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蝶兒美食
-
2 # 小吃學院
饅頭髮酵一個小時沒有變問是否發酵不成功。我們應該先了解發酵所需的因素。
1、合適的配比,做饅頭面水酵母合適的配比應該是100:50:1,於季節的差異水可增減10%左右。
2、合適的發酵溫度,這裡溫度指發酵麵糰內部的溫度是35度左右,內部溫度是由環境溫度決定的,冬季需要加溫。
3、合適的酵母或老麵肥,酵母一般用量為麵粉重量的1%右右,夏冬季略有增減。
4、合適的發酵時間,這個時間範圍較寬半小時到8小時。
瞭解了發酵的因素,就應該瞭解了1小時沒有發酵起來的原因,從而得以補救。從問題來說,如果用酵母少面和的硬等,發醒需要三四小時,如和麵正常,可再兌些大劑的發酵麵糰,如再加200克麵粉4克酵母120克溫水和成酵麵糰,與沒發起來的面揉到一起繼續放在溫暖處發酵。
至於加白醋、酒等偏方效果不明顯。
-
3 # 指尖小調
有。分兩種型別,老面和乾酵母。
用老面發一個小時體積變化很小,一般發5一6個小時才能完全膨脹起來。
用乾酵母一點都沒長大,有四種可能。一是乾酵母用量少,比如500克用1一2克乾酵母,不加糖,放室溫一般要大於3小時才能徹底發起。二是乾酵母接近保質期或已過期,還是按原用量新增也可能不發,或發酵速度感緩慢。三是提前化開的時候,水溫高把酵母菌的活性燙沒了,也有可能在酵母水裡加了過量砂糖。適量的糖分是酵母菌的食物這沒毛病,過量了它吃不消就有可能減弱它的活性,就可能導致發酵緩慢甚至不發。四是用錯了乾酵母,乾酵母一般有耐高糖和耐低糖兩種,耐高糖多用在麵包類的麵糰裡,耐低糖多用在饅頭類麵糰裡。用反了也可能會不發。
放了一小時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的麵糰,可以再加點乾酵母和一點白砂糖。加之前可以把麵糰掰成小塊,加進去快速揉勻揉透。再次成團後放進容器,放到加了熱水的蒸鍋,微波爐,烤箱或整理箱等比較密閉的環境,會有效膨脹。
-
4 # 霧裡看花11
首先要弄清楚所謂發酵失敗是怎樣一種情況,是時間沒到還沒發起來,還是酵母粉少了壓根就沒發酵,只有弄清楚了,才好對症下藥。
如果是酵母粉少了沒發起來,這相對好辦一些,再重新拌入發酵粉重新發過,一般都能成功。如果是把粉發死了,那一般來說是很難補救了。
至於網上說的把發酵失敗的面中間挖個坑,倒點白酒重新發過,這靠不靠譜,沒試過,也不知道能成不。
-
5 # 廚房裡的麵點師
發麵不成功後的解決辦法
先說說發麵不成功的原因
按理說只要麵粉放入酵母都會發酵,只是時間長短而已,一般放酵母發麵還發不起來有幾種原因
(1)面忘放酵母了: 別覺得可笑,記得我剛學徒的時候就忘過(這麼糗的是我都分享出來了,要不要點波關注)
(2)酵母死了: 一般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隨著溫度的增加,酵母的發酵速度也增加,產氣量也增加,但最高不要超過38℃~39℃。一般正常的溫度應控制在26℃~28℃之內,如果使用快速生產法則不要超過30℃,因為超過該溫度,將發酵過速,麵糰未充分成熟,保氣能力則不佳,影響最終產品品質。而超過50℃酵母就會死亡,所以我一般都在28℃左右發酵麵食(可能有人說了我用38℃發酵也做出來了,個人不喜歡催生,喜歡慢慢自然發酵,就像溜達雞和肉食雞的感覺,而我喜歡溜達雞)
面沒發起來該怎麼辦?(1)重新發面: 把沒有發的面摻入新做的面裡繼續醒發
(2)做成酵面: 也就是老面或者也叫老肥,把沒發的面放到一個溫度比較適宜的地方繼續發酵成為老肥
可能有人說了他不發怎麼成老肥,舉個例子一斤面六兩水什麼也不加就放到外面也可以發酵成為老肥(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放時間久了的餃子皮了嗎?有些酸味,面裡還有些氣孔,那就是發了)
(3)如果都不喜歡那就在沒有發的面裡揉進一些酵母水然後繼續發酵
下圖這個就是我把玉米麵燙熟了以後有摻入新做的發麵裡面製作的玉米麵菜糰子(口感特別好)
這個是面和好以後直接製作成型以後再去醒發的大花捲大花捲
而這個你別看他醜,確是我為我媽媽特別製作的適合糖尿病人吃的發糕,其中只有玉米麵,白麵,水和五克酵母,其他一律不放,由於沒想著做的多好看,所以做的比較樸素,但是口感還不錯
回覆列表
沒有發酵有幾個原因,:
第一 室溫是不是比較低?室溫18℃以下1個小時很難發酵,可以放置到溫暖的地方繼續發酵,比如泡沫箱內放熱水增溫,或者放到電褥子上或者有發酵功能的烤箱裡、發酵箱中。
第二 酵母是否過期了?如果是過期了放幾個小時都不會發酵,這是就要重新放入有活性的新酵母再繼續發酵。
第三 有的時候酵母快過期了或者儲存不當也會發酵力弱,這時可以在麵糰中加入適量的無鋁泡打粉幫助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