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莓愛唱歌

    1.物聯網的含義有多種解讀,每種解讀或多或少都體現了物聯網的某些方面。認為物聯網不是網際網路,而是應用,這種解讀或許是基於以下原因而提出的:1、物聯網在技術角度上採用哪個網路都是可以的,既可以是通訊網、廣電網、也可以是網際網路(通常所稱的網際網路特指根據TCP/IP構建的國際網際網路)、還可以是企業區域網,甚至可以是為適應物聯網的需要而單獨建設的某種網路。所以,從這個角度講,物聯網不是網際網路。2、物聯網更重要的是基於這些網路而提供的應用服務,而不是網路本身,比如提供環境監測、裝置管理、食品安全溯源等應用,這些應用與普通使用者的工作生活才是直接相關的,才是對普通使用者來說,更有意義的關注點。至於這些應用服務是透過網際網路、通訊網,還是別的網路來傳輸的,普通使用者其實不太需要關心這些技術層面的實現方式。 2.以汽車移動物聯網(車聯網)為例: 車聯網既包括汽車本身的智慧化,也包括整個交通系統的智慧化。汽車及其交通系統的智慧化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目前其實也有一些小範圍的、智慧化程度較低的應用,智慧化程度較高的應用大多數還在研究階段。所以說車聯網以何種方式“落地”,不如說未來兩三年的車輛交通智慧化方向在哪,在哪些方面能從小範圍應用擴大到大規模普及。未來兩三年,車聯網的大規模智慧化,我認為,從兩個方面來說:在汽車本身,可能在於汽車內部裝置的網路化,內部多個裝置聯網,並且能與通訊網、網際網路等各種外部網路連線,瞭解行駛路線周邊餐飲、停車場的詳情,傳送汽車當前狀況給4S店、交管部門等;在交通系統的智慧化方面,可能先實現實時交通路況服務等,如在交通擁堵嚴重的城市,等車人能知道他所要乘坐的公交車離站還有多長距離;可以聯絡到最近的計程車等。當然,這些應用智慧化程度還是較低,離滿足人們的需要還有較大的距離。真正能夠極大程度地滿足人們需要的車聯網需要等到智慧交通系統的實現,到那時能實現動態、實時的交通路徑最最佳化,甚至是無人駕駛等,一個安全、快速、節能、舒適、方便的車聯網才最終形成。不過,這還需要較長的時間,不是近期能大規模實現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現在有一顆小行星,跟恐龍滅絕假說中的一樣,人類有能力阻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