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致良知man
-
2 # 莫道君行晚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
當我生活貧困物質匱乏時,我同樣是個行為端正的君子,決不用不正當的手段去謀取財物,當我時乖運蹇時,我仍然堅守聖明清潔的心胸,傲對世俗,不丟骨氣。
違物,倒裝句,即物違,物質與我相違,指貧窮。
傲時,面對黑暗時勢,傲然挺立,傲骨不減。
-
3 # 東林後生db
字面意思很好解釋。就是貧窮的時候不因為物質而產生貪慾進而做出有損他人利益的事。發達了也不會因為身份地位的提升給別人帶來痛苦、不便。類似於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等。
其實作者從自身來說是要表達一種廉潔自愛的氣質,向外傳遞一種正直的精神!
詩句說實話誰都可以憋出來幾句,但詩句裡蘊含的作者真正高尚純真純潔的思想,不是人人都能達到這個境界。
平凡時不予人添亂,發達時更應該兼濟天下。這才是作者內心的想法也是想讓大家都做到這一點,一顆期盼太平盛世,讓百姓都安居樂業的心吧!
-
4 # 飛龍在天231272723
感謝邀請!“違物行歸廉士潔,傲時身中聖人清"。我的解釋是:士,不被外物役使,不被內欲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同流合汙,能潔身自好,是廉潔之士應當遵守的高貴品質。孤標傲世,清流獨響。超凡入聖,獨善其身,不與惡俗同流,不與小人爭風,這是聖賢之人理應堅守的道德底線。
-
5 # 北京故宮i火鍋
多謝邀請!違物,應當指用不合法的方式獲取財富,賄賂當權者損害民眾利益和國家利益。為某人謀私利,。廉士潔,當指做官的人要當清官做好官。不為自己和親人謀私利,當人民的好公僕。,傲時身中聖人清。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聖人是公正無私的。身在官場潔身自好,他把民眾國家的利益排在前面。無私奉獻,富了民眾。強大了國家,這樣的人就是真聖人。
-
6 # 老向沐浴國風哦
遠離物慾像廉潔之士一樣潔身自好,傲對時世心懷聖人一樣的清高傲骨。
很是慚愧,老向想完全弄明白這兩句的意思,可是天公不作美,我網上查了好久都查不到有翻譯或賞析的資料。沒辦法,只能盡我所能,知道什麼說什麼了。如有不當之處還請高人指正!
此句出自宋代詩人曾豐的《賦梅三篇》,顧名思義,這是詠梅之作。這兩句就是讚美梅花猶如君子一般的潔身自好與清高。
原詩如下:
-
7 # 揚城布衣
“違物行歸廉士潔,傲時身中聖人清”這兩句話出自於宋代詩人曾豐的《賦梅三篇 》原詩為:
作意偷春破隊行,
橫翔捷出不容爭。
窗前納月神光白,
水上乘風縠漏輕。
違物行歸廉士潔,
傲時身中聖人清。
賞音不遇林和靖,
也是花經第一名。
從古至今,讚美梅花的詩句太多了,“梅花香自苦寒來”,“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未有暗香來。”,梅花是多麼的高潔,它也代表了勇敢頑強的精神。
吹拂梅花的是凜冽的寒風;照耀梅花的是寒冬的殘陽;滋潤梅花的是殘雪的雨露。但屹立在各種環境下的梅花卻是那樣的芳香馥郁,雍容典雅。
梅花不畏嚴寒,傲霜鬥雪的精神,以及清雅高潔的形象,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向來為華人民所尊崇。‘‘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是北宋詩人林和靖歌頌梅花的詩句。
自古以來,梅花、松、竹,被許多人及文人墨客譽為“歲寒三友”,暑盡冬來,迎風斗寒,經歷霜雪侵犯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充分體現了梅花不畏困難、不懼壓力的強大生命力。這是一種人們看不見而確實存在的品格,正是人們須要讚美和學習的精神所在。
我想,“ 違物行歸廉士潔,傲時身中聖人清”這是詩人以梅抒懷,讚美梅花凌霜傲雪的品格,不畏嚴寒的氣質。同時也是借物明志,做人要像梅花一樣,不畏風霜嚴寒,傲骨正直,潔身自好,是非分明,應做一個受人尊崇讚賞的聖人君子。
-
8 # 浩瀚一粒912
南宋知名文學家、詩人曾豐的《賦梅三篇》 之一,全詩如下:
作意偷春破隊行,橫翔捷出不容爭。 窗前納月神光白,水上乘風縠漏輕。 違物行歸廉士潔,傲時身中聖人清。 賞音不遇林和靖,也是花經第一名。
文中出處不甚瞭解,不過義文倒可以解:即使迫不得已有違反常理道德的時候,對於一個真正廉潔的人士仍然是潔淨如初的。一個人即使是傲氣十足時,那是表面的,其實心裡永遠有一顆聖人般清醒的心。
回覆列表
南宋知名文學家、詩人曾豐的《賦梅三篇》 之一,全詩如下:
作意偷春破隊行,橫翔捷出不容爭。 窗前納月神光白,水上乘風縠漏輕。 違物行歸廉士潔,傲時身中聖人清。 賞音不遇林和靖,也是花經第一名。
詩人入仕信奉“無為而治”,與陸九淵交好。入象山之門,後成為流坑董氏心學的宗師。詩人詠物明志,詩意自去領悟,方得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