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岳陽小唐

    因為以前我們都還小,每天呆在父母身邊,不愁吃穿無憂無慮,巴不得天天過節,只想著過節放假有好吃的好玩的,不用讀書寫字,不知柴米油鹽的我們當然開心。

    想想現在的我們,上有老下有小,有工作的壓力,人際交往的煩心,過年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過年好不容易休息幾天,我們卻格外的忙,年貨要我們安置,全家的新衣服要我們買,衛生要我們搞,一天天大魚大肉的都要我們來做的,真的是小孩盼過年我們怕過年,過年七天假比上班一個月還累,怎麼可能還有小時候的味道呢!

  • 2 # 曉言永語

    為什麼元宵節沒有以前的味道了?

    但是,人的幸福感的閾值是一個變數,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人們幸福感不斷被“觸發”,閾值區間在變大,在增高。

    以前的時候,可能只能到了元宵節才能賞燈,才能吃上元宵,一年僅有一次,所以,人們的幸福感一年才能被“觸發”一次。也就是幸福感的“閾值”比較低:我一年能吃上一次元宵,能賞一次花燈,能看一次舞龍獅,特別有滿足感。而現在,速凍食品讓我們一年365天,想哪天吃元宵都能吃得上。現在城市建設亮化工程,夜晚霓虹閃爍,可能比燈節的燈還漂亮。所以,當我們天天都能得到的時候,我們幸福感就不再容易被“觸發”,也就是我們幸福感的“閾值”提高了。

    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一部電影《有話好好說》中範偉的臺詞:“什麼是幸福?是我餓了時候,我能吃上一個大包子,我就是幸福的。”還有電影《甲方乙方》中,有個暴發戶過夠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去西北農村體驗生活,結果“全村的雞都沒饒了”。這些都是對幸福感閾值的很好解釋。

    在當今這個時代,人們對幸福的追求層次越來越高,所以“幸福感閾值”不斷提高,幸福感越來越難以被“觸發”。其實,不是我們不幸福,也不是現在元宵節沒有以前的味道,是我們對幸福的要求提高了。

    我也想提示一下大家,其實,平時我們不妨把幸福感的閾值降低一點兒,把對物質幸福感的追求轉向對精神幸福感的追求。套用 “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句話,“生活中並不缺少幸福,只是缺少發現幸福的心靈”。

  • 3 # 峰哥談史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節日氣氛卻沒有以前濃了,人們都覺得元宵節再也沒有以前的那種味道了,其實好多節日都是(春節年味也一樣不濃了)。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休閒時間變少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節奏越來越快,休閒時間相對以前的人減少了。生活壓力的增大,使每個人都絲毫不能懈怠。像以前人們過年過完十五才算過完了年,現在法定節假日就是七天,上班後立馬投入到工作中去,哪有時間去想今年元宵節怎麼過。再說現在作為傳統節日的元宵節居然不放假,和往常一樣照常上班,人們也沒有紅火的時間。

    二、娛樂方式發生了變化

    以前人們的休閒娛樂方式較少,每到正月裡村、社群都早早張羅組織人們開始排練節目,踩高蹺、扭秧歌,敲鑼鼓,大街上也會鬧點彩燈迷之類的專案。但是現在,人們娛樂休閒的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沒人願意去排練,單位社群也不組織,好多人寧願在家玩玩手機看看電視也不帶要參加。這其實不光是元宵節這樣,好多節日都是這樣。

    三、元宵節不放假

    現在像元宵節這樣的傳統節日居然不放假,好多上班的人明知外面有紅火也沒辦法去看,聽見敲鑼打鼓聲也只能埋頭工作,更別說排練參加表現了。下班後,拖著疲憊著身體回到家,有時候累的動都不想動,原本準備出去看燈的計劃也隨之取消了。

    四、物質水平提高的影響

    像以前人們物質條件不高,只有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才會去買袋元宵嚐嚐,記得小時候自己記得只有元宵節才能吃到元宵,才會買一根甘蔗邊啃甘蔗邊看錶演。晚上還會去等到很晚去看打禮花 ,雖然很冷但是很開心。

    五、春節禁止放鞭

    以前元宵節晚上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拿出年前早就準備好的春節沒有放完的鞭炮來放。現在呢?國家出於防火、安全、環境汙染的考慮,別說元宵節了春節大部分的城市都禁止燃放鞭炮。各大單位正月十五晚上放炮的習慣也隨之取消了。很多人覺得這最影響節日氣氛了,過年過十五外面都是靜悄悄的和往常一樣,一點也沒有節日的氣氛。

    六、人們的感情越來越淡
  • 4 # 雪域飛鼠

    以前的味道怕是過了好久好久了吧,好像自從上大學離開了家鄉,那個時候就已經感覺不到了。要說原因的話,我覺得有這麼幾點,一是人散了,聚起來難了,二是人大了關注的變了,三是生活的節奏快了,沒有悠閒的性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的死肥宅玩家該如何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