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域西行

    遊俠

    漢語釋義:古代一種號稱好交遊、重信義、輕生死,能幫助人解救急難的人。

    《遊俠列傳》

    《遊俠列傳》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創作的一篇文言文,收錄於《史記》中。

    記述了漢代著名俠士朱家、劇孟和郭解的史實。

    司馬遷實事求是地分析了不同型別的俠客,充分地肯定了“布衣之俠”、“鄉曲之俠”、“閭巷之俠”,讚揚了他們“的高貴品德。

    遊俠的特徵

    司馬遷在《史記》中並沒有明確給我遊俠的定義,個人總結有幾下幾點:

    1)品行高潔

    “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2)多數出生平民

    布衣之徒,設取予然諾,千里誦義,為死不顧世。此亦有所長,非苟而已也。故士窮窘而得委命,此豈非人之所謂賢豪間者邪?

    3)特立獨行

    自秦以前,匹夫之俠,湮滅不見,餘甚恨之。以餘所聞,漢興,有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之徒,雖時扞當世之文罔,然其私義,廉潔退讓,有足稱者。名不虛立,士不虛附。至如朋黨宗強比周,設財役貧,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遊俠亦醜之。

  • 2 # 韭菜2021號

    非常高興回頭書友問題。

    《遊俠列傳》裡主要就寫了三個人,朱家、劇孟和郭解。司馬遷對俠的定義和現在大大不同,雖然他也引述韓非子“俠以武犯禁”,但他強調的俠是見義勇為、人緣好,而不在乎是不是武藝高強。這三人的武功如何,一字不提,他們既沒參加武林大會或是上華山論劍,也沒有行走江湖、除暴安良。

  • 3 # 折緣

    遊俠的產生,在漢代已有悠久的歷史。春秋戰國時代的社會大變動,西周舊貴族下層的“士”沒落分化,一部分以“文”為主,成為諸子百家和儒生;一部分以“武”為主,成為遊俠和刺客。文武之士,他們憑著個人才幹穿行於 列國之中,奔走於權貴之門,積極從事政治活動,為自己爭得一席之地。

    而散居民間的遊俠,以“義”結成幫派團夥,在政治動盪的社會中保衛鄉里,施德貧民,能做一些好事,但往往打鬥仇殺,幹犯法禁,禍害社會。

    《遊戲列傳》是司馬遷精心寫作的篇章,郭解作為主要人物,寫得生動傳神,可歌可泣。但從篇後的論贊表明看,似乎平淡無奇,只是補充敘寫作者當年親見郭解時的粗淺感受。恰恰就在這平淡中透出了司馬遷飄逸的生花神筆。

    司馬遷真實的追敘當年的思想感情作為讚語,真實為了說明那個時代年青一代對大俠的神往,從青年的迷惑感情中,襯出大俠們的平凡而出人意外的傳奇色彩。

    另一方面,司馬遷在《遊俠列傳》也流露出對現實不滿的情緒。天寒三年十二月,司馬遷遭李陵之禍被株連受腐刑。在生於死的沉痛思考和嚴酷抉擇中,他悟出了人生的真正價值,提出了震撼千古的至理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趣異也。”他從沉痛中奮起,堅強地活下來,在《遊俠列傳》中,他高度稱讚了不被主流思想所推崇的遊俠,他們“言必信,行必果”,為了助別人解脫困境,不惜犧牲自己,而側面批判了以公孫弘,張湯為代表的漢代儒學壓制個性,純粹淪為統治階級製造順民的工具。

    在遊俠起源的理性探討上,司馬遷的主要傾向是繼承和發展了發家的理論。他不僅認為經濟地位決定遊俠風氣的盛行,而且還進一步朦朧地觸及了遊俠的盛行,而且還進一步朦朧地觸及了遊俠的階級性。就在遊俠之中,還可以分為季札、孟嘗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之類的卿相之俠、朱家、劇孟、郭解之類的布衣之俠,以及“設財役貧”,“侵凌孤弱”的“暴豪之徒”。與卿相之俠相比,朱家等人以布衣身份名聞天下,頃倒眾生,當然更加不易,更有過人之處。

    與“暴豪之徒”相比,布衣之俠不是欺人而是助人,是救人之難而非乘人之危,二者有著本質的不同,世俗之人把他們視為“同類”是對布衣之俠的歪曲與誤解。

    中國遊俠的發展過程,可以追溯 到詠俠詩,最初在民間社會流傳的關於遊俠的歌謠與民諺,它們是社會現實最直接、最尖銳、最迅速的反映,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鮮明的時代特徵的作品。

    從《遊俠列傳》全文看,司馬遷對遊俠並不是盲目的讚揚和宣傳,而是辯證地分析了遊俠的方方面面。他既看到了遊俠身上難能可貴的高尚精神,又看到了遊俠風氣給社會秩序帶來的隱患。

    司馬遷質疑封建統治階級所謂聖賢和所謂仁義道德。站在平民的角度和立場,肯定了遊俠犧牲自己,救人之急。同時也大膽歌頌遊俠,實際上是歌頌了平民反抗強暴的願望。

  • 4 # 雙龍潭人

    司馬遷謂“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阸困,既己存亡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豐田卡羅拉混動如何充電,這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