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貴大文化教育創作胡鳴

    中國古代是透過科舉制度選拔人才,從隋朝到清朝末年,持續1300多年。

    第一,科舉即分科試舉,有帖經、墨義、明經科、明法科等。考題的形式類似於現在的填空、簡答、論述題等。也有書法、詩賦、政論文等。

    第二,大體分文舉和武舉。武舉選“將”,文舉選“相”,有力地維護了封建社會的上千年統治。就說文舉吧!主要考經史或四書五經內容,不考自然科學與技術。

    第三,科舉的好處是打破世襲制度或帝王將相特權,能夠從全社會競選國家棟梁之才,促進教育和社會學習之風,有利於社會進步。

    第四,四書五經主要是儒家文化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禮義廉恥等傳統文化因此流傳至今。

    第五,這種選拔官員的制度能持續上千年,中國社會總體安定、繁榮,充分說明在生產力水平相對較低的農業經濟社會是很適應的。但是,肯定不適應工業化生產力這種完全依靠近現代科技支撐的社會。

    最後,在馬克思誕辰200週年之際,用馬克思經典的理論解釋,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清朝末年,科舉制度伴隨著清政府腐朽的政治制度的滅亡,正是對馬克思理論的有力證明。

  • 2 # 象眼觀天下

    古代用文章好壞來選官員,這麼說也沒錯,是真的,但仔細說來,其中還是有很多細節的。

    首先,用文章來選擇官員絕對是一大進步。

    因為在隋朝以前的魏晉,官員的選擇是依靠“九品中正”制,高等貴族和小貴族被國家分別列入不同的戶籍,即“士族”和“庶族”,高階官員只能在高等貴族子弟裡選擇,比如三國時期袁紹動不動就自誇自己家族是“四世三公”,即四代人裡面出現了三個丞相級別的官員,就是因為袁家在當時是頂級的貴族。所以隋唐實施科舉制,用文章好壞而非人的出身來選擇官員,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進步的。

    其次,隋唐時期的科舉制不是一蹴而就的。

    唐朝早期和中期,貴族推薦而當高官的佔據了多數,且可以當高階官員;科舉出身的是少數,而且科舉出身的雖然可以當官,但只能當低階的、基層的官員。比如在武則天時期,大部分高階官員不是被太平公主舉薦的,就是被武三思、武承嗣舉薦的;在唐玄宗時期,相當一部分高階官員是出自李林甫、楊國忠,甚至高力士門下。一直到了唐朝晚期,科舉出身的官員才開始成為官員的主流。

    第三,絕大部分科舉出身計程車子絕不會只寫文章、只會讀死書的。

    宋朝開始,科舉是主流,到了明清時期,科舉出身才是“正途”,其他途徑都是“雜途”,正途出身的官員看不起雜途出身的,雜途出身的官員也很難得到升遷。科舉出身的官員沒有任何實踐經驗怎麼辦?古代想到的辦法就是培訓。比如明朝,首先在參加科舉前,學子們必須在縣學、府學、省學裡學習一些具體的政務;其次,科舉考試不僅僅靠八股,還要考各種公文寫作,當然這些公文寫作不是重點,重點是八股;最後,每三年中進士300-400人,其中最頂尖的50人左右進入翰林院,培訓學習三年(直至下一屆科舉),這期間他們要系統的學習國家的政策、法規和具體的政務;其餘的,留在京城的,被分配到各部門進行“觀政”,就是實習、學習;分配到地方的,則在省城進行“觀政”。等到觀政結束了,才會被委派以具體的差事。最後,古人相信,具體的政務可以使用師爺、循吏來處理,官員的作用不是處理具體事務的,而是來掌握大方向的,只要聖賢書讀好了、讀通了,懂得如何處理人與人的關係,如何管理屬下的辦事人員,就不會出現問題。

    第四,進入近代以後,科舉制明顯不適應新的時代。

    1840年鴉片戰爭後,華人在救亡圖存的背景下,終於認識到科舉選官是不靠譜的,但是因為守舊力量的強大和反對,直到1905年左右,慈禧太后才在張之洞等人的強烈要求下廢除了科舉制。只是廢除了科舉制之後,一直沒有一個好的選官制度,直到現在的公務員考試,對於公務員進入機制更加嚴格,然後用業務成績來作為提拔的依據,可能算是一個還行的機制吧。

  • 3 # 遺夢尋杏

    古時有文如其人之說,說得是華麗一篇有見地的文章,大概人品也應該不錯。但這總有失靈的時候,蔡京秦檜之流都能寫的一手好文章,其書法也俊逸灑脫。但二者卻活脫脫的是一代奸相,人品也和其文章有非常大的反差。

    但也不可以偏概全,所謂寫就好文章賣與帝王家。古往今來透過文章觀察一個人的德行好壞,還是可以行得通的。岳飛的《滿江紅》就是其高尚人品的真實寫照……

    綜上,過去以文見長的科舉鄰選制機,還是相當可靠的。但對官員的選拔,也不單純依靠於此。同時還注重於其德行的考察,其中以孝道尤重。德才兼備者多要透過孝廉這一關,正是得益於此,歷代也多有人才輩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圍牆用12牆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