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那個完整的家

    劉備不是小人,你見過哪個小人如此多人追隨,五虎上將誓死效命,劉備和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關羽經常於稠人廣坐,侍立終日,後來徐州失守,關羽被擒,曹操派人勸降,關羽也說:"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2.劉備個性並不懦弱,反而有情有義,甚至有暴躁的一面,你所說的懦弱只能用來描述演義版的劉備,用在歷史上的劉備身上是萬萬不可的,鞭打督郵實際上是劉備乾的,火燒博望也是劉備乾的,不信可以去查史書。

    3.徐庶進了曹營以後並沒逃走,此後徐庶仕魏,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4.龐統並未設計自殺於落鳳坡,而是龐統在圍攻雒城時不幸中箭身亡,年僅三十六歲。

    5.借光復漢室之名,行自立之事,這只是一種政治手段,曹操還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不能說明問題。

    第一,諸葛亮的為人。諸葛亮之所以深受歷代知識分子的推崇,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知識分子,是榜樣,是標尺。這個榜樣和標尺,主要是指高風亮節,功業卓著。在諸葛亮這樣的楷模身上,古人提出的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都有值得稱道之處。以位列第一的立德來說,儒家的忠孝仁義,就是他們畢生踐行的標準。作為一個有眼光、有頭腦的知識分子,諸葛亮當然看得出曹操把持的中央政府已經不是大漢的政府,要想踐行忠義,自然不能投靠曹操為虎作倀。

    第二,諸葛亮的理念。諸葛亮一生推行的治國理念是內儒外法,實行儒家的仁政,以法輔德,而曹操實行的卻是霸者之政,強權政治。道不同不相為謀,兩個分歧太大的人走到一齊註定不會長久。除非一方只領薪水不幹實事,但這明顯不是諸葛亮想要的結果,他不僅要做事,而且要做大事。

    一個人做什麼決定,最根本的因素是內因,在於其為人,在於其理念。可以說,以上兩點是諸葛亮不選擇曹操的最根本的因素。

    第三,劉備的魅力。在中國古代社會,道德高於一切,君主的道德品質尤其重要。有一個賢德的君主作為領袖,則上行下效,就能使官風廉正,官風正則民風厚,最終實現和諧社會。而在道德方面,劉備佔有壓倒性的優勢。有著皇族身份的劉備,參與了誅殺曹操的密謀,這是對大漢朝廷難得的忠誠。這在感情上就與深受忠孝思想影響的諸葛亮等人拉近了一層。此外,劉備在平原、徐州任上實行仁政,仁義之名遠播,這對於崇尚內儒外法的治國理念、同樣推崇仁政的諸葛亮來說,吸引力是巨大的。再者,劉備禮賢下士,被稱為天下英雄,在當時名頭不小,這一點諸葛亮也必然

  • 2 # 皖靈天下

    輔佐劉備(公元207-223)輔佐劉禪(公元223-234)其中,

    劉備:17年

    劉禪:10年 建安十二年(207年),27歲,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對劉備陳說三分天下之計,即著名的“隆中對”。旋即出山輔助劉備。

    建安十三年(208年),28歲,諸葛亮說服孫權與劉備結盟,參與赤壁之戰並獲勝。

    建安十四年(209年),29歲,諸葛亮任劉備軍師兼中郎將。

    建安十六年(211年),31歲,諸葛亮與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34歲,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與張飛、趙雲率兵與劉備會師。劉備進成都,掌管巴蜀。諸葛亮任蜀軍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兼任大司馬府事。

    建安二十年(215年),35歲,諸葛亮整頓巴蜀內政。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38歲,諸葛亮留守巴蜀,籌集軍糧,供應在漢中作戰的劉備。

    蜀章武元年(221年),41歲,劉備登基,建立蜀國。諸葛亮任丞相。

    蜀建興元年(223年)43歲,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劉禪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蜀建興二年(224年),44歲,諸葛亮調整巴蜀內政,穩定因劉備戰敗而混亂的人心。

    蜀建興三年(225年),45歲,諸葛亮率軍南征,穩定南部四郡。

    蜀建興四年(226年),46歲,諸葛亮準備興師討魏。

    蜀建興五年(227年),47歲,諸葛亮向後主劉禪呈交《出師表》進行北伐。

    蜀建興六年(228年),48歲北伐街亭失守,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自貶為右將軍,行丞相事。

    蜀建興七年(229年),49歲,諸葛亮再次北伐奪取武都、陰平,恢復丞相職位。

    蜀建興八年(230年),50歲,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興九年(231年),51歲,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馬仲達,大敗魏將張合。

    蜀建興十一年(233年),53歲,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閣,屯集糧食。

    蜀建興十二年(234年),54歲,諸葛亮於再次北伐中病故於五丈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薩摩耶不肯睡覺?