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臺美大小事
-
2 # 新北灣灣
誠摯的歡迎大陸同胞來臺灣旅遊,前前後後來過臺灣3~5次以上的大陸同胞們多了去了,來臺灣千萬別走馬看花,深度遊肯定能值回票價,當然,如果有臺灣當地的朋友同行的話可能會更棒!
-
3 # 36度人
可以說非常的失望寶島臺灣現在應該改成窮島臺灣!只有去了你才會知道。不想一一列舉他們的窮酸樣!希望大陸人民不要再去了他們和我們國內差距太大了!統一是早晚的事!中國有接近14億人口老百姓能有今天的生活非常不容易我們還是在國內旅遊吧。
-
4 # 秋秋就是那個秋秋
首先,的確是有許多人去了臺灣後回來失望,這個不可否認。但是這件事還是基於一個原因,對寶島臺灣很多人去的時候還存在著各種不合實際的想象。超過半數沒去過臺灣的人都覺得這個有著自己想法的地方,應該有著超前的內容,而事實上這個所謂的超前只存在與臺北,並且也並不是超前,只是現代而已。
很多在臺灣旅遊回來後一臉失望的人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去臺灣旅遊並沒有目的性。任何一個地方沒有目的性其實都會失望,這不僅限於臺灣。而問及這些人,他們都會統一回答:旅遊啊,要什麼目的性?把臺灣想象的一片繁榮,到頭來發現出了臺北就一片荒。
那麼回到主題,去臺灣旅遊真的就那麼不值得嗎?其實也並不是,放下有色眼鏡,帶著平常心去尋找一些東西,臺灣也是有著可取之處的。臺北高雄基隆花蓮,基本來說每個地點都有著自己的特色,而如果不貼著特色只是純純的走馬觀花,那麼失望也是很正常的事。
不可否認,就城市而言臺灣除了臺北基本沒有像樣的地方。但如果你喜歡潛水,墾丁綠島小琉球都是值得一去的潛點;如果你喜歡海景,那麼臺灣環島太多安靜卻值得一看的海景;如果你喜歡吃的,高雄臺北小攤基本能吃到不帶重樣。但是一句話,去臺灣,是為了什麼?寶島不小,但也不是人民幣,不能讓人人都喜歡的喲~
-
5 # 寒梅傲雪81938
不是一般的失望,是相當的失望。和我們沒有去之前想象相差十萬八千里,和大陸比,更是不在一個檔次。所以說,一去臺灣,就特別特別的失望!
-
6 # 小天鵝Swan
首先我認為確實許多人去了臺灣後回來失望。但是這件事還是基於一個原因,對寶島臺灣很多人去的時候還存在著各種不合實際的想象。超過半數沒去過臺灣的人都覺得這個有著自己想法的地方,應該有著超前的內容,而事實上這個所謂的超前只存在與臺北,並且也並不是超前,只是現代而已。
其次很多在臺灣旅遊回來後一臉失望的人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去臺灣旅遊並沒有目的性。任何一個地方沒有目的性其實都會失望,這不僅限於臺灣。而問及這些人,他們都會統一回答:旅遊啊。
最後去臺灣旅遊真的就那麼不值得嗎?其實也並不是,放下有色眼鏡,帶著平常心去尋找一些東西,臺灣也是有著可取之處的。臺北高雄基隆花蓮,基本來說每個地點都有著自己的特色。
-
7 # 臺灣房產網
臺灣是值得區旅遊的,那些美景美食、風土人情都值得我們去一探究竟;至於失望,其實絕大多數人去臺灣從未失望過,都很開心;要真的說有失望的人可能是個人期待不一樣或者是隻是人云亦云,追逐大眾潮流而自己沒有任和目的性才會這樣吧。
-
8 # 北海遊樂通
估計是心裡落差的感覺吧,覺得應該比大陸強,覺得應該有好多新鮮事物,其實並沒有,只有臺北和高雄兩個地方我感覺還是比較繁華的,剩下的地方就和咱們農村一樣,如果不去臺北和高雄的話,剩下的城市週六日幾乎所有商店都會休息,只有711還開門,不會像咱們那麼方便,想去哪吃就去哪吃,還有就是並沒有那麼多美女,有的還很黑很胖,並不是貶低的意思,因為在臺灣還有好多少數民族,又黑又胖的一般都會是排灣族的,在那邊確實都很有禮貌,而且都是娃娃音。
我覺得還有就是他們也分兩派,有的很友善對待大陸人,有的就打心底瞧不起大陸人,有甚者還會在自己的招牌上寫出來,大致意思就是不買不要問價格,這樣很煩人的呢,就一系列貶低大陸游客的話語,在臺灣夜市很常見,在對待遊客時很不耐煩,但如果你是交換生的話他們就又是另一番嘴臉了,我就是個交換生,在畢業旅行去澎湖列島時,要進行安檢,一看我是大陸的就問我,來多久了,我說4個月吧,幹什麼來了,我說我是交換生來學習了,馬上臉色就變了,我都吃驚了,後來我的老師告訴我,是為了讓你們這些學生對臺灣留下好的印象。
這件事知道後屢試不爽,只要我表明是學生,幾乎所有人都會換一副面孔對待我,感覺打開了什麼神秘bug似的。總的來說有人覺得好,有人覺得壞,其實你去其他省份也會有感覺好,有感覺壞的,但都是一家人,臺灣不就是隔海相望啊,對咱自家人來說有什麼好失望的,都是中國大好河山,都是中華好兒女。
回覆列表
大多數來臺灣旅遊的大陸朋友,對臺灣之行雖然可能不是那樣的驚豔,但是也絕不會失望的!
話說,2008年7月,大陸開放了赴臺旅遊的規定,先是包機赴臺旅遊,隨後是搭乘兩岸直航的班機或是香港轉機,到臺灣的團隊旅遊。
2011年6月,大陸首度開放了:北京、上海、廈門三個城市的戶口居民可以申請赴臺自由行,更開啟了過去8年來的赴臺自由行熱潮。
而我則是從2011年就開始在微博上負責@臺灣自由行 帳號的維護工作,見證了這些年的赴臺自由行的興衰。
從我個人的經驗裡,尤其是自由行粉絲朋友的迴應中,可以得出,絕大多數自由行朋友,對於臺灣之行是滿意的,很少有後悔的,很多人來了一之後,在隨後的歲月裡又來了第二次、第三次,甚至5-10次(主要是五月天等的歌迷,他們每年來演唱會)。
會來第二次的,他們都已經知道自己想到臺灣看什麼、玩什麼,他們已經將寶島臺灣當做另一個旅遊甚或家園了。
另外,對於年老的大陸朋友,臺灣是他們一輩子想要踏上的疆土,日月潭、阿里山是他們要完成的人生功課,因此,對於這個半世紀的不同制度下生活的社會,他們有著更多的好奇。而且,多數他們都有親人、故舊在這個島嶼上。
在我的經驗中,來臺以後最不滿意的是低價團的團客。他們參加8天7夜的環島團,機加酒加餐的團費可能低於3000人民幣,這是大陸與香港的所謂一條龍公司經營的低價團,八天行程裡,除了趕完環島以外,每天要去至少一個採購點,從臺灣玉、臺灣大理石、鑽石、茶葉、鳳梨酥,你能想到的東西都得買,甚夏的旅遊時間就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與照相,起得比雞早,吃的比豬稍好些而已。這樣的低價團,給這些團客非常負面的印象,甚至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