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水流的囈語

    曹操為人不拘小節,放蕩不羈,而司馬懿的性格非常正派,重視禮法,所以兩人性格是不太合的,只是兩人目前一致而已,所以他對曹操在政治上的認同感是真的。

    再說司馬懿為什麼要輔佐曹操後代呢?在曹操去世後,司馬懿逐漸成為朝中重臣,前文說過司馬懿並沒有想成為皇帝,他所做的是為了天下太平,更是為了保護司馬家,後期曹操後代,行事跟他所追求目標不一致,因此才想謀權篡位。

    再有就是司馬懿是不在乎虛名的人,也不想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既然已經手握大權,就沒必要去做皇帝,所以司馬懿才選擇在自己死後讓自己的後人奪位。

  • 2 # 左稻故事匯

    司馬懿談不上對曹操的認同感。其實以他為代表的整個士族階層,對於曹操都談不上認同。這也是建安二十三年漢臣政變被曹操所屠殆盡的深層原因。(期待天下歸心的曹操卻遭遇了許昌政變)

    某看前面的回答提到司馬懿父兄和曹操的關係密切,此為只知其一未知其二矣。司馬防本身是非同小可的人物,他早年當治書侍御史時就預感到會有戰亂髮生,把兒子司馬朗等派回家鄉組織宗族避難和自衛,司馬朗和司馬懿等聚集宗族,到河北黎陽和其他士族聯合組建自衛武裝,司馬氏組建的兗州士族武裝在司馬朗去世後,由和司馬氏有密切關聯的人指揮,包括王昶、裴潛、鄧艾、州泰等,雖名義上不是司馬氏世襲領兵,實際卻受其轄制,成為曹魏重要的武裝力量,這對司馬氏後來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也使終曹操之世,位卑職小的司馬懿備受忌憚,除了自身才幹外,還因為他背後站著的是以司馬氏武裝為首的十萬士族軍隊,從這點來看司馬防確實具有遠見卓識。(司馬防在朝中遠沒有影視劇中表現的那麼被動,司馬防因董卓之亂遷移到長安,但因擁有軍隊,使他在朝廷有外援,因此在關中內亂中得以保全性命。 獻帝東遷許昌後,司馬防擔任握有實權的尚書右丞,這和擁有武裝,能割據溫縣有重要關係。亂世中實力是最好的護身符。)

    雖然司馬懿父親司馬防是曹操的舉薦人,但其心中對漢朝更有感情。司馬懿當時任河內郡上計掾,被尚書令荀彧作為海內人才推薦給曹操,並沒有立即接受曹操徵辟。受到“若覆盤桓,便收之”的強行徵辟後,司馬防和曹操的關係逐漸疏遠,甚至給司馬懿娶了東漢外戚伏氏為妾。曹操稱魏王時宴請司馬防,他也沒對曹操歌功頌德。曹操對這位恩公籠絡無效,於是解除了他尚書右丞一職,以年老為由任命騎都尉的閒職排擠出朝廷。從此司馬防閉門不出,退出了政壇。兩年後許昌大火曹操將漢朝官員幾乎殺絕,而司馬防卻因致仕得存。

    再來說司馬懿的長兄司馬朗,被曹操重用擔任丞相主簿,隨後提出的重要政策就是州郡治兵,把地方上計程車族武裝合法化,因有利於曹操兼任州牧繼續領兵,很快被曹操採納,其實質是擁有控制一州的武裝可當刺史,擁有控制一郡的武裝可當太守。這標誌著曹操的豪族武裝和士族武裝聯合。司馬朗指揮計程車族武裝控制兗州因此當上了兗州刺史。

    (做過兗州刺史的司馬朗,魏文帝曹丕很喜歡司馬朗的言論文辭,他稱帝后曾專門命人蒐集整理,並命秘書監手錄其文章。)

    赤壁之戰後,曹操軍隊中,不耕種的豪強武裝有二十萬,士族武裝有十萬,他接受司馬懿建議讓二十萬豪強武裝也開始軍屯,更加倚重司馬氏為首計程車族武裝,因為擔心司馬防擁漢對司馬氏武裝的影響,所以把恩公免去實權,卻提拔不再反對曹魏代漢的司馬懿任丞相司馬。(司馬氏投注的另一重要棋子司馬孚,在司馬氏一族崛起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可謂中流砥柱。活到九十二歲高齡的司馬孚彷彿是司馬懿的超長待機的影子,被刻意塑造的忠貞厚道形象遠不是司馬孚的全部。)

    另外,司馬氏還有一個沉猜能忍之人也不可不提,就是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自魏武開始,司馬孚就任輔助曹植的文學掾,可見司馬孚也是司馬氏投注的重要人選,司馬懿和司馬孚在曹操兩個最有希望的繼承人選上分別下注,無論哪一方勝出,司馬氏的地位都能得到保障。等到曹丕被曹操確立魏國太子後,司馬孚改換門庭與司馬懿一起出任太子中庶子。(潁川士族代表、曹魏重臣陳群,終於為士族撥亂反正,九品中正制充分保障了士族階層的利益。至於皇帝是姓劉還是姓曹?誰還在乎?又或者最好是姓同是士族出身的司馬~)

    綜上司馬氏的表現,可以看出司馬懿對曹操談不上多大的認同,司馬氏提出的多項重要政策和入仕選擇,表面上於國於曹有利,更多的隱晦出發點卻是為保障司馬氏計程車族利益和地位的。可以說是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胸中塊壘。至於曹操的後世曹丕,才是司馬懿的知己。終魏文帝一朝對司馬懿始終備受信任和重用。另外,五官中郎將繼位後,改變了曹操唯才是舉的取士政策,採納了潁川士族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充分保障了士族利益,唯如此才說得上曹操所期許的天下歸心,再無朝臣心向漢室的情況出現。也可以說,司馬懿和整個士族階層對曹丕的認同感是要高於曹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m2021的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