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屋253315373

    劉禪並非無能,而是三國期間在位時間最長、結局最好的君主。他統治蜀國41年,其中諸葛亮輔助了11年,亮死後又延續了30年。在傳記小說中的樂不思蜀,更多的是一種保命哲學而已。綜合起來,我認為他有幾大優勢:首先是政治優勢。劉禪即是劉備的嫡長子,又是夏侯淵外孫,屬於蜀國和曹魏集團根正苗紅的二代領導集體核心成員。連曹丕等曹氏後人都要顧及到這層親緣關係。身處亂世之中,居然能在兩大敵對勢力中任意縱橫,不能不說是難個得的血緣優勢。其次是圓滑老練的處事方法,諸葛亮在世的時候拜為相父,較好的發揮了權臣的力量。諸葛亮去世以後,重用費瑋,隨後又是姜維等人,同時又扶植宦官黃浩,藉助了各個勢力之間的矛盾,實現了政局的穩定。第三是投降以後依然留有後手,野史中稱,蜀國朝貢之人每年要用籮筐秤一下劉禪,若是瘦了,那是要起兵造反的。總之,劉禪給人已庸庸碌碌的印象,實際則為自己為家人謀求了最大的生存權益。

  • 2 # 歷史的拐點

    劉備選擇劉嬋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只是無奈的選擇。

    1、國家名節問題。劉備從一個幽州賣貨郎能夠成為割據一方的皇帝,靠的是什麼?不可能是什麼忠厚老實,或者大家說的“善哭”真正原因只能是因為他是“漢朝宗室”這個金字招牌。所以才能處處受到禮遇。甚至連漢獻帝都尊稱一聲“皇叔”。而蜀漢對抗曹魏最大的一張政治派就是:我是正統,你是篡逆。所以,蜀漢必然要講究禮法,否則不成了自打嘴巴。廢長立幼,在當時的社會看就是最不符合禮法的行為。

    2、國家內部勢力平衡問題。東漢時期,朝廷政治昏暗,形成了各地世家大族結寨自保的局面。地方的世家常常在當地一呼百應,從者如雲。勢力之強甚至超過當地官府。劉備的前半生顛沛流離最早去徐州,後來又逃亡荊州。終於從荊州發家,獲得了益州成就了帝業。這樣就造成了蜀漢的朝堂上擁有三股勢力:最弱小的徐州派,代表人物麋氏兄弟(蜀漢初期,麋氏兄弟地位甚至在諸葛亮之上)趙雲、簡雍和孫乾。根基已失的荊州派,代表人物:諸葛亮、法正等人。勢力最強的益州派,代表人物:蜀漢一眾文武。益州派勢力之強,連劉備都不得不聘吳家寡居的女兒為後(昭烈帝穆皇后)。而劉嬋為甘夫人(徐州派)所生,荊州長大。正好作為維繫徐州派與荊州派的紐帶。而劉備另外兩個兒子劉永和劉理則全是在益州所生。當時的全國形式,劉備伐吳大敗,三國之中以蜀漢最弱。如果再因為內部勢力不均衡,造成權力鬥爭勢必再次削弱蜀漢的實力。

    3、眾皇子中僅劉嬋最合適。劉備共有四子:封、禪、永、理。其中劉封原姓寇,為劉備養子。再加上其在關羽敗走時選擇袖手旁觀,致使蜀漢丟失荊州,讓劉備深惡痛絕。劉禪正如我上面所說的,他可以作為紐帶聯絡起來徐州派和荊州派保持蜀漢朝堂的平衡。此外劉嬋生於公元207年,白帝城託孤發生在223年。當時的劉嬋已經16歲了,個人三觀已成型,不怕出現“主少國疑”的情況。而劉永一方面系劉備與穆皇后(益州派)所出,外戚勢力強大。再加上劉備取得益州是在公元214年。哪怕當年迎娶穆皇后,等到白帝託孤之時劉永的年齡也不應該超過8歲。劉理就更不用說了,既為庶子,年齡更小。

    4、劉嬋的大智若愚。劉嬋是不是真的是扶不起來的阿斗?我覺得不是。真正成就劉嬋“扶不起來”之名的是那句“此間樂,不思蜀”。但是,當時的形式是,蜀漢滅亡蜀國一眾文武坐困魏都洛陽。而司馬昭對其還心存疑慮。不知是該留其一條性命還是殺之。所以,他說這話未嘗不是一種自我保護,也就是所謂的自汙。後世這樣的方式屢見不鮮。明朝永樂皇帝也裝瘋賣傻逃過建文帝的掌控。於是劉嬋最終得享天年。而且三國之中蜀漢最弱,內部又以益州派遠強於其他派系。能夠在這種不均衡情況下保持帝國的長治久安本身就是一種高明政治手腕的體現。網上還非常盛行一種說法,諸葛亮在世蜀漢一切安好,諸葛亮一死江山便丟,這觀點是錯誤的。諸葛亮死於234年,蜀漢亡於263年,近30年的時間諸葛亮都是不存在的。即使是諸葛亮定下的接班人費禕,也早在253年便已經去世。(蜀漢之亡在於以弱擊強,致使其國外強內弱。軍事力量全部集中在漢中,結果被鄧艾抄了後路。可惜,這樣的局面也是迫不得已。“以攻代守”正是蜀漢的生存之道,也是他們實現總體目標的唯一途徑。)所以說,劉嬋這個人雖不是天才,也至少是“中人之資”,他的言行可以看成是一種自我救贖。而以劉備之識人能力他不會看不出來。而在蜀漢的各位重臣中又以劉嬋和諸葛亮最是親厚。這才有了白帝城假託孤之名,行籠絡之實的事實,並以此保證蜀漢政權平穩過渡。

  • 3 # 曉評三國

    首先,劉禪是不是無能,這是有爭議的。更何況劉禪在劉備有生之年年紀還小,很多方面不能下定論。從當時一些人的評論看,劉禪也並非後世說的那麼不堪。比如諸葛亮就曾評價他很聰明,比希望的還好。再則劉禪是劉備的長子,劉永和劉理更加年幼,再亂了繼承之法,這是很不利的。加上劉禪就算能力不濟,還有劉備為他選好的輔政大臣諸葛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頭髮數量相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