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綠帽王子
-
2 # 顏公子看劇
七夕節上映了好幾部電影,分別是張子楓和彭昱暢主演的《快把我哥帶走》7.2分,走的是溫馨搞笑的親情風格;《精靈旅社3:瘋狂假期》7.1分,好萊塢系列動畫,依舊走的是閤家歡的喜劇風格,如果看過前兩部或者對這個系列感興趣的,應該會去看。
《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3.8分,相隔了這麼多年又再次上演的系列電影,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演員迴歸,也有諸如宋小寶、孔連順這樣的喜劇屆的人加入,之前改檔避開了《我不是藥神》,改在七夕,但是票房還是差強人氣;最後就是梁朝偉、吳亦凡、唐嫣主演的系列電影的第三部《歐洲攻略》了,評分目前是3.7分。
另外兩部“攻略系列”也都是梁朝偉主演,一部《東京攻略》6.4分,一部《韓城攻略》6.0分,勉強及格,其實看兩部的評論,基本都是失望居多,劇情單薄經不起推敲,主演之間沒有氣場只顧上耍帥等等,可能如果不是主演寫著梁朝偉的話,這兩部影片應該很難及格了。而當質量本就堪憂的系列作品中還加入了兩人口碑本就不好的流量生花的話,這部電影3分左右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綜上就是,這部電影評分最差,除了電影本身就爛,導演水平不高以外,兩個流量的加入也是評分如此低的原因,如今流量法則早就不管用了,甚至作品中有流量已經成了反作用,群眾已經習慣對於有流量的作品無比苛刻了,當然這種作品本來就拿不出手的,沒到史上最低分,已經是粉絲極力搶救的功勞了。
一、華人編劇的大團圓結局思路影響,一般不擅長系列影片的人物、情節連貫性和預留伏筆。
1、就是好電影基本一部就把故事演完了,無法演繹續集;
2、留了懸念也很牽強,不是介紹上一部的前因就是人物和劇情都有衝突;
3、超過三部以上,大批次類似影視作品,人物和故事都有重複性,喪失吸引力。
所以大部分系列電影事不過三,就有個例也是流水無情草自春。如:無間道、陰陽路、狄仁傑、警察故事等。
二、系列電影不僅是華語電影,全球電影本來在各方面要求上,更有高標準。不僅劇情獨立性、創新性和整體性等多重達標。
1、角色的連貫性,正、反角色的對稱性,主、副角色的搭配性,都比單個電影要求要高!
2、成功電影都因為劇情、演員、角色等情況做過不同的調整,以一方面新增的優勢來掩蓋某一方面無法解決的缺陷。如007、終結者、回到未來、生化危機等
3、同等電影劇情發展、人物關係都有共通性,增加不同受眾的聯絡。如復聯、龍鳳店和天下無雙等
三、故事劇情的嚴重匱乏,一般細節電影都有角色傳奇性和劇情科幻性,才能保持系列電影在整體的一致,和單個電影的獨立性。
四、觀影人群的三極分化和電影製作人的創作極端,1、當紅藝人或封神藝人的流量消費成為電影製作的目的,說白了電影已不是創作,就是圈錢、洗錢。
2、觀眾也不是欣賞電影、解讀電影,而是三級分化:一類主觀捧角,二類壓力消遣,三類情懷回饋。這三種態度無疑給電影製作在有流量無誠意的道路上起著推動作用。
3、影評、宣傳、粉絲、專家、獎評的無底線可操控性,都為電影票房的增長、電影質量的下降提供了或多或少的輔助作用!
…………………………
總之,系列電影的差評只是整個電影的一部分,受到大環境條件的影響。而《歐洲攻略》的個人原因,我覺得以下幾點:
一、編劇無力,電影劇情的主要矛盾沒有吸引力,角色的設定普通一般,所有的情節都似乎放在任何電影裡都毫無違和感,根本沒有獨特的個性和上下部電影的必然聯絡。
除了攻略的名義和梁朝偉主演,看不到任何連載體的存在和電影個性的創新。
地點,演員,名字,劇情。如果換了任何一樣,還都是一部毫無違和感的溫水電影。
說實在的,都沒有十幾年前陳小春的《神偷》系列故事水平。
二、演員無力,大家都知道梁朝偉的演技封神,但除了他本身的天賦和努力,其他對手演員的表現有很大的關係。《無間道》沒有了劉德華,《東邪西就》沒有張學友,《花樣年華》沒有張曼玉,《春光乍洩》沒有張國榮,《傷城》沒有金城武,等等。
就連《攻略》的鄭伊健、任賢齊都沒有。
梁朝偉的表演就像對著太空在吶喊,沒有迴音!
對手戲角色的缺失,成了最大的敗筆!
一個演員撐起一部電影劇情不是不可能,但一個演員不可能帶動所有演員的表演!
三、製作無力,花裡胡哨的場景、動作、車技,角色的設定沒有一點落地,都在天上飄著!
你以為把電影搬到歐洲名築,把角色設定間諜特工,把上帝右手砍下來,就成神了!就上天了!
你還把我們想象成,當年不知道TTT的裝修包工頭、還是吃瓦薩比的腦殘CIA。
欺負我們沒有見過世面,就算鄭伊健、黎明、吳鎮宇的《雙雄》高出幾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