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宗宏弋遊記
-
2 # 無傷跑馬
1.遠超個人極限的跑步會導致猝死!
為什麼近幾年跑馬猝死的情況屢屢發生,尤其是發生在半馬比賽中。主要原因在於跑者對半程馬拉松的認識不足,平時能跑三五公里,就貿然參加半馬比賽,感覺21公里咬咬牙就能堅持,但卻沒有了解自己的身體極限在哪裡。一旦超出個人身體極限,還盲目堅持,極易對身體造成巨大傷害。大眾跑者不是專業運動員,挑戰極限前請先學會了解自己的極限在哪裡,不宜輕易去超越極限。
2.終點衝刺是猝死高發的誘因!
半馬的最後兩三公里,對於很多大眾跑者而言已經接近個人的身體極限,也是馬拉松猝死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這個時候盲目衝刺,心率和呼吸會急劇加快,並感到肌肉無力,身體極限瞬時超出荷載,誘發猝死。
3.給大眾跑者跑半馬的五條建議:
第一,瞭解自己的身體,第一次跑馬前最好做一次全面的健康體檢,特別是心臟、心電圖、血壓等常規檢查。一旦有異常,不宜貿然參賽。
第二,賽前有一定的系統性跑步訓練,建議至少保持三個月,最好半年以上的系統跑步。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第三,賽前三天不過量飲酒,賽前一晚不熬夜,賽前30分鐘充分熱身,賽中保持配速,量力而行,賽後做好運動緩衝,並進行拉伸放鬆。
第四,配帶一塊能監測心率的手錶或運動手環,跑馬過程中實時關注自己心率的變化,儘可能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一旦接近或超過極限心率,並且感覺不適,立即放緩或停止運動。
第五,樹立正確的跑步心態,跑步的初衷本該是為了健康和快樂,切不可逞一時英雄之勇,每一次接近終點,就受身邊人影響,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況只為成績衝刺。切記切記,終點衝刺並不能大幅度提升跑步成績,比賽能力的提升一定是在平時系統科學訓練基礎上配速的整體提升!
-
3 # 石家莊城市通
馬拉松比賽猝死年年有 專家稱並非因體質下降
完成一次馬拉松,曾被認為是健康的象徵。然而,幾乎每一年都會有關於馬拉松選手中途猝死的報道出現,上週日廣州馬拉松中一名21歲學生比賽中昏厥,搶救無效死亡。在歷史更悠久的英國倫敦馬拉松中,一項資料顯示,自從1981年賽事創辦以來,已經有11名跑手不幸逝世。而另一項統計則顯示,馬拉松比賽中選手猝死的機率為每10萬人中0.8人。
在廣州馬拉松出現猝死案例後,很多人認為這是華人體質下降的體現。然而,據世界著名的非傳統醫學專家莫科拉博士(Dr. Joseph M. Mercola)的研究,跑馬拉松死亡,並不能簡單用體質問題總結。馬拉松猝死個案中,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心臟病發死亡,但中暑、喝水過多導致血鈉過少也可能是致死原因。
專家解析馬拉松致死原理:多為心臟問題
莫科拉博士指出,業內人常用“逆效果”來形容馬拉松中猝死的個案,即通常對人有益的事情,如果過量,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果。2010年蒙特利爾的加拿大心血管峰會上公佈過一項研究資料表明,雖然經常鍛鍊能降低30-50%的心血管病風險,然而如果是馬拉松,心血管病發的危險會提高7倍。
研究者發現,在馬拉松途中心臟過半數部位都會因為血液流動下降和炎症介質增加而停止活動,這種暫時性的心臟受損現象,可能是造成促使的原因之一。美國哈佛大學麥克林醫院的內科專家亞瑟·西格爾博士(Dr. Arthur Siegel)發現,長距離跑步造成的炎症也可能引發心血管問題,美國心臟協會雜誌《迴圈》(Circulation)上刊登的一篇論文則證實了馬拉松運動中血液流入心臟的方式會變得畸形。
即使經常跑步也可能遭遇心臟病猝死
很多心臟專家都強調,即使很多經常跑步的人,也不代表就肯定能遠離心臟病。美國的一項統計顯示,每年該國有32.5萬人遭遇心臟病,其中40%的直接造成猝死,而多數心臟病發事前都毫無徵兆。美國心臟學家保羅·湯普森博士(Paul Thompson, M.D.)指出:“運動不是救世主。但風險很低,好處是真實存在的,因此總體而言是利大於弊。”
即使48小時內通過了壓力測試,完全健康而且低膽固醇的運動員同樣存在運動中猝死的風險。但這種危險不會改變健康生活的模式,湯普森博士打了個比方:“如果你希望長壽健康,你應該每天做一小時中等強度鍛鍊;如果你的目標只是未來幾個小時沒事,你可以去睡覺。”
回覆列表
我有幸回答,跑步真的可以猝死嗎?
我認為跑步猝死,和自己的身體素質有關,同時也和自己的心理素質有關,從理論上來說,一個人的行動能力極限,不足以威脅到生命。
第一,但是如果人有疾病源,可能在極限運動會觸發身體機能導致病理發生,比如冠心病,心臟病,腦細胞缺氧等
第二,如果在比賽中,由於心情波動,心理素質不夠硬足以誘發一些病症,過度緊張,心跳加速,都會給心臟高負荷執行,血流速加快,更容易形成腦細胞和心臟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