腐
其實豆腐腦本身和豆腐是一樣的,豆腐腦壓緊以後就是豆腐了,至於甜的還是鹹的,那要看你喜歡什麼味道的。關於哪個吃法是正宗的,叫我說啊,只要自己吃的開心,沒什麼可爭論的,但是最後我要堅定的加上一句,我只吃鹹的。哈哈哈!
-
5 # 豪客餐飲管理獵鷹
在河南鹹豆腐腦是一種家常飯,也是改善生活的美味,也是現在外地遊子的一種情懷!早餐也有鹹豆腐腦,配菜饃!想想就留口水!
-
6 # 龍文說史
我感覺鹹味豆腐腦好吃,因為豆腐腦本來就是鹹的,甜的只算作輔料而已,不管什麼時候,尤其是家鄉味正宗就是所謂乾縣豆腐腦,成為乾州四寶之一 ,以酸,辣為特色,香為主。
豆腐腦,那一碗,不大的陶瓷乘滿著香噴噴的豆花,似石膏,豆乳。 走在乾縣某個街道角落,就有人擺著小甕缸用黃色繩纏著。上面有個被水常年弄黑的案板,案板擺著蒜沫水(其中隱含秘方)。沒有碾沫的調料泡的汁子,似醬油,那其實是豆腐腦的秘方,看看有哪些秘方,一般其他地方學不到,西安咸陽也做不到這種味,看看秘方吧!調上精鹽、蒜泥、五香陳醋、醬油、油潑辣子。
其中自家磨子砸的火紅辣椒,有一種新玩也兒,可以放入乾乾的饃,用碾辣椒的槽砸進去,放調貨後味級,倒入碗中,饃和調和辣子合二為一,超爆!真是魔鬼辣椒般爽。
轉移話題了,再說豆腐腦吧!剛將自家種的菜籽油用火候熟好,潑上去,超汆的味,用剛出籠熱饃一蘸,美美一道菜,不行可以拿乾縣鍋盔啾,吃起來也美滋滋的。三樣俱全再加入適量的鹽巴,味足。 隨手拿一把上細下大的薄銅淺勺子舀入小瓷碗中,放入佐料,啾上熱饃,吃起來好比美食。火鍋入的大魚大肉都不如它味足,傷胃。
乾縣豆腐腦是乾縣特色小吃,它在早中晚都有賣,一些外地遊客來乾縣無非就是逛乾陵 ,乾陵逛完了,肯定得品嚐當地小吃,乾州四寶自然逃不掉,豆腐腦,澆湯掛麵,馬油擦酥餅,鍋盔都是響噹噹的名吃。澆湯掛麵經常被帶到早上年飯和婚席,豆腐腦則更普遍,鄉鎮街道都有,就連農村一到下午就有人喊豆腐腦,吃客絡繹不絕,趴到做豆腐腦小桌子前,端起小碗就拿鐵勺子往嘴裡送,然後啾上鍋盔,當做方便晚餐。
豆腐腦不止是獨特風味小吃而且也是文化小吃,著名作家程海寫的《乾州賦》中就有意思的一個橋段:日暮燈放,乾州四寶,街衢流香。乾縣豆腐腦之所以出名,完全不是偶然,它和乾縣鍋盔同理,都是在歷史長河慢慢演變過來的,都知道鍋盔的出現是由於當時修乾陵計程車兵,苦力沒鍋,由於條件簡陋,沒辦法,只得用頭盔做燒餅,漸漸成習慣了,鍋盔就出來了。現如今它不拿碗大的頭盔,而拿大瓷甕做,更厚,容易儲存,有時還放入調和和黃油攪拌,吃起來更香。
而豆腐腦出現相對晚一點,它是在清朝時才被髮掘,年羹堯歷史上名人肯定知道,可不知道他為了嘗豆腐腦殺了多少人,他本來就生性殘暴,大魚大肉吃膩了沒口味了 ,為了蒐羅各地美食 豆腐腦於是被他盯上,還成了與朋聚會必不可少的美食,由於時間問題,那個會做豆腐腦的廚子老了回家了。這可把年羹堯饞死了,豆腐腦癮反了,不得不召集其他廚子做,可就是做不出這味兒,於是見了廚子就殺,一些廚子望了害怕,不得不又把那個老廚子請來大功告成,之所以好吃年羹堯原來知道里面卻有秘方,這也就是乾州豆腐腦打出去的原因。後來被一個叫毛老大的人更改了烹飪技術,沒用井水用河水,料里加少許雞湯由於生意紅火,這樣被乾州人效仿很快成了一道當地特色美食。所以這就是我為什麼這麼推崇鹹豆腐腦,因為它是乾州著名的小吃,已有一定歷史和文化蘊含。
回覆列表
豆腐腦是中國的傳統小吃,江南江北吃法各異。在我的家鄉的集市上一家傳統小吃早晨店只供應豆腐腦而且每天早上9點就銷售完了。我有時候特別饞的想吃就去排個半小時,終於看到了老闆娘她問我是要吃甜的或者鹹的。我通常都是各來一份,她就用那熟練的手法在大木桶裡用大勺舀上倆塊豆腦放進大海碗裡(碗裡有木耳蝦米,生抽在衝上高湯一勺用筷子攪拌勻)在撒上幾顆蔥花,鹹味的做好了。接著她就快速的做出甜味的豆腦底料(白糖配上銀耳加上點葛粉勾芡)澆上倆大勺豆腦。甜味的做好了付完錢回家了來賠償這傳統的美味。爽滑入口即化加上它那完美的配料令人回味無窮。真的希望這些傳統小吃一直源遠流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