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合媽媽讀心理
-
2 # 神奇麻麻木小暖
我就是一個特別膽小的人,10多歲了還不敢一個人在家裡帶著,天黑就不敢出門。就算是現在做了媽媽,膽子也不大。所以我很理解13歲了還不敢一個人睡得孩子的心理。
一般來說,孩子3歲左右,就開始和父母分開睡了。13歲了還和父母睡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作為家長應該耐心一些,理解孩子,幫助孩子養成獨立睡眠的習慣
1、不要取笑孩子
不要拿這件事情取笑孩子,當成笑話到處講。其實十多歲了,還得和父母睡,對於他來說,可能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如果還被人取笑,其實是很傷自尊心的,所以作為父母,應該理解孩子,而不是取笑諷刺
2、孩子是不是過於依賴父母
孩子是不是平時生活中過於依賴母親或者父親,所以他面對父母的時候始終是嬰兒的心態。如果是這樣,那麼建議父母多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減少對孩子的照顧,很多事情讓孩子自己做,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已經是大人了,而不是小寶寶。
3、尊重孩子的獨立空間
回想一下你是否喜歡干涉孩子的獨立空間呢?不要過多參與到孩子的空間中,讓孩子有自己獨處的時間。也有助於孩子趨向獨立
4、佈置房間
尊重孩子的意見,佈置他喜歡的房間。鼓勵孩子單獨睡,最開始的時候甚至可以陪著孩子,等孩子睡著之後再走。
5、孩子沒有安全感
孩子安全感缺失嚴重,平時父母照顧的少,或者經常批評孩子,嚇唬孩子,導致孩子安全感缺失,無法獨立睡眠。父母應該多表揚孩子,多表現出對他們的愛。
10多歲的孩子,獨立性這麼差也是很少見的。那麼父母就更應該付出一些耐心幫助孩子順利渡過去。
正常情況下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恐懼感會自然消失,但是也有一些孩子直到讀小學、初中,甚至成人成家後依然會對某樣東西、或者某個場景充滿恐懼。
在我心目中,一輩子經過多少大風大浪的姥姥,今年已經82歲了,依然很害怕老鼠。我的姨姨今年50多歲了,依然對毛毛蟲充滿了恐懼。我的兒子今年11歲了,依然很害怕一個人睡覺、巨怕蜘蛛。
每晚我都會陪孩子進行10多分鐘的睡前談心,睡前談心當然是很好的,可以讓我們共度一段輕鬆愉快的親子時光,各自訴說一天的快樂事、心煩事,然後看著他踏實地入睡。但是,我知道他內心深處是有恐懼存在的,他是一個非常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為什麼有些大孩子或者成人內心會充滿恐懼呢?這不是因為他們天性膽小,而是因為在他們小的時候,受到了不良的刺激,這種刺激在大腦內頑固留存,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
我的兒子3歲之前由我的母親幫忙帶,母親是一個家庭婦女,不懂什麼科學的育兒方法,管教孩子的方式也很傳統老土,為了讓孩子聽話,常常會編造一些謊言嚇唬孩子,這一招很靈,孩子總是會被嚇住。
我至今懷疑兒子巨怕蜘蛛就是因為我的母親在兒子很小的時候,對他說了什麼關於蜘蛛的壞話。以至於這種恐懼讓他看上去總是那麼膽小、謹慎,做什麼事情都要思前想後,遲遲下不了決心。他從來不敢嘗試任何新鮮事物,比如說,如果他覺得某家餐館的飯菜味道很好,他以後就只會去這一家,如果讓他換一家嚐嚐,他就會很抗拒、很糾結,在別人看來自然而然的事情,在他卻要與內心的恐懼進行對抗。表面上看是孩子太膽小,實際上是他內心深深地缺乏安全感。
而我的姥姥、姨姨們各自害怕某樣東西,也一定是因為在很小的時候被大人嚇唬過。
我記得過年的時候,家裡總會買一些蒜味的炒花生,兒子以為花生就是這個味道,後來長大一點的時候,他有一次幫我剝蒜,居然仰起頭好奇地問我,“媽媽,這個蒜的味道怎麼和花生的一模一樣!”
我才發現,心理學上講的關於恐懼心理的說法:恐懼大多數時候都是條件反射的結果,條件反射是兩種全然不同的東西,長期在一起出現,以至於當其中一樣出現的時候,人們會不可避免地瞬間聯想到另外一樣東西。
正如兒子看到大蒜就會想到花生,表妹看到夜幕降臨,就會想到鬼要來了,姥姥看到老鼠也許就會想到小時候太姥姥的嚇唬她的聲音,姨姨看到毛毛蟲就會想到……
內心的恐懼總是讓一些孩子畏手畏腳,束縛綁架了自己。長大後的表現就是缺乏魄力,很有可能在機會面前,因為恐懼而不敢嘗試,不得不與成功失之交臂,最後扼腕痛惜。
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消除恐懼呢?1、鼓勵孩子多和現實事物接觸。對周圍環境和事物重複體驗,會讓孩子感覺到那些不可知的、令他恐懼的現象,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經過這些接觸,恐懼感在孩子心中就會漸漸消失。
2、給予孩子更多高質量的陪伴。如果父母能夠及早意識到問題所在,更多地陪伴在孩子身邊,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就能慢慢減輕孩子的恐懼,讓孩子重新獲得內在動力,更加勇敢地面對未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